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游戏到电影,《我的世界》凭什么“抢钱”?

2025年04月07日11:20:19 游戏 5805

从游戏到电影,《我的世界》凭什么“抢钱”? - 天天要闻

©️深响原创 ·作者|林之柏

虽然剧情老套、海外口碑崩盘,但《我的世界大电影》仍然在4月4日一跃而成单日票房冠军,并持续领跑清明档。

这部电影在烂番茄平台上的新鲜度仅为51%,甚至被北美影评人戏称为“影史大烂片新成员”。但这丝毫不影响《我的世界》继续在全球范围内“抢钱”——除了票房收入,影片上映前,各种周边联名已经秣马厉兵,麦当劳的盲盒、乐高主题套装……名创优品更是火力全开,公仔挂饰、靠枕手表、文具玩具一应俱全。

从游戏到电影,《我的世界》凭什么“抢钱”? - 天天要闻名创优品x《我的世界》联名产品

电影好不好看,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世界》ip以电影为契机,对全球玩家的激情唤醒。这款游戏已超越《俄罗斯方块》,荣登全球最畅销电子游戏的宝座。累计售出超3亿份背后是数以亿计的活跃玩家——而这才是电影背后《我的世界》能持续“抢钱”的底气。

跨过周期长红十多年背后,《我的世界》究竟有什么魅力,能收获全球玩家的欢心?这一切的故事,都要从源头说起。

从游戏到电影,《我的世界》凭什么“抢钱”? - 天天要闻

内向的天才与他的冒险世界

1979年出生在瑞典的markus persson,从小对两件事情着迷:计算机和乐高,这两个爱好也持续影响了他的一生。

七岁那年,markus persson从家乡埃斯宾搬到首都斯德哥尔摩,陌生的环境让身为“i人”的他有些无所适从,只有玩乐高的时候才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避开现实的烦恼。不过这一年除了搬家,markus persson身上还发生了另一件大事——在父亲的commodore 128家用电脑上第一次接触到编程。

那个年代,电脑尚未普及,年幼的markus persson自然也不懂当中的复杂技术原理。但他发现,屏幕上这些变化无穷、形状甚至略显扭曲的字符,和自己最忠实的玩伴乐高积木一样有特别的魅力,代表着一个未知的,和现实截然不同的世界。就在这种机缘巧合下,一颗技术的种子在这个年仅七岁的孩子心里悄然生根。

后来的故事发展可谓顺理成章:markus persson靠着兴趣和天赋自学编程,并在13岁那年和几个朋友第一次尝试编写自己的程序;24岁加入游戏开发商king成为一名程序员,先后参与了30多款flash小游戏的开发工作,随后跳槽到瑞典首屈一指的互联网公司jalbum做网页开发。

从游戏到电影,《我的世界》凭什么“抢钱”? - 天天要闻《我的世界》缔造者markus persson 图源:generacionxbox

生活就这样波澜不惊地进行着,直到2009年,一款名为《无尽矿工》的游戏走进了他的视野。《无尽矿工》本身的命运一波三折,运营不到一个月就因为各种技术故障被叫停,但却给markus persson带来了灵感。他发现,这款游戏和他开发过的项目“rubydung”有异曲同工之妙——就像自己从小钟爱的乐高一样,可以让玩家靠自己的想象力在游戏里创造一个世界。

沉睡的记忆被唤醒,他决定要自己开发一个类似的沙盒式建造游戏,亲手打造属于自己的冒险世界。

markus persson将这个游戏命名为“minecraft”——也就是如今红遍全球的《我的世界》。最开始,他只把这个游戏的开发当作业余项目,但很快就发现要投入的精力和时间远超预期,只得辞去工作全心创业。2009年5月,《我的世界》开放注册,6月markus persson成立工作室mojang并发布第一个付费测试版本,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

