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天顺风能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营业总收入为48.60亿元,同比下降37.10%;归属净利润为2.04亿元,同比大幅下降74.29%。尽管公司在“双轮驱动”战略下持续推进转型,但面对风电行业的激烈竞争和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天顺风能的业绩表现令人担忧。
海工装备:布局全球,但收入贡献有限
2024年,天顺风能的海工装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3亿元,尽管公司在海上风电项目上取得了一定进展,如青洲六、华能临高等项目陆续完工交付,但整体收入规模仍然较小。公司在全球生产基地的战略布局基本完成,国内四大主力基地均已投产,并配备了尖端设施。然而,海工业务的收入贡献仅为公司总营收的8.8%,远未成为公司业绩的主要驱动力。
此外,天顺风能在海工领域的投入巨大,但短期内难以看到显著的回报。尽管公司通过德国基地加速欧洲市场拓展,但国际市场的复杂性和竞争压力使得海工业务的增长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未来,公司需要在提升海工业务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陆上风能装备:业务收缩,利润承压
陆上风能装备业务是天顺风能的传统优势板块,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6.7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34.4%。然而,随着公司主动控制业务规模,优化产能布局,陆上风能装备业务的收入同比大幅下降。叶片及模具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2.5亿元,尽管公司在复合材料领域取得了一定突破,但整体利润表现仍然承压。
值得注意的是,天顺风能在陆上风能装备领域的收缩策略虽然有助于提升运营效率,但也导致公司在这一传统优势板块的市场份额逐渐被竞争对手侵蚀。未来,公司需要在保持现有市场份额的同时,进一步探索新的增长点,以应对行业竞争加剧的挑战。
零碳实业:并网容量增长,但利用小时数下降
2024年,天顺风能的零碳实业板块实现风电销售收入12.7亿元,并网容量达到1583.8mw,售电量为34.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8%。尽管公司在风电场站开发、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如湖北沙洋一期200mw风电场实现并网,但电站利用小时数却从2023年的2309小时下降至2168小时,主要原因是新并网电站的拉低效应。
此外,天顺风能在零碳实业板块的投入持续增加,但短期内难以看到显著的利润贡献。尽管公司通过引入战略投资人推动资源开发的市场化与专业化进程,但整体资产运营效率和回报水平仍有待提升。未来,公司需要在提升电站利用小时数和优化资产运营效率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以实现零碳实业板块的可持续发展。
总体来看,天顺风能在2024年面临了营收和利润的双重下滑,尽管公司在海工装备和零碳实业板块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整体业绩表现仍然不容乐观。未来,公司需要在提升各业务板块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以应对行业竞争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