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印欠了很多人的钱,但是许家印确是他的债主,他是为数不多能欠许家印钱的人,并且欠债金额高达22亿,他就是贵州首富,并且想以310亿并购4759亿资产的贵州中天城投老板罗玉平。
1966年出生于四川泸州的罗玉平,凭借重庆大学建筑工程专业的科班背景,在1992年辞去体制内工作,以包工头身份闯入贵阳地产界。与泥腿子出身的肖春红合作期间,他展现出罕见的商业天赋:白天在工地与工人同吃同住,晚上在酒桌上觥筹交错签下合同,工友戏称“工地上的野狗见了他都绕道”。
2004年,罗玉平和肖春红因一些原因分道扬镳。此后,罗玉平开始独立发展,主持开发了两个经济适用房项目,并成立了“金世旗房地产开发公司”。罗玉平主导开发的“金世旗·楠苑”小户型项目,以单价不足2000元的电梯房概念引爆贵阳刚需市场,开盘当天售楼部钢化玻璃被挤碎三块。经济适用房项目的成功开发,使罗玉平在建筑市场站稳了脚跟。这不仅得益于他的专业知识和项目管理能力,还与当时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相契合。随着公司的逐步发展,罗玉平敏锐地捕捉到了市场机会,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公司规模逐渐扩大。
2006年,罗玉平迎来了商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一家脱胎于贵阳统建指挥部、1978年成立且1994年上市的世纪中天,因原董事长刘志远通过非法手段拉升股价等问题陷入困境。罗玉平抓住这一机会,以1.9亿的代价收购了世纪中天29.13%的股份。此后,他对世纪中天进行了一系列的资产重组和业务转型,将金世旗的优质资产注入其中。通过这次资本运作,罗玉平实现了从房地产开发商向资本市场参与者的转变。随着公司业绩的提升和股价的上涨,罗玉平的财富迅速增长,身家达到95亿,超越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成为贵州新首富。他以20亿的投入博来了300亿的市值,展现出了卓越的商业眼光和资本运作能力。
罗玉平在取得商业成功后,采取了激进的“蛇吞象”式扩张战略。他不断加大项目投资力度,涉足多个领域和地区,试图通过大规模扩张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规模和影响力。然而,这种扩张战略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为了满足项目开发的资金需求,罗玉平大量举债,导致企业负债率急剧上升。在短短三年内,企业负债率高达125%,光欠外债就达到900多亿,债主多达8000多个。高负债率使得企业的财务风险大幅增加,资金链变得异常脆弱。
随着房地产市场环境的变化,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加强了对房地产行业的监管。信贷政策收紧,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难度加大。罗玉平的企业由于高负债率和过度依赖外部融资,在市场环境变化时陷入了困境。项目销售回款不畅,而到期债务却不断增加,资金链逐渐断裂。为了缓解资金压力,罗玉平低价抛售名下几十辆豪车,但这只是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
在企业扩张过程中,罗玉平可能存在决策失误和管理不善的问题。过于激进的扩张战略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市场风险和企业自身的承受能力。在项目选择和投资决策上,可能缺乏深入的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同时,企业内部管理可能也存在漏洞,导致运营效率低下,成本控制不力。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加速了企业的衰败。
罗玉平从包工头到身家95亿的贵州新首富,再到商业帝国崩塌的历程,他的成功得益于其科班出身的专业知识、敏锐的商业眼光和卓越的资本运作能力。然而,激进的扩张战略、高负债率、市场环境变化以及决策失误和管理不善等因素,最终导致了他的商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