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上学时的班主任一样,我的班长丁辉也经常开玩笑:“你们是我带过的最孬的兵。”说这话的时候他皱着眉,绷着脸,右手搓着下巴,好像有多大心思。
生活中的丁班长和蔼可亲,但是一到专业学习和实装操作,他看我们总是“恨铁不成钢”。不是喊着“跑位利索一点”就是“接线加快速度”,要不就是在推顶盖的时候被班长催:“两个馍馍白吃了!?”
话虽这么说,但是有那么一次,我们结结实实地给班长争了口气。

单位组织全体主战分队前往大漠进行实弹发射,目的是考验配备新装的几个班组究竟能不能挑大梁。
有人出征就要有人留守,一天晚上,下岗的我经过连长办公室,听到里面传出这样的话:“老丁,你那个班组除了你和司机都是义务兵,要不让他们再沉淀沉淀……”
第二天,丁班长的眉头就皱起来了。他坐在床帮上,手肘架着大腿:“你们想不想出任务?”
全班的人眼睛都亮了起来:“想啊!去哪儿?需要准备啥……”
丁班长没好气:“去去去!连长嫌我们班都是新同志,怕我们操作不过硬,让我们留守呢!你们愿意吗?”
“不愿意!”看着同年兵们群情激奋的样子,我似乎捕捉到丁班长嘴角悄悄扬起的一丝得意,虽然特别短暂。
“想要出任务可以,你们得能吃苦,你们得把专业学精,你们得……”丁班长变成了“唐僧”:“你们得想法儿证明自己!”
“吵吵什么呢?”楼道里传来连长的声音,大家伙儿顿时都住了嘴。

第三天午休,听着丁班长呼噜响起来,我们四人便悄悄下了床,穿戴整齐后直奔训练大厅。
丁班长不知道,为了争取到出任务的机会,我组织班里三名同年兵利用午休开始属于我们自己的“士兵突击”。
“号手就位!”洪亮的口令在训练大厅回响,脚下跑位,手上操作,眼观设备,耳听口令……在训练中,我既是号手,又是指挥员。看到同年兵出现的小瑕疵,我也开启了“班长模式”:“动作利索点!”“跑起来跑起来!”甚至还不由自主地说出了那句“使劲儿啊!中午的馍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