然而,创业的过程并不会一帆风顺。刚开始时,markus persson和他的工作室可以说是标准的“草台班子”,除了精通研发,其余各项工作都不擅长。在初代付费版本发布时,因为只在游戏网站直接销售未接入第三方渠道,paypal一度把《我的世界》判定为欺诈软件,并对markus persson的账户进行封禁。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游戏的受欢迎程度同样超出markus persson的想象——2010年1月,发布不到1年的《我的世界》注册用户超过10万,那年年底就增长到了超250万,其中超80万人购买了付费测试版本。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notch这个昵称在游戏行业内为更多人所熟知,代替markus persson的本名,在日后成为行业的传说。

攒够了资金和信心后,notch开始扩大工作室规模,拉来了很多老朋友助阵。他在jalbum的老同事carl manneh被请来担任ceo,艺术总监markus toivonen也是他的老熟人,日后对《我的世界》影响深远的jens bergensten——也就是玩家口中亲切的jens,也是在这一时期加入了mojang。

这一批精兵强将的加入让mojang如虎添翼,《我的世界》的开发和商业化很快驶上快车道:2011年正式发布的java版大获成功,年底注册用户数突破千万,2012年累计售出超1500万份,全年收入破4000万美元;2014年更进一步,累计销量破5400万,甚至一度超越《俄罗斯方块》,成为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全球最畅销独立游戏。

从游戏到电影,《我的世界》凭什么“抢钱”? - 天天要闻图源:《我的世界》官网

此时,jens基本替代notch,成为《我的世界》实际开发者,是工作室的技术核心,专注于各项版本的迭代。而随着游戏各项数据狂飙,mojang工作室规模不断扩大,notch需要适应管理者这个角色,不能只专注于技术和产品,更要思考长期的战略。

很快,notch的考验来了:一场事关他本人、mojang工作室和《我的世界》这个游戏日后命运的转折,已悄然迫近。

微软重金入局,notch时代落幕

虽然《我的世界》已经做出了一定成绩,但游戏行业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残酷世界。对于大部分的独立游戏工作室来说,成长为巨头的梦想太过遥远——被巨头看中并收购,已经是一种不错的归宿。

mojang在一开始,坚持着独立发展路线。成立初期,notch就拒绝了游戏公司valve的加盟邀请,以及facebook前总裁sean parker在内的数笔投资。

然而mojang和facebook的故事并未就此终结,2014年双方合作传闻再起,只不过这一次却被notch断然拒绝。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是facebook在2014年3月突然宣布以20亿美元收购虚拟现实设备开发商oculus。

这笔交易,又和notch拒绝和facebook合作之间有什么关系?

虽然当时的notch已经是游戏圈内无人不知的“大神”和身家数以亿计的超级富翁,但他本质上还是那个沉浸在游戏世界里的孩子,而不是一个和硅谷巨头在谈判桌上唇枪舌战的商人。

notch曾不止一次在公开采访和社媒上表示,《我的世界》的成功给他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他发现自己越来越难守护这个一手创建的世界。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我的世界》是为了自由和想象力而生的,即便日后真的不得不把这份成果交给别人,他也希望这个继任者能守护这份初心。而此时的facebook,显然不是他认知里的理想人选。

在facebook官宣收购oculus后,notch对外表示,facebook把他“吓到了”:“这家公司变幻无常,他们根本没有稳定的策略,也不是真正的技术爱好者,更不是一家游戏技术公司,他们的收购似乎只是为了提高用户数量。”

从游戏到电影,《我的世界》凭什么“抢钱”? - 天天要闻

当然,拒绝facebook并不代表notch改变自己的想法,他依旧深知自己在管理上的缺点,随着工作室规模、玩家数量、收入数字的持续飙升,日后只会愈发有心无力。尤其是玩家规模扩大后,要维护系统稳定、保持资源更新,需要的人力、物力自然比从前更多,寻求有实力的合作伙伴确实是可行之策。对于一直强调要保障玩家体验的notch而言,这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

和mojang一直有紧密联系的微软,在此时进入了notch的视野。

一方面,xbox版《我的世界》推出以来大受欢迎,在2012年就售出超500万。对于有意壮大游戏业务的微软,尤其是刚刚上任不久、亟需建功立威的ceo纳德拉来说,mojang是一笔符合战略利益的投资。另一方面,比起成立时间较短、缺乏游戏基因、投资策略更激进的facebook,微软的稳健作风以及纳德拉的技术背景,也让notch更为放心。

