易中天先生写了一本书叫做《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这本书分析了为什么中国的男人或者女人会偷情,古代的时候为什么会有姬妾制度等等,甚是有趣,下面笔者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为何男人可以三妻四妾,但是女人只能从一而终
在原始社会时期,男女之间的性关系相当随意和自由,你想和谁发生性关系都行,只要对方愿意,没有一个社会制度对此有限制。
这里的随意不是乱交,而是女性会对男性进行选择。
但是一旦一个女人真心地爱上了一个男人时,她的心理就发生了改变,会主动拒绝其他胡搅蛮缠的人,自己的身体只对爱的人开放。原始贞洁是女性的自由选择和自我保护,但是后来男性成为社会主导时把女性当做了一种资源,自己的财产。
男人不但有“群婚倾向”还有“嫉妒心理”。他们希望女性守贞,自己三妻四妾,古代的妻妾制度完美地满足了男人的心理需求。妻子是明媒正娶的,把一男一女结为夫妻只是形式,两家人结为亲家才是内容,夫妻之间有没有爱情是最不要紧的。那么男人有情感需求该怎么办呢?于是妾就这么产生了。
二,中国古代传统婚姻中,夫妻之间的爱是最不重要的
中国传统婚姻中,爱和性是最不重要的,只要做到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即可。
被视为模范夫妻的是东汉的梁鸿和孟光,据说孟光长得又丑又胖,力气却很大,没有什么女性魅力但是择偶的要求却不低,挨到了三十多岁还不嫁人。父母问她为什么,她说只希望嫁给一个像梁鸿一样的人,梁鸿听说了这件事便下了聘礼,成婚之后,二人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在中国古代,性是为了生育,而不是娱乐,所以性冷淡并不能成为离婚的理由,反而能够受到社会的赞扬,女性的性冷淡是不淫荡,男性的性无能是不好色。这些都是受到主流社会推崇和赞扬的,所以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女性更容易受到其他女性的攻击和嫉妒。
比如《红楼梦》中的王夫人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不丑,也很聪明。可是偏偏嫁给了一个平庸迂腐的丈夫,没有人欣赏她的美,于是她对那些比自己年轻漂亮的女孩子都有一种刻骨的仇恨,比如晴雯。
认真说来,中国古代歌颂爱情的诗歌并不少,但只有少数是写给自己妻子的。比如李商隐写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等等千古名句,都不是写给自己妻子的。只有一首《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是写给妻子的。
其他一些表现夫妻之情的名篇,都是悼念亡妻的,比如《江城子》《遣悲怀三首》。妻子在世时无诗相赠,死了以后才写诗悼亡,也算是一种“中国特色”。再细看他们写的诗句,譬如“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前者主要是表达自己对妻子的感激和回报,后者好像是在感慨人世间的坎坷。
三,夫妻之间既然无情爱,就只好移情别恋
中国传统婚姻夫妻感情淡薄,而男子想要寻求真爱就只好从姬妾入手。
但是妻妾是不平等关系,说难听点就相当于是主仆关系,没有妻子的允许不能纳妾;妻子吃饭时,妾应该在旁边侍奉;如果赐座,也只能坐半张屁股,准备随时起来添饭补菜等;没有经过妻的允许,妾不许出门妻训斥妾时,不得还口;没有妻子的允许,妾不能接受别人赠送的东西;甚至在法定由妻子陪侍丈夫的日子,即使妻子不在,妾也没有资格陪;就连妾的孩子都是相当于帮妻子生的,颇有些借腹生子的味道。
除了妾之外,还有地位更低的,譬如通房丫头,姬等等。
四,妻不如妾,妾不如婢,婢不如妓
婢女的地位比妾更低。
在古代,占用婢女是什么手续也不用的。即便是为主人生了孩子也得不到承认,比如《霍小玉传》中的霍小玉是婢女和霍王生的孩子,霍王死后,兄弟们根本不承认他们母女,还把他们赶出门去,霍小玉非但当不成公主,还被逼无奈去做了妓女。
中国古代的妓女,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艺妓”和“色妓”,顾名思义前者就是卖艺的,比如《聊斋》中的梅三娘,苏小小等。色艺双绝。后者就是卖身赚钱的。
苏小小
妓院也有高下之分,最高级别的叫做“青楼”,青楼的妓女一般是色艺双绝,吟诗颂词,弹琴唱曲在青楼是最重要的娱乐环节,也是主要的收入来源,没有艺术兴趣和艺术修养的客人是不会光顾这里的,因为那会使他们花很多冤枉钱。所以就有了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许多凄婉的爱情故事,竟然发生在妓女身上;中档的叫做“酒楼”,一般是漂亮姑娘在这里陪陪客人喝酒,楼上也有密室以供他用;低档的叫做“瓦舍”,就是政府经营的廉价娼馆。
李商隐写过不少情诗,其中有《赠歌妓二首》,文人与妓女的关系属于惺惺相惜的状态,古代名妓如苏小小,柳如是等,无一不是才华横溢的,他们之间很可能由欣赏产生了友情或者爱慕之情。
然而妻子就比较中规中矩,不宜展露出过多的才气,就像是《甄嬛传》中的眉庄在面圣时,皇上问:可曾读过什么书?眉庄不敢如实回答,只说读了《女则》《女训》,略识得几个字,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代,妻子太有才就会盖过丈夫的风头,比如谢道韫,李清照。所以大部分人都不希望妻子太有才。
对于易中天老先生说的这些,我本人表示认同一部分。延续到现在,男人娶妻大部分就是为了传宗接代,也没有什么爱不爱的成分在里面。
可是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爱情都不是婚姻的主要内容,因为爱情的主要成分就是激情,而激情终究会消失。所以婚内找不到爱就去婚外找的做法是饮鸩止渴,因为一切的答案都应该想心内寻找,而不是心外。
幸福在平淡中,爱情总是给人伤害,没有爱情就没有痛苦,活得久了,不再追求快乐,而是规避痛苦,才是最理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