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缓和呢?特朗普怎么刚撤销限制政策,又准备摆出新的一轮封锁,而这一次中方没有退路,唯有硬刚到底。
近日,美国政府连续对中国取消三项关键技术的出口限制。
据报道7月2日,美国商务部向新思科技、西门子等公司发出通知,撤销此前针对中国的EDA软件出口许可限制。
EDA软件是芯片设计的核心工具,被称为“芯片之母”。
目前,西门子和新思科技都表示,已经恢复对中国客户的销售与技术支持服务。
另外,美国政府还向两家能源公司发去了信函,取消了此前对中国出口乙烷施加的出口限制。
乙烷是制造乙烯的重要原材料,而乙烯又是塑料的主要生产原料,在中国制造业领域应用非常广泛。
美国政府突然通知能源公司,以后往中国出口的乙烷,必须得先去申请许可证,只有拿到许可证后才能发货。
现在,相关船只可直接在中国港口卸载乙烷,不需要在进一步申请授权。
于是7月3日,8艘满载乙烷的美国巨轮驶离墨西哥湾,开往中国东南沿海港口。
与此同时,据报道7月3日,美国商务部已告知通用电气航空航天公司,批准其重启向中国商飞公司供应发动机。
这其中涉及通用电气与法国赛峰集团合资生产的,用于C919单通道客机的LEAP-1C发动机,以及通用电气单独生产的,用于C909支线飞机的CF34发动机。
短短几天里,美方连续放开了半导体、化工和航空等三个关键领域出口管制,大家都以为中美经贸关系开始缓和。
却没想到,当地时间7月4日,美媒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表示,因为担心中国通过中间商获得半导体。
所以特朗普政府正计划准备限制英伟达等公司向马来西亚和泰国出口AI芯片。
目前,美国商务部正准备起草一项新的规则草案,想以此来阻止中国通过这两个东南亚国家的中间商获取先进AI芯片。
虽然这个规则草案还没有最终敲定,但已引发市场与政策方面的高度关注。
因为,这项新计划是特朗普政府对中国技术出口政策的延伸调整。
2025年5月14日,特朗普政府废除了拜登政府提出的《AI扩散出口管制框架》。
当时,拜登政府在卸任前一周,仓促出台了这个管制框架,对全球各地的芯片销售建立了三级许可制度。
想要阻止 AI 芯片流入“外国对手” 手中,所以限制向全球大多数国家出售芯片。
但由于这个框架政策的制度复杂、执行成本高,所以企业普遍反对。
而特朗普政府虽然废除了这个政策框架,但并没有放弃对中国搞技术封锁。
特朗普政府现在采用逐个国家协商、点对点谈判的办法来重新制定新的出口限制的条款。
像计划中要对马来西亚、泰国设限,就是这种 “碎片化” 打压策略的一部分。
因为AI芯片对封装和测试有依赖,而马来西亚、泰国是全球封装环节的重要中心。
美国方面担心,中国企业会通过这些国家买到封装好的高端芯片,从而避开他们直接设下的限制。
但这个消息,让马来西亚的半导体圈感觉到天塌了。
因为,马来西亚和泰国这两地,不是小的代工厂,而是全球封装测试的重镇。
数据显示,全球40%的芯片封装产能都在马来西亚这个国家,英伟达、英特尔、AMD在那边都有大工厂。
封装环节对芯片性能和可靠性影响极大,哪怕只封住一个环节,也会让整条供应链跟着吃苦头。
据彭博社披露的草案内容,提到一旦新规生效,任何高性能AI芯片要出口到马来西亚都得先申请额外许可。
不过,美国商务部还留了后手。
对美国企业和几十个被认定为“友好国家”的公司,短期内可以给出部分豁免。
表面看似缓冲,实际上是随时可以把政策收紧。
除了东南亚,此前美国还在中东推进了技术控制协议。
5月13日,特朗普访问沙特首都利雅得,与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会面,其中谈判议题之一是美国对沙特和阿联酋的AI芯片出口政策。
此前两国在《AI扩散出口管制框架》中属于“第二级别”限制国家。
特朗普政府拟允许芯片出口,但设定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芯片必须由获批的美国数据中心运营商运营,相关云服务也必须由美方控制。
这一做法实质上是对AI芯片的使用路径与数据流向进行间接控制。
目前,该政策尚未正式实施,但已成为美方对中东技术出口谈判的核心思路。
除了马来西亚、泰国和中东,美国还在推动与其他国家的双边贸易安排。
此前,特朗普已经向170多个国家发出关税通牒,要求各国在规定期限内与美方完成贸易谈判。
截止至7月初,英国、越南和柬埔寨先后与美方达成协议。
尤其是柬埔寨,他们的制造业高度依赖中国,电子元器件出口与中国存在密切联系。
虽然协议内容未公开,但外界普遍认为,美方或在协议中设定了对中国技术产品的限制条款,这类协议可能会增加中国产品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出口障碍。
所以美国,一方面放松对中国直接出口的部分限制,另一方面收紧对中国间接渠道的技术流通。
通过调整出口管控国家的名单,试图从供应链外围来围堵中国的技术发展。
对此,7月4日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中美伦敦经贸会谈后,目前,双方团队正在加紧落实伦敦框架有关成果。
中方正依法依规审批符合条件的管制物项出口许可申请,美方也采取相应行动,取消对华采取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
发言人还强调:伦敦框架来之不易,只有对话合作才是正道,威胁吓唬没有出路。
希望美方深刻认识中美经贸关系互利共赢的本质,继续同中方相向而行,共同推动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发展。
所以,特朗普此前的三个让步,只是在兑现伦敦会谈达成的成果。
前脚示好,后脚施压还是特朗普一贯的作风。
但特朗普这个人一向吃硬不吃软,如果对他一味退让,只会让他变本加厉。
所以,面对这种赤裸裸的讹诈,我们能做的就是坚决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利用手里的反制手段,让美国付出应有的代价。
此前,中方正是亮出了稀土出口这张王牌,才逼得特朗普政府接连让步。
接下来,如果美方执意要加大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打压。
那么中国就没有退路,必须在自己掌握优势的领域果断出手,掐住对方的要害,予以坚决反击。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像韩国,日本,欧盟等几大贸易强国并没有向美国低头,依旧坚持强硬立场,甚至准备对美采取反制措施。
而特朗普现在即便有“大而美”法案抬高了债务上限,让美国短期内暂时摆脱资金危机,但这也维持不了多久。
美国国内本就乱成一锅粥,马斯克还在筹划组建新政党,等到“大而美”法案落地,数千万失去医保保障的底层民众又会如何反应?
所以,虽然不知道特朗普下一步会做什么。
但中国也不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了。
如果特朗普继续对中国施压,那中方也势必会在自己掌握优势的领域果断出手,坚决反击。
就像此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所说的: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
施压、威胁和讹诈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