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三棱镜丨告别国资,蔚来前路是坦途还是迷雾?

2025年07月09日17:00:15 财经 1989

《国资三棱镜》以党媒视角穿透改革现场:看治理升级的智慧,察动能迭代的轨迹,听市场突围的脉动。在这里解剖“大象转身”的战略抉择,记录“蚂蚁雄兵”的砥砺前行,探寻山东国资国企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跃迁的深层逻辑。以观察为镜,以思想为桥,与万千奋斗者共同书写新时代国企答卷。

国资三棱镜丨告别国资,蔚来前路是坦途还是迷雾? - 天天要闻

笼罩蔚来的迷雾,还未消散,一场更大的争议,突然在网络炸开:2021年,由蔚来控股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持股成立的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于近日新增1条注销备案公告,注销原因为决议解散。

江来公司的成立,曾被外界解读为“它证实了新能源汽车代工模式的可行性”,也有专家认为,正是有了国资背书,才让蔚来实现了资本、市场和生产的巨大突破。

2024年,蔚来推出乐道品牌,定位家庭用车市场,瞄准20万—30万价格区间,并将该品牌作为蔚来的主要赢利点。

从9年前靠江淮汽车的托举横空出世,到5年前借合肥国资的“输血”东山再起,再到如今试图靠与江淮“分手”实现降本增效,深陷千亿亏损质疑的蔚来,正在努力反思与破局。

目前来看,蔚来的破局之道已然清晰:降本增效与寻找赢利点。那么,这场双向发力的路径部署,带给蔚来的,究竟是康庄大道,还是更大迷雾?

国资三棱镜丨告别国资,蔚来前路是坦途还是迷雾? - 天天要闻

成也江淮,困也江淮?

与江淮“分手”,被许多蔚来内部人士视为“解缚”。

而这种声音,来源于蔚来的创始基因。

作为一个成立近10年的造车新势力品牌,蔚来的诞生,源自江淮的代工。

资料显示,江淮公司始建于1964年,是一家集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及动力总成研产销于一体的综合型汽车企业集团,目前由安徽省国资委和大众(中国)公司共同持股,双方各持股50%。

2016年,蔚来与江淮达成合作,蔚来借助江淮的生产线进行量产,江淮赚取代工费及品牌美誉度——蔚来面向的,是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市场,彼时江淮主打的还是中低端燃油车市场。

2019年,蔚来遭遇创立以来最大财务危机,资金链濒临断裂,原因在于销售不及预期、研发投入巨大且融资困难,至2020年初,其上市美股股价一度跌至1美元附近。

2020年,合肥市向蔚来抛出“救生圈”,由多家合肥市国资公司联合向蔚来“输血”112.6亿,让蔚来实现了“逆天翻盘”。

次年3月,蔚来与江淮的合作迈入新阶段——双方联合成立江来公司,双方在产能方面的合作都由江来公司直接管理,以在供应链管理和精密制造领域进一步升级。

国资三棱镜丨告别国资,蔚来前路是坦途还是迷雾? - 天天要闻

对此,外界曾解读为:蔚来汽车或许不会独立建厂,而选择在产能和制造上与江淮汽车深度“绑定”。根据彼时《中国汽车报》报道,合肥市极有可能是双方继续深入合作的“幕后推手”。

然而,9年的合作,同样埋下了矛盾的种子。

有蔚来员工透露,合作期间,蔚来累计代工费超过30亿元,这让本已深陷亏损的蔚来雪上加霜。与此同时,代工模式下,蔚来无法自主掌控零部件采购权,供应链腐败、成本虚高等问题如影随形。

这一声音,在蔚来管理层,同样清晰可闻。

2023年末,在斥资31.6亿元收购江淮两座工厂后,蔚来正式获得了独立生产资质。

蔚来创始人李斌也坦言:“如果蔚来的汽车完全由自己制造,制造成本会下降10%。”

外界的质疑,同样给了蔚来压力:根据蔚来历年财报数据,其累计亏损数额已破千亿,在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独树一帜”,未来是否能实现盈利,仍未可知。

多方因素叠加之下,蔚来与江淮的“分手”,似乎是“顺势而为”。

财务数据与破局路径“分道扬镳”?

