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国没想到,中国石油,悄悄站起来了

2025年05月25日23:02:09 财经 1481

说起石油,可能你第一反应还是中东沙漠的石油王子,或者是美国德州的井架林立。

但现在,一个曾被称为“贫油国”的国家,正悄悄换了“剧本”——中国的石油,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只能靠进口度日的配角。让美国没想到的是,中国的石油,不仅站起来了,甚至有了“遥遥领先”的底气。

让美国没想到,中国石油,悄悄站起来了 - 天天要闻

从“一滴油都要省着用”,到“八大盆地齐头并进”

中国和石油的“缘分”,其实起步并不早。相比沙特伊拉克这些一挖就是“黑金”的国家,中国在石油这事上,可以说是起点很低。

你知道吗?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原油年产量还不到12万吨,而同一时期,美国已经年产超过2亿吨。当时,别说用油了,连“找油”都成了大问题。

但是人穷志不短。中国人从来不信命,也不靠运气

1959年,在西北的玉门,人们挖出了中国石油工业的第一桶油。紧接着,1960年,大庆油田惊艳亮相——这可是中国石油史上的“原地起飞”时刻。

当年数万石油工人,在戈壁、冰原上,睡地窝子、吃冷干饭、啃雪埋头干活,只为一个目标:让中国不再缺油。

结果很快显现。三年后,大庆油田年产量就干到了648万吨,五年后,全国原油自给率飙升到97.6%。

美国那会儿可能还没反应过来,这个“农业国”,怎么突然就能自己搞石油了?

让美国没想到,中国石油,悄悄站起来了 - 天天要闻

过去几年里,中国人干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把地图上一个个看似荒凉的角落,变成了国家的“油罐子”。

东北的松辽盆地西部的塔里木,从渤海湾鄂尔多斯,再到珠江口、准噶尔柴达木、东海陆架——这八大盆地,如今撑起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半边天。

根据2023年中国自然资源部发布的数据:全国可采石油资源量高达172亿吨,这八大盆地就占了81.13%。简单讲,就是我们国内真正“能挖出来”的油,基本都藏在这八个地方了

特别是塔里木盆地,2023年刚刚刷新了纪录,探明储量突破3亿吨大关。这里的发现被称为“准沙特级别”,意思是这块地的含油潜力,已经能和沙特那样的石油强国比肩。

还有渤海油田,2022年年产量首次突破3000万吨,成为我国最大海上油田。这个成果,说实话,不是砸钱砸出来的,是一个个工程师日夜钻研、一次次下井勘探拼出来的。

美国可能想不到,曾经眼里“靠进口活着”的中国,现在自己能产的油,已经能顶得上全球前五。

让美国没想到,中国石油,悄悄站起来了 - 天天要闻

数据不会撒谎:我们正在追上来

你要说中国石油真“遥遥领先”了吗?坦白说,目前还没到全面领先的阶段。但有些地方,已经够美国皱眉头了。

我们来看看几组真实数据

截至2023年,中国石油储量已达38.51亿吨探明可采储量67.91亿吨,还有144亿吨是等待勘探的“宝藏”;

中国石油日产量超400万桶年产量逼近2亿吨,全球排在第六,仅次于美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加拿大和伊拉克。

2024年上半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下降至69.8%,是近年来的首次回落,趋势非常关键。

这些数据的背后,是我们自主开采能力的整体提升,不是一时投机,而是几十年一步步摸索出来的成果。

更重要的是,中国早已不把“石油安全”只寄托在进口上了。在国内稳住的同时,我们也在全球布局。

截至目前,中国已经与44个国家签署石油进口合作协议,遍布亚洲、非洲、拉美。特别是在非洲的安哥拉尼日利亚,在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中国企业的油气合作项目越来越多。

2020年油价暴跌,是一次堪称“战略级别”的机遇。当年,WTI原油一度跌破20美元/桶,简直是“白菜价”。

中国直接出动了328艘油轮,奔赴中东和非洲买油囤油。有专家测算,这波抄底操作,让我们节省了约400亿美元的进口支出。更重要的是,我们趁势将国家战略储备容量扩容至90天水平,达到国际能源署的“及格线”。

为了稳定国内市场,中国还设置了油价浮动机制的“地板价”40美元、“天花板价”130美元。简单说,就是油价跌得再狠,也不至于伤害国内产业;涨得再猛,也不会让老百姓汽油加不起。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美国想“卡”中国石油脖子的路,越来越窄了。

让美国没想到,中国石油,悄悄站起来了 - 天天要闻

当然,石油资源是有限的,大家心里都明白。可当陆地资源越来越紧张的时候,中国把目光放到了更深的地方——海底。

南海这块水下的“宝藏”,藏着未来中国能源版图的关键拼图。

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数据,南海潜藏石油资源高达200-300亿吨,天然气16万亿立方米。特别是“可燃冰”,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探明储量,高达800亿吨!