这一笔双向奔赴的交易没有经历太多波折,2014年9月,微软官宣以25亿美元收购mojang,早已不堪重负的notch选择离开,由jens带领团队加入微软,负责工作室今后的日常管理和游戏开发。

在离开自己一手创办的工作室和《我的世界》后,notch发布了一封公开信,再次谈到自己的疲惫和无力感,并动情地告别全球亿万玩家:《我的世界》已经属于微软了,但某种意义上,它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属于玩家的,这一点永远不会改变。

现在回过头看,微软接手对于mojang来说确实并非坏事。在微软的财力和技术支持下,《我的世界》也继续着自己的征服之旅。

一方面,微软利用自己在全球的影响力,推动《我的世界》全球化进程,尤其是扩大在北美、亚洲等地的市场份额。2016年5月,微软和网易达成合作,后者获得《我的世界》中国大陆地区独家代理权,这款风靡全球的现象级游戏打开中国市场,截至2021年底国内累计注册用户已超过5亿人。

另一方面,通过迭代教育版等新版本,以及改善pc、主机、移动端的跨设备互动效果,微软成功扩大了游戏玩家覆盖面,并解决了不同设备玩家之间的沟通障碍,为《我的世界》的进一步普及扫清障碍。截至2023年,《我的世界》累计销量已突破3亿大关,2023年底的月活跃用户超2亿人,顶流位置不可动摇。

从游戏到电影,《我的世界》凭什么“抢钱”? - 天天要闻《我的世界》在国内大获成功 图源:网易官网

总的来说,在微软的掌舵下,《我的世界》延续了自诞生以来的高人气和高增速,成为游戏行业标杆,也是同行们争相模仿的对象。腾讯就多番布局类似的沙盒游戏产品,包括代理《艾兰岛》、和乐高合作的《乐高®无限》以及尚处研发阶段的《硅基宇宙》等,但目前尚且没有任何一个同类游戏能赢得和《我的世界》相媲美的成绩。

从notch时代到微软时代始终保持顽强生命力,《我的世界》证明了自己的成功并非偶然,也不是全然依赖天才般的创始团队。从游戏本身的设定,营销方式和用户运营等角度,我们都能发现这款游戏和幕后团队的过人之处。

征服全球的秘密:开放世界、多元化营销与交心式运营

毫无疑问,一款游戏的成功,首先在于其自身:开放世界式设定,充分发挥玩家创造力、激发玩家参与热情,并在游戏过程中培养玩家的忠诚度,是《我的世界》能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源泉。

就像notch所说那样,自由二字,是《我的世界》最大的魅力:玩家几乎可以在游戏中创建任何自己喜爱的建筑,从一座简单的房屋到设计讲究的堡垒,乃至一座包罗万象的城市,只要你能想到,就可以动手操作。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最痴迷《我的世界》的,正是最憧憬自由,想象力最不受世俗规矩束缚的青少年儿童了。根据sci tech today的报道,《我的世界》20.59%玩家年龄在15岁以下,另有43%的玩家年龄介于15至21岁之间,是游戏的主力军。

从游戏到电影,《我的世界》凭什么“抢钱”? - 天天要闻青少年儿童是《我的世界》主力玩家 图源:sci tech today

而向所有玩家开放,允许其参与皮肤、地图创作的设定,允许玩家通过附加包添加自定义方块、道具和生物等规则,更是赢得玩家广泛认可;团队提供的各种激励和创作竞赛也起到了促进作用,比如在国内,网易就曾联合抖音等平台组织“mc创作大师”活动,刺激玩家持续参与创作。同样来自sci tech today的统计显示,《我的世界》玩家至今共创建了超过1000万个自定义皮肤。

当然,系统并不是完全撒手不管,只是懂得如何把握分寸,不会设置复杂剧情、流水线式任务限制玩家的自由,而是做好配套支持,通过方块、生物、场景的持续更新维持玩家新鲜感。