这场“分手”被公开后,引发外界广泛热议,不少人认为,这或许为蔚来带来巨大盈利空间——有行业分析认为,蔚来的单位制造成本有望下降30%,其毛利率也会从个位数直奔15%以上。

但也同样有不解的声音——将千亿亏损的破局之道,落脚在9年累计30多亿元的代工成本上,是否过于乐观?

对于如此悬殊的数字对比,李斌曾解释说,蔚来是全球唯一的在三地上市的汽车公司,蔚来财报里把研发投入计成当期费用,钱都亏在明处,资产负债表非常干净。

国资三棱镜丨告别国资,蔚来前路是坦途还是迷雾? - 天天要闻

从会计角度来说,研发投入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费用化处理,即将其计入研发费用,体现在财务数据上就是当期利润的减少;另一种则是资本化处理,即将其计入无形资产,这会导致资产的增加,但后续却可以通过摊销实现当期利润的增加。

根据近几年的财报数据,蔚来每年的研发投入,几乎都在100亿元以上。

如此巨大的研发投入,却引发更大的质疑:在最核心的“三加一”(电机、电池、电控、智驾)技术上,蔚来几乎没有一项处于绝对领先位置。

在业界及购车群体中,一个普遍的共识是,蔚来最为人称道的是它的换电模式:将电池与电车分开,消费者购车时自主选择购买或租赁电池,然后通过自建换电站解决电池充换电问题。

这被视为蔚来最大的技术特色。

然而,在2025年的上海车展上,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曾透露,蔚来的换电模式运行近10年,3280座换电站建下去,总计花费仅100亿元。

回顾其2021年—2024年的财报数据,4年间,其销售费用从68.78亿增长到157.41亿,销售费用在整体营收中的占比从19.03%提高至23.95%。

国资三棱镜丨告别国资,蔚来前路是坦途还是迷雾? - 天天要闻

对此,山东一家头部汽车贸易公司负责人告诉大众新闻记者,蔚来的经销模式,主要依靠自营,其销售业绩与主机厂直接挂钩。

根据蔚来官方公布的数据,2024年,公司共计售出新车221970辆,同比增长38.7%。

长期主义能否顺利跑下去?

在2024年的销售数据中,有一个鲜明的变化,那就是其销售组成:蔚来品牌交付201209辆,乐道品牌交付20761辆。

这归因于蔚来的市场布局。

2024年5月15日,蔚来公司新品牌“onvo乐道汽车”在上海西岸穹顶艺术中心正式发布,该品牌作为蔚来公司旗下第二品牌,定位主流家庭市场,具备包括技术研发、供应链、智能制造、质量、充换电补能网络、销售及售后服务等业务板块的体系化优势。

同年8月15日,乐道l60汽车在蔚来f2工厂迎来首台量产下线,官方标号为“0000001”,也就是后续可以标到百万量级;9月9日,乐道品牌官方宣布其以旧换新服务正式上线。

对于这一品牌,秦力洪曾直言,如果乐道做得不好,整个公司的盈利都无从谈起。

换句话说,作为中低端品牌,乐道承担着蔚来市场增量和公司扭亏为盈的重任。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提升品牌竞争力,乐道除了与蔚来共用同一套技术架构,也共享了蔚来的换电服务。

然而,实际情况却似乎并不乐观。

一位乐道l90车主告诉大众新闻记者,目前,他所在的山东省东营市已建成投用了一处换电站,却只能为蔚来品牌提供换电服务,无法兼容乐道品牌。

根据乐道在东营的销售人员介绍,东营的情况并非个例,比如枣庄的换电站同样不兼容乐道品牌。

或许出于这一考虑,乐道品牌的销售人员在向消费者推销过程中,会将品牌承诺的换电券赠送服务,兑换为现金折价,计入购车成本。

国资三棱镜丨告别国资,蔚来前路是坦途还是迷雾? - 天天要闻

然而,从实际造成的结果来看,乐道品牌的很多承诺,都因配套的滞后,成了消费者眼中的“画饼充饥”,进而引发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危机。

