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钞机正在用力轰鸣,天量货币何时才能发挥作用?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放缓,需求不足,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失业率上升,社会压力加大。

这一点,从再次出现负增长的CPI上就能看出端倪。

当前的消费实在是太拉胯了,哪怕十月份有中秋、十一假期助阵,出游人数火爆异常,萎靡的消费仍然带着CPI出现了负增长。如果没有这个长假,情况又会如何?

不敢想!

压力现在给到了11月,不过11月份有双十一互联网购物节,情况应该不会太差,这个月的CPI应该不会再出现负增长了吧?

事实上,关于CPI负增长这件事,在绝大多数人看来都是十分不可思议的,难道是因为我们印钞数量太少了,物价竟然开始下行?

显然不是,当前的广义货币(M2)增长速度简直不要太快。

中国9月M2余额是289.67万亿元,就在大多数人为了几块钱而想方设法的节省时,我们的货币正在以万亿元为单位进行超发,速度快到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如此情况,我们应该迎来通货膨胀,物价越来越高才对,但是,CPI就是这样负增长了,首先,这是一件好事,或者说,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但是,这也是一件让人感到奇怪的怪事,大家都在好奇:

中国印钞机正在用力轰鸣,天量货币到底要何时发挥作用?

毕竟,现在确实不容易。

没有人会愿意过苦日子,怎么都好,快点刺激经济恢复啊!

那超发出来的天量货币,什么时候能发挥作用呢?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只有让钱到普通人手中才能发挥作用。

1.货币政策的核心是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就业。当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是“钱多了,但是用不出去”。大量的货币供应并没有直接转化为实体经济的增长和民生改善。相反,部分企业和地方政府将货币用于投机或者僵化的项目上,导致了“钱多了,但是流通不起来”的局面。

2.只有让钱到普通人手中才能发挥作用。普通人手中的钱会迅速流转,刺激市场需求,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和增加就业机会。而且,普通人手中的钱更多地用于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为直接和有效。因此,货币政策应当更多地支持民生和实体经济,确保货币供应能够转化为实体经济的增长和民生改善。

3.虽然现在还没有出现,但是,我们必须要高度警惕通货膨胀。目前,中国虽然面临通缩的压力,但是大规模印钞也存在着通货膨胀的风险。如果货币政策过于放松,导致通货膨胀,不仅会损害民众利益,还会加剧社会不平等,导致社会动荡。

中国印钞机在用力轰鸣,天量货币何时才能发挥作用?

答案只有一个:让钱到普通人手中才能发挥作用。这是建立内循环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共同富裕的本质和内涵。希望,国家的货币政策能够更加注重民生和实体经济,确保货币供应能够转化为实体经济的增长和民生改善,改善财富分配机制,让钱多多的到普通人手中吧!

感谢阅读!

请点点关注和分享,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