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彭老总写下“八万言书”,信中提及一人,后来这人成了副总理

2025年02月16日22:30:34 搞笑 1332

1979年1月,一名女子带着一个包裹找上了黄克诚同志。这沉甸甸的包裹,黄克诚只打开了一个角便知不得了,赶紧带去给了胡耀邦。原来那女子是彭德怀的侄女,而包裹里头则全是彭老总的手稿,包括那封不得了的“八万言书”。“八万言书”是一封给毛主席的长信,里头提到了一个人——柯庆施。

1962年彭老总写下“八万言书”,信中提及一人,后来这人成了副总理 - 天天要闻

并不老的“柯老”

柯庆施1922年入党,也算是跟随我党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老一辈革命家了。在抗日战争,柯庆施主要担任的是政治、后勤等文职工作。从这一点来看,大家也就明白柯庆施大抵是个文化人了。而因为是个文化人,肚子里的墨水多,柯庆施在写文章表态度上是一把好手。

1957年11月,毛主席喊出了15年赶超英国的口号。从北京开会回来的柯庆施立马以超高的“思想觉悟”,要求底下给自己产出一篇长篇报告,好在年底召开的上海市委一届二次会议上宣导毛主席的思想。

1962年彭老总写下“八万言书”,信中提及一人,后来这人成了副总理 - 天天要闻

在此背景下,一篇名为《乘风破浪,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上海》的报告横空出世,并迅速掀起了社会和党中央的热议。原因无他,毛主席称赞这篇文章写得“顶顶好”。

有了毛主席的赞扬,柯庆施一时间可谓是风头无二,成了南宁会议上的“头号标兵”。而因为柯庆施的“出众”文笔与“一边倒”的态度(支持并贯彻毛主席的一切主张),毛主席十分欣赏他,将他视为党内“德高望重”的人物。

1962年彭老总写下“八万言书”,信中提及一人,后来这人成了副总理 - 天天要闻

于是,时年65岁的毛主席时常把年仅56岁的柯庆施称之为“柯老”,以表尊重。这称呼在当时可不简单,是六大区第一书记中的独一份。

成为副总理

并不老的柯老感受到毛主席的重用后更是把毛主席的一切想法都奉为了至高指令,哪怕有些想法并不切合实际。柯庆施是这样“表忠心”的——相信毛主席要相信到迷信的程度,服从毛主席要服从到盲从的程度。于是在“左倾”的年代,柯庆施一味地用弄虚作假来堆砌政绩。

当年柯庆施算得上是“放卫星”第一人,1958年6月,柯庆施表示自己主政的华东协作区年度粮食总产可达1200亿斤。

1962年彭老总写下“八万言书”,信中提及一人,后来这人成了副总理 - 天天要闻

这数字直接看或许不觉有什么,我们放上上一年的总产715亿斤就有感觉了,年增长高达70%!这明显不符合农业规律,可在当年无人敢质疑,反而一个接一个地凑上去与之攀比。“卫星”越放越离谱,可政绩却还是要的,于是高征收来了。收获后的农村反而陷入了饥荒之中。

与此同时,在钢铁产量、阶级斗争上,柯庆施也是出了名的要走极端。柯庆施的所作所为有一部分人是看不透,有一部分人是看透了不敢说,唯有彭老总敢于直言。1962年彭老总为了向毛主席陈情,写下了“八万言书”。里面有彭老总为自己的辩白,也有对柯庆施的评价,叫毛主席不要太过重用此人。

但“八万言书”没能换来毛主席的认可,彭老总受到了所谓“专案组”的调查,柯庆施的青云路还在继续。

1962年彭老总写下“八万言书”,信中提及一人,后来这人成了副总理 - 天天要闻

1964年10月6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演了一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毛主席在一众中央领导人的陪同下前往观看了。而柯庆施也在作陪的人员之中,这似乎是一个信号——柯庆施已正式进入中央。果不其然,柯庆施在第二年的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出任副总理。

但柯庆施在政治舞台上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了,因为他的身体不大好。1965年4月9日,柯庆施因病去世。现在学界对柯庆施的评价是复杂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柯庆施能走上副总理的位置,与毛主席对他的“欣赏”脱不开关系。

参考文献:

[1]钱江.柯庆施:值得研究的历史人物[J].党史博览,2009(09):27-30.

[2]王德彬.彭德怀“八万言书”的前因后果[J].唐山学院学报,2012,25(01):60-63. DOI:10.16160/j.cnki.tsxyxb.2012.01.018.

搞笑分类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