事实上,在蔚来和乐道的多个车友群内部,蔚来的销售模式,普遍为人诟病。

而同样面临危机的,还有乐道的换电模式。仅以东营为例,目前乐道的购车群体,普遍选择租电模式:比如baas电池,60 千瓦时电池月租费用为599元,90千瓦时电池月租费用为899元。

若是选择购电模式,同样是上述电池,其购买价格为14.99万元起。

有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动力电池循环寿命普遍达到‌8年或8万公里以上‌,按照现行标准下的电池寿命来测算,8年下来,购电成本与租电成本相当。

然而,从品牌方角度来看,仅电池这一项所造成的漫长成本回收周期,对眼下的现金流困境,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带来销售增量的同时,又加剧了公司亏损。

作为起家于高端市场的蔚来公司,将品牌下放到中端市场,换电模式或许是消费者低成本享受高价值产品的途径。从这一角度看,李斌谋求的,或许是品牌的长期价值,但面对如此巨大的亏损,当市场信心消磨殆尽,李斌和他的蔚来还能否有未来,或许是始终困扰在他心头的阴云。

(大众新闻记者 李振兴 张召兴)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城市24小时 | “龙头”半年报出炉,“第一省会”继续承压 - 天天要闻

城市24小时 | “龙头”半年报出炉,“第一省会”继续承压

全力打造世界级“智车之城”报告发布每日经济新闻·每经智库、城市进化论联合火石创造发布《城市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2025)》,这是继2024年全国第一份城市低空经济报告发布,对低空经济产业链图谱和评价体系进行迭代优化后,对全国近300座城市低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的综合评价,识别图中二维码,立即获取报告。#关注广...
转债投资须知:入门三件事,赚钱有希望 - 天天要闻

转债投资须知:入门三件事,赚钱有希望

转债,可以转换成股票的企业债券,具有债券的还本付息的安全性,同时具有股票的看涨期权的高收益性。其价格形成机制简单又复杂,核心源于正股。以下几点是必须要时刻牢记的事项:首先,剩余年限是必须关注的愚公认为这是转债投资的第一项能力。凡是不关注剩余
国泰海通|宏观:“破局”通胀:反内卷与扩内需 - 天天要闻

国泰海通|宏观:“破局”通胀:反内卷与扩内需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导读:今年以来,“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持续支撑耐用消费品价格,带动核心CPI同比小幅修复,而其中服务价格方面仍有待提振,指向了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的修复进展有限,需要后续稳增长政策接续。6月CPI同比转正。食品价格拖累减弱;国际油价上涨输入带动能源价格;核心CPI环比持平...
一批央企国企民企和外资项目落地!副中心这个新增量领跑全市 - 天天要闻

一批央企国企民企和外资项目落地!副中心这个新增量领跑全市

北京通州发布(bjtzfb)北京城市副中心官方微信通州小布(北京通州发布:bjtzfb)了解到:据区投促中心消息,上半年全区新增重点在谈项目400个,“两区”外资项目新增量领跑全市。副中心下半年将启动央企二三级公司、市属国企等重点目标企业项目库建设,设立国际招商联络机构。新增重点在谈项目400个今年区投促中心全面发力...
炸裂!预增28倍 - 天天要闻

炸裂!预增28倍

【导读】先达股份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同比增长2443.43%到2834.73%中国基金报记者 卢鸰7月9日盘后,数十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截至记者发稿,净利润预增幅度超100%的有13家,预减的有9家。其中,先达股份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同比增长2443.43%~...
前5个月我国轻工业运行态势向好 - 天天要闻

前5个月我国轻工业运行态势向好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7月9日介绍,今年前5个月,我国轻工业运行态势向好。其中,轻工主要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1.9%,规模以上轻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7%、利润同比增长2.8%。7月9日,以“聚焦向‘新’力 领航新消费”为主题的轻
超1500亿估值,存储龙头长鑫科技IPO,多重挑战待解 - 天天要闻

超1500亿估值,存储龙头长鑫科技IPO,多重挑战待解

市场估值已超千亿元的芯片制造企业,正式开启其IPO上市之路。7月7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披露的《关于长鑫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报告》显示,长鑫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鑫集团”)的上市辅导申请已获受理。有接近长鑫集团的人士向记者透露,该公司在2024年3月完成一轮关键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