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箭”-9是我国发展的一款第三代重型反坦克导弹,首次亮相在国庆50周年阅兵式上,这款导弹的设计指标是射程5公里,静穿甲厚度1100毫米(实际测试中达到了1200~1300毫米的破甲能力),动态条件下则可有效击穿带爆炸式反应装甲的320毫米/68°的均质钢装甲,这是一款相当先进的重型反坦克导弹。我国的自用的版本是标配的AFT-9 反坦克导弹发射车,一共携带12枚导弹,发射架上4枚,打完后可以自动换装,一辆AFT-9 反坦克导弹发射车可以威胁一个坦克连,火力是相当凶悍的。
“红箭”-9反坦克导弹亮相后便多次出现在各大军备展览会上,显然北方工业公司希望利用这款导弹打开国际外贸市场,延续红箭8、红箭73辉煌的外贸成绩。“红箭”-9于2002年开发出了外贸版本型号“红箭-9A”,也就是说红箭-9A并非红箭-9的改进型号,而是外贸型号,国内装备的“红箭”-9是针对我国特点和具体要求而设计的,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直接外销。那么红箭-9A外贸型号与红箭9有哪些区别呢?
第一 制导体制不同,“红箭”-9采用的是激光传输指令,“红箭”-9A改成了毫米波传输指令,两者各有优劣,激光传输指令抗干扰能力强,但是激光制导的一个缺点就是“雾霾防导弹”,对雾、霾、战场硝烟、战场漫天烟尘等干扰干扰有些影响;毫米波则恰恰相反,抗电磁干扰能力弱一些,但烟雾几乎对其没有任何影响。
第二 就是发射车的变动。国外不需要我国这种超过13吨战斗全重的发射车,因此对这种底盘根本不感兴趣,更多的客户在咨询过程中提到,是否可以用他们自己的轮式底盘?载弹量需求也不需要这么多。我国自用的一次性载弹量是12枚,国外客户认为一次战斗不可能打得完。于是后来的各大军备展览中,我国就开发出了南京“依维柯”4 x 4轮式底盘的红箭9A,其底盘仅仅2~3吨,另外还展示过一款轻量化的单兵红箭-9A反坦克导弹,这些应该比较符合国外客户轻型底盘的要求;
第三 就是成本了,大多数潜在客户都觉得红箭9A的成本太高了,毕竟激光传输指令制导的武器系统比较复杂,弹上有光标、激光接收器,地面上有激光发射机、电子制导箱等等,价格当然就高了一些,国外客户希望降低一点。毕竟我国的潜在客户都是第三世界国家,对于性能高端产品价格太昂贵有些接受不了。
总之,国外客户大致有三条要求:底盘轻、武器装备组成简单和成本低,最主要是希望能将导弹发射装置装在他们自己的轮式底盘上。但是做完了这些,最后红箭-9A也没能卖出去,毕竟对于国外客户来说,射程仅仅比红箭-8多1000米,而且这些第三世界国家战争也不会去对抗像美国M1A2、豹2坦克这样的主战坦克,其更多的是二代或三代初期的坦克,装甲基本不会超过650毫米,这也导致红箭9A的惨淡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