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吃雪糕比我们更狂热 他们会遇见“雪糕刺客”吗?

炎炎酷暑,最舒服的事,莫过于——

左手啃西瓜,右手吃雪糕,头顶吹空调,葛优瘫追剧。

不过今年夏天,许多人还没吃到雪糕,心就凉了一截。

最近,各种关于雪糕的梗,和高温一起,热度持续不降,

“不要拿不认识的雪糕,不然会变得不幸”、

“警惕雪糕刺客”、“一不小心被雪糕刺客袭击了”……


虽然这些网红雪糕都在拼造型、拼原料,

可是看过了古人的“雪糕”,才发现那才是真的精致啊,

不但制作讲究,而且还藏着风韵,简直太会享受生活了。

梦华录》截图

严寒和酷暑是每个时代的人都要面对的问题,现在我们有空调、冰淇淋,古人也有自己的降温办法。在周代,有个炫酷的职业,是专门掌管冰的官吏,称为“凌人”,《周礼·天官·凌人》中就记载了:“凌人掌冰”。

我国早期的冰食也比较简单,主要是利用冰雪来冷藏食物,在夏天可以得到解暑的口感。《楚辞·招魂》中有“挫糟冻饮,酎清凉些。”的诗句,意思是:撇开酒糟,取酒冷冻,酎酒醇厚又清凉。

到了魏晋南北朝以后,由于冷室的增加和对冰的应用更为广泛,冰食的花样也随之多了起来。据《清异录·馔羞》记载,每当夏天到来,唐朝皇宫里流行吃“清风饭”。做法是“用水晶饭、龙睛粉、龙脑末、牛酪浆……”调制,可见皇宫中的冷食花样之多。

而我们现在了解的唐代最著名的冷食,就应该是“酥山”了。制作“酥山”要将“酥”(乳酪)加热到近乎融化的状态,然后滴淋在器皿里,一边淋一边做出山峦的造型,做好之后再将其放到冰窖中冷冻,最后还会插上花朵、彩树等装饰品点缀。

据专家考证,在章怀太子墓“仕女图”和唐代壁画“野宴图”中,都出现了“酥山”。这种制作复杂的冰品,在唐朝是贵族才能享受的奢侈品。但悄悄告诉大家,现在在陕历博的历时餐厅,就能吃到按照史料做出的复刻版“酥山”。

由于条件限制,在唐朝,食冰仍然是一件奢侈的事儿,据说在当时,“长安冰雪,至夏日则价等金璧。”要按今天的说法,这冰食可以算是“顶级雪糕刺客”了。

茶铺购入冰块消暑 《梦华录》截图

冰块真正成为平民百姓的消暑佳物,还要从宋代算起。人们发现,利用硝石溶于水时的吸热反应,可以“点水成冰”。所以,也开始出现了专门制冰、售冰的商人。

市井中的冰铺 《梦华录》截图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开封府内经常可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的商贩。

《梦华录》截图

南宋诗人杨万里有一首《荔枝歌》中写道:“北人冰雪作生涯,冰雪一窖活一家。帝城六月日卓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甘霜甜雪如压蔗……北人藏冰天夺之,却与南人销暑气。”可以看出宋代夏日已经有了以卖冰棍为生的流动商贩,而且冰棍还很热销,所以利润丰厚,可以养活一家人。

《清明上河图》局部

由最近几年的热播的影视剧中,我们也能看出,宋代人的生活真的风雅至极,当然在吃上面很是讲究,之前我们说过宋人饮茶的诸多花样,其实不只是喝茶,宋人对各种饮料都是喜爱有加。在《清明上河图》中,我们就能看到撑着遮阳伞的小摊,挂着一块木牌子,上面写着“香饮子”,“香饮子”就是饮料。

《梦华录》截图

宋代香饮子种类繁多,有不同的口味和功效,夏日的冷饮也是如此,光是名字就让人眼花缭乱了。《东京梦华录》《梦梁录》《武林旧事》等古籍都收录了宋人在盛夏时节可以买到的“冰雪爽口之物”,我们来看看它们的名字,感觉随便一个都能成为今天的“爆款”饮料——

《梦华录》截图

香花熟水、沉香熟水、豆蔻熟水、干木瓜汤、水芝汤、莲实汤、无尘汤、荔枝汤、木犀汤、橙汤、香苏汤、乌梅汤、甘豆汤、椰子酒、豆水儿、鹿梨浆、卤梅水、姜蜜水、荔枝膏水、金橘团、雪泡缩脾饮、梅花酒、香薷饮、五苓大顺散、冰雪冷元子、冰雪凉水、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乳糖真雪、白醪凉水、雪糕、雪团、紫苏饮……光听这些雅致的名字,就让人心生凉意,倍感清爽。要是有哪个饮品店能把这些饮料都研究出来,肯定会成为新晋网红店。

《梦华录》截图

这几年里,被古装剧带火的各类美食还真不少,前有《长安十二时辰》里的张小敬“吃播”,现有《梦华录》里的各种饮料和好看的果子。这个夏天,如果你也害怕被“雪糕刺客”伤害到,不如查查资料,和家人一起,试着制作一下这些古代的冷饮和雪糕,再拍点美美的照片,当一名“雪糕侠客”。

参考资料:

《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吴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