比如2012年万圣节期间的“骇人更新”中新增的boss“凋灵”,2013年的1.7.2版本新增大量新生物群系,2016年的1.9版本新增盾牌、药箭等战斗功能,以及2018年对海洋场景的全面更新,都为资深玩家们所津津乐道。

其次,多元化的营销方式,线上、线下的结合,帮助游戏不断拓宽影响力。

在线上,《我的世界》十分擅长借助视频博主进行推广。得益于游戏的主观视角操作,直播代入感极强,且几乎没有固定套路、任务,一切充满未知,自然更容易激发玩家好奇。

翻看国外的youtube、twitter、tiktok和国内的b站等主流平台,《我的世界》合作的博主十分丰富,既不乏pewdiepie、markiplier、jacksepticeye等通杀各类游戏的大网红,也有专注《我的世界》的dreamtraps、dantdm、aphmau等主播。2020年,《我的世界》相关视频/直播在youtube的总观看次数超过1万亿次,是第一个达到这一数字的游戏,youtube甚至为此推出了官方纪念页面。

从游戏到电影,《我的世界》凭什么“抢钱”? - 天天要闻《我的世界》观看次数破亿,youtube官方祝贺

其中,aphmau从2012年开始上传和《我的世界》相关的讲解视频,一直是该游戏在youtube粉丝量最高的专职主播之一,拥有多个播放量达数千万的热门视频;同样靠直播《我的世界》走红的dreamtraps视频风格多变,2020年的视频“minecraft speedrunner vs 3 hunters grand finale”还被youtube官方评选为年度“top trending video”第七名。

而在线下,和乐高、麦当劳等知名品牌的联名合作,则起到进一步打开知名度,突破圈层限制的效果。如今和华纳兄弟、传奇影业合作开发的大电影也票房告捷,多元化的营销组合,无疑是维持游戏热度的绝佳方式。

从游戏到电影,《我的世界》凭什么“抢钱”? - 天天要闻

最后,当然少不了完善的用户运营:几乎所有游戏的运营团队都在强调自己有多“宠粉”,但真正和玩家交心、带着真诚和用户打交道的团队并不多。

值得欣慰的是,虽然以notch为首的创始团队如今基本已全部离开mojang,但《我的世界》对用户和创作者的赤诚与尊重得到传承,并一直十分注重和用户的互动。minecraft festival(即早期的minecon)就成为一年一度的标志性活动和狂欢派对,更是《我的世界》和玩家建立深厚情感连接的最佳舞台。

从游戏到电影,《我的世界》凭什么“抢钱”? - 天天要闻minecraft festival已成为一年一度的粉丝狂欢 图源:《我的世界》官网

而在隐私安全保护、社区反馈和互动、跨平台/设备互动等设计层面,团队也一直根据用户诉求进行改进。

比如针对用户反馈入门级设定过于复杂的问题,研发团队很快简化了查看配方表的流程,用户只需要打开背包的显示配方就能看到自己缺少的材料;而针对用户在论坛表达的各种新增功能建议,如更丰富的交通工具、季节系统等,团队都陆续满足要求。

从游戏到电影,《我的世界》凭什么“抢钱”? - 天天要闻《我的世界》曾让玩家投票选出下一个发布的新生物 图源:《我的世界》官网

回想当初还没有给mojang选好下家的时候,notch据说曾做过一个十年规划:“希望mojang能一直赚钱,但如果以后真的赚不到钱了,那也没关系,我们至少玩够十年,然后最后一年我们就会对员工说,它(mojang)明年就要完蛋了,你们最好找好一份新工作。”

notch认为,这是减轻自己身上压力的方法,因为“做一件有趣且伟大的事,唯一的方法就是不要太期待它未来会变成什么样”。

当然,现在的notch早已不用再为mojang和《我的世界》担心了,他的心血不止没有倒在第十个年头,反倒成长得愈发茁壮。

纵观游戏行业过去数十年的风风雨雨,再热门、再成功的游戏,都难逃脱生命周期。光是国内,去年就有超过110款游戏宣布停服,其中不少是曾跻身各类榜单前列、运营多年的口碑之作,屹立十多年不倒的《我的世界》更显难能可贵。

