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债券先前遭到大量抛售的事件,已经引发了全球金融体系的猜疑。
而如今两大黑天鹅事件的出现,更是让人们不得不猜测,资本主义内部的金融秩序恐怕再也回不到过去。
全球金融风暴已经进入了倒计时,在并不遥远的未来,一场经济上的雪崩也许会席卷整个西方国家。
面对这一预测,中国方面也早早做好了准备。
除了美债之外的黑天鹅事件分别是什么?中国又在应对全球金融风暴之前做了哪些准备?
从特朗普上一段任期的后期,到拜登执政,再到现在特朗普重新上台,美国在这连续几年的时间里展现出来的金融能力,肉眼可见的大不如前。
从前美国大量向外部国家抛售美债,其他国家为了经济利益,也大幅度持有美债。
当新的一年来临时,美国会通过放新债的方式去填补旧债,整个利息支出在财政预算中所占的比例,大致处于可控范围之内。
而且正常情况下,美国发放的美债数量绝对不会比整个国家的财政收入更高,如果美债的苗头越冒越高,那就代表美国经济正在失衡。
所以美债的数量其实也是一种信号,它时刻提醒着政府,什么时候应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什么时候又该大量减缩。
但是现在,美国政府非常惊讶的发现,美债数量已经失控。
根据美国财政部门给出的年度报告来看,美元债券的总体放出量,已经达到了财政收入的两倍,这是一种相当畸形的财政收支比例结构。
这意味着美元的财政收入已经没有办法填补债券亏空,即便是新的一年借新的债务,也没有办法去填补旧债的巨大窟窿。
国债的买卖过程本质上也是一种借贷关系。
当美国政府放出债券,借了钱,到期又没有办法及时偿还,别说利息,就连本金都不敢保证的时候,美元的信用率自然会大打折扣。
于是世界上顶尖的信用评级机构,纷纷对美元的安全评估降级。最近,唯一还对美国持有最高评级的穆迪,也宣布将美国的等级下调。
这些信用评级机构放出来的评级结果,其实就是世界市场投资的风向标。
在他们评估中,信用程度更高的国家,往往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而信用等级下降意味着危险和不确定,所以投资必然会减少。
美债的信用等级下降,这究竟是黑天鹅事件还是灰犀牛事件呢?严格意义上来说,它应该属于灰犀牛。
黑天鹅指代非常罕见的风险,因为黑天鹅本身就是一种罕见的现象,它意味着风险少见,且不可控。
灰犀牛往往意味着常见的风险,在经济学概念的定义中和黑天鹅完全相反,把美债降级定义为灰犀牛,可见,在大家心里,美债降级这事早有准备。
因为美国政府的一系列经济学上的骚操作,现在全球各国都不想带着美国一起玩儿了。
在货币上和美元脱钩,在投资上和美债脱钩,在对外贸易上直接和美国进出口脱钩,这对美国而言前所未有。
美债自顾不暇的同时,日本债券和德国债券又出现了黑天鹅现象。
可能是因为美债给人的信心不足,于是投资者转投日本和德国两个国家的债券。
因为投资数量上升,国债价格自然会水涨船高,并且涨到了一个从前没有出现过的程度。
国债价格上升是好事儿吗?这个不能单方面去定义。本身债券价格剧烈波动,就是一把双刃剑。
当日债和德债价格上升的时候,日本和德国两个国家放出的A股市场产品,价格就会因此而下降,因为这两者呈现出反方向的关系。
并且投资者在转投日债和德债之后,时间一长也会发现,资本主义市场的债券本身就具有不稳定性,他们想要的安全,从来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
可是投资资本主义国家的债券,风险不断增加的同时,收益却会有所下降,这让投资者感到极为不满。
于是大伙又只能纷纷从长期债券的市场上退出来,转而投资短期债券,这又会导致金融机构应接不暇。
长期国债失去市场,A股产品价格极度不稳定,种种异常现象都在说明,一场可能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或许现在已经正在酝酿当中。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中国作为世界市场当中的一员,肯定无法在全球金融风暴当中独善其身。
既然如此,当我们提前预见金融风暴可能发生的时候,我们就应当及时做好准备。
在这一点上,中国是很有先见之明的,因为我们在几年之前就已经开始做准备。
人民币和美元脱钩,推动人民币走向国际化,这本身就是应对金融风暴的有效手段。
当人民币结算体系建立起来的时候,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都和人民币的货币汇率直接挂钩,不受到其他国家金融和货币的影响。
当我们能够采取合适的政策杠杆,有效调控本国金融秩序的时候,人民币就能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币值状态。
中国现阶段用关税政策来反制美国,同样也是强有力的反击手段。
美国现在之所以会自顾不暇,就是关税政策变动的太过频繁,朝令夕改,导致大家对美国失去信任。
中国用一招关税反制,直接将问题的性质给定死,不管美国怎么变,中国这边都是以不变应万变。
更何况我们近些年来还在积极的拓展多边合作贸易关系。
从前的双边变成多边,贸易领域在不断扩大,合作对象更在不断增加,中国的金融安全性,有了可靠的保障。
世界市场的经济秩序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规律,当繁荣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出现低谷,甚至是风暴和危机。
我们无法凭一己之力去阻挡危机的爆发,但我们可以凭一己之力带动更多的国家,积极的规避风险,提前保护好自己。
参考资料:
1、美债遭遇猛烈抛售!美债收益率持续下跌或加剧金融市场波动——证劵时报网
2、美债是否到了抄底时刻?——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