这个“冰”,其实是天然气水合物,点火即燃,是未来最清洁的能源之一。据估算,这些可燃冰可以让全人类用上3000年!

2017年,中国在南海首次实现可燃冰的试开采成功,2023年已完成第二轮测试,产气稳定,正在布局商业化。

你说美国急不急?这也是为什么美国这些年在南海不断“搅局”,拉着菲律宾“演双簧”,目的其实很简单——争资源、抢话语权。

让美国没想到,中国石油,悄悄站起来了 - 天天要闻

过去几十年,中国的石油故事,就像一场沉默的逆袭

我们不靠炒作,不靠外援,一步步把曾经荒凉的地方变成油田、气田,靠的是技术、韧性,还有战略眼光

而美国这边,虽然储量惊人(高达688亿桶),但它的战略储备已大幅消耗,2022年曾释放了1.8亿桶储备以稳油价,创下历史新高。这种吃老本的方式,长期来看风险不小。

而中国这边,开采在加速,储备在提升,布局在全球,最关键的是新型能源(像页岩气、可燃冰)的技术突破正在逐步落地

美国看似仍在主导全球能源价格,其实早已感受到来自东方的压力。

让美国没想到,中国石油,悄悄站起来了 - 天天要闻

结语:不靠天赐,靠实干

石油不会永远主导人类的能源未来,但在它还掌控着世界经济发动机的这几十年,谁握得住它,谁就更有话语权。

美国没想到,是因为它低估了一个曾经缺油却不甘“等油”的国家的潜力。

而中国,正在用自己的方式,逐渐走出一条属于东方的能源强国之路。


参考资料

中国自然资源部. (2023).《2023年全国油气资源勘查成果通报》.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让美国没想到,中国石油,悄悄站起来了 - 天天要闻

让美国没想到,中国石油,悄悄站起来了

说起石油,可能你第一反应还是中东沙漠的石油王子,或者是美国德州的井架林立。但现在,一个曾被称为“贫油国”的国家,正悄悄换了“剧本”——中国的石油,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只能靠进口度日的配角。让美国没想到的是,中国的石油,不仅站起来了,甚至有了“
杰华特推出多款POE芯片,从15W到90W全功率覆盖 - 天天要闻

杰华特推出多款POE芯片,从15W到90W全功率覆盖

随着网络中IP电话、网络视频监控以及无线以太网设备的日益广泛,通过以太网本身提供电力支持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多数情况下,终端设备需要直流供电,而终端设备通常安装在距离地面比较高的天花板或室外,附近很难有合适的电源插座,即使有插座,终端设备需要的交直流转换器也难
面向高效与集成:PI 全系列电源与驱动新品深度解读 - 天天要闻

面向高效与集成:PI 全系列电源与驱动新品深度解读

在电力电子领域日益追求高效率与高度集成的背景下,各大厂商不断推陈出新,以满足工业电源、电动出行以及智能设备对功率密度、小型化和可靠性的多种要求。近期,Power Integrations(以下简称:PI)针对不同功率等级与应用场景,先后推出了一系列重量级产品。
取得成功!祝贺中国团队 - 天天要闻

取得成功!祝贺中国团队

【来源:参考消息】记者25日从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获悉,“太行2”纯氢燃气轮机首台机组日前在山东泰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累计运行突破7000小时,第二台机组也已累计运行突破5000小时,标志着2兆瓦级纯氢燃气轮机商业化运行取得成功。
山东一股民23元买入中国铝业,死扛17年,最终33万打水漂。 - 天天要闻

山东一股民23元买入中国铝业,死扛17年,最终33万打水漂。

在这个残酷的市场,简直不敢相信,有一位股民竟然在一只股票上整整赌了17年。既浪费了自己的青春,又消耗了一生的精力,最终还是没能战胜市场。山东一股民黄某在股市已有20年的经历,算是一个地道道的中国老股民。他是在2008年5月14日以23元的成
苹果iPhone 16 Pro大幅降价 国补后5499元到手 - 天天要闻

苹果iPhone 16 Pro大幅降价 国补后5499元到手

5月12日,在天猫苹果官方旗舰店中,苹果手机进行了大幅度的降价,iPhone 16 Pro降价幅度非常大,2000元的直降再加上5000元的国补优惠,目前入手价仅5499元,比起苹果官方的7999元足足低了2500元,降价幅度足够买一台K80标准版了。
3000亿市值海光信息,拟吸收合并中科曙光 - 天天要闻

3000亿市值海光信息,拟吸收合并中科曙光

5月25日晚间,A股上市公司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共同公告宣布,二者正在筹划,由海光信息通过向中科曙光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 公告称,此举是为抢抓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新机遇,做大做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