本质上,游戏行业的命门在于创新,那些走向神坛的经典作品也好,转瞬即逝的网红游戏也罢,大多是败于创意枯竭,无法持续为用户提供新鲜感,激发用户热情。

《我的世界》的开放式设定,玩家亲自参与创作的模式,能够激发全球数以亿计玩家的创意、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并让玩家在游戏中培养归属感,生生长流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

就像北京大学的craftjarvis 研究团队就在去年发布了一项成果,展示了通过智能体操作《我的世界》游戏,识别视觉信息的效果;谷歌的deepmind团队也尝试通过参与类似的游戏来强化ai系统的深度学习能力;而国外一名高中生adi singh还开发了一套名为mc-bench测评标准并建立同名公开网站,让不同的ai大模型在《我的世界》里生成建筑物,把成果放到网站上让用户投票票选谁完成得更出色,并得到了anthropic、openai、谷歌和阿里巴巴等多家大厂的关注。

说一千道一万,《我的世界》终归是一款游戏,回归到游戏本身,继续做好更新迭代、维系好用户社区,才是团队的头号任务,也是其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关键。

游戏分类资讯推荐

三服王者评论LOL!艾欧尼亚比韩服还难上分 - 天天要闻

三服王者评论LOL!艾欧尼亚比韩服还难上分

“最轻松的是中国(峡谷之巅),最困难的是中国(艾欧尼亚)。最有趣的是韩国服,但最辛苦的也是韩国服。”说出这番话的是Sungod,他主要司职打野,同时也能胜任辅助位置,并且在多个地区都达到了王者段位,....
届时C罗将42岁!DeepSeek预测:C罗在2026年底至2027年初达成千球 - 天天要闻

届时C罗将42岁!DeepSeek预测:C罗在2026年底至2027年初达成千球

4月5日沙特联第26轮,利雅得胜利3-1利雅得新月。C罗本场梅开二度,生涯进球数达931球。DeepSeek预测C罗千球的事件预计在2026年11月至2027年1月间达成。DeepSeek分析如下:1. 当前进球效率分析2024年表现:C罗在2024年51场比赛中打入43球,场均约0.84球。2025年表现:截至2025年4月,他在31场比赛中贡献26球,效
“今天只有韩国人可以入场”? 国产游戏《鸣潮》道歉 - 天天要闻

“今天只有韩国人可以入场”? 国产游戏《鸣潮》道歉

4月4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图片称,游戏《鸣潮》在韩国举行联动活动时,摆出了一面写着“请谅解。今天只有韩国人可以入场”的指示牌,文字有中文和英文,中文处于指示牌中央,额外瞩目。这件事曝光后,引发了许多网友的不满,“虽然多种语言写了,但是特意拿大号字体的中文放中间,很难不认为是故意针对啊”、“其实就是...
消息称 Switch 2 实体版《艾尔登法环》为“钥匙卡”,需联网下载 - 天天要闻

消息称 Switch 2 实体版《艾尔登法环》为“钥匙卡”,需联网下载

IT之家 4 月 7 日消息,任天堂在 4 月 2 日的直面会中确认《艾尔登法环》将于今年登陆 Switch 2 平台,名为《艾尔登法环:褪色版(Elden Ring:Tarnished Edition)》,游戏附带拓展包“黄金树之影”以及新装备和外观定制等功能。目前有不少第三方电商平台已上架本作,参考零售商 Play-Asia 的《艾尔登法环》商品页面,S
海报荐读丨《流浪地球2》装备落地,外骨骼机器人重新定义“人类能力边界”;揭秘上海乐高乐园首发 - 天天要闻

海报荐读丨《流浪地球2》装备落地,外骨骼机器人重新定义“人类能力边界”;揭秘上海乐高乐园首发

刚刚过去的一周(3.31-4.6),多个领域的新动态与深度报道吸引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它们不仅勾勒出社会发展的多元面貌,也触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科创方面,傲鲨智能的外骨骼机器人从科幻走进现实,不仅在国内工业场景中大展身手,更迈向国际市场,展现了中国智造的硬核实力。无障碍环境的建设迈出新步伐,春晚的无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