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医药2024归母净利增长16.08%,创新药驱动业绩增长

2025年03月26日22:30:15 财经 3458

复星医药2024归母净利增长16.08%,创新药驱动业绩增长 - 天天要闻

【文/王力 编辑/周远方】

3月26日,复星医药(600196.sh/02196.hk)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上年度在行业政策调整与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公司实现营收微降,净利润增长。

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了营业总收入410.67亿元,同比下降0.80%;归母净利润27.7亿元,同比增长16.08%;扣非净利润23.14亿元,同比增长15.1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77亿元,同比增长31.13%。

尽管营业收入略有下降,但复星医药的净利润却实现了16.08%的增长。这表明公司在成本控制、效率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报告期内,复星医药的毛利率减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2.45个百分点,剔除新并购企业的影响,管理费用下降3.55亿元。

复星医药表示,当前公司采用“自主+引进”研发策略,全球化战略2.0阶段取得进展,商业化端在美、非、中东建立基地。尽管战略明确,但公司也需应对创新药国际竞争和医疗服务板块盈利挑战。

归母净利增长16.08%,创新药板块成业绩度动力

2024年,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的成绩单。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10.67亿元,同比微降0.8%;归母净利润27.70亿元,同比增长16.08%,扣非净利润23.14亿元,同比增长15.10%。

复星医药2024归母净利增长16.08%,创新药驱动业绩增长 - 天天要闻

公司医药近三年财务数据 截图来自复星医药公告

公司净利润的增长主要源于创新药收入占比提升和成本控制。分板块看,制药业务收入289.24亿元,同比下降4.29%,但分部利润同比增长54.83%,毛利率提升0.92个百分点至54.3%。这一反差反映了传统仿制药业务受集采冲击的影响,以及创新药对利润结构的优化作用。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板块收入43.23亿元,同比下降1.53%,但亏损收窄;医疗健康服务板块收入76.47亿元,同比增长14.61%,成为增速最快的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44.77亿元,同比增长31.13%,显著高于利润增速,显示运营效率的提升。通过处置非核心资产回笼资金近30亿元,资产负债率稳定在45%左右,财务结构趋于健康。 

作为核心板块,创新药收入增长是业绩的核心驱动力。报告期内,抗肿瘤及免疫调节核心产品收入80.85亿元,同比增长5.84%,占总收入比重升至19.7%。其中,pd-1单抗“汉斯状”新增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欧盟获批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海外市场潜力逐步释放;car-t疗法“奕凯达”累计惠及超800例患者,被纳入110余款惠民保,商业化覆盖持续扩大。创新药收入占比提升带动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至48.6%。 

此外,复星医药国际化战略初见成效,上年度海外收入112.97亿元,同比增长8.93%,占比升至27.5%。美国市场仿制药销售团队已覆盖33款产品,控股子公司gland pharma在印度、欧洲的产能布局强化了注射剂出口优势。创新药出海亦取得突破,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在美加获批,斯鲁利单抗欧盟上市进入倒计时。 

然而,上年度制药板块中,抗感染核心产品收入同比下降27.95%,主要因新冠相关产品需求退潮;中枢神经系统产品收入下滑21.01%,反映老品种生命周期衰退。带量采购影响持续,年内10个仿制药品种新进入集采目录,存量42个集采品种面临价格下行压力。此外,研发投入55.54亿元,资本化比例34.39%,较同行偏高,后续需关注管线转化效率。 

创新药管线与全球布局:挑战与机遇并存

年报内,复星医药表示公司的研发策略呈现“自主+引进”的双轨特征。2024年,公司自主研发的7个创新药/生物类似药共16项适应症获批,包括首个欧盟获批的国产pd-1单抗;引进产品如a型肉毒毒素“达希斐”、抗结核新药“普瑞尼”快速填补管线空白。

在研项目中,mek抑制剂芦沃美替尼两项适应症进入优先审评,adc药物hlx42/hilx43开启中美双报,核药、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通过产业基金布局,研发管线厚度居行业前列。 

研发效率优化是另一亮点。公司通过innox数字化系统重构研发流程,将决策响应速度提升至t+1标准;设立科学顾问委员会(sab)引入外部智库,早期研发失败率同比下降15%。不过,55.54亿元的研发投入中,费用化比例65.6%,低于恒瑞医药(80.5%)等同行,后续临床推进效率需持续跟踪。 

当前,公司全球化战略进入2.0阶段。在生产端,重庆、徐州原料药基地完成整合,10条生产线通过fda/ema认证,支持曲妥珠单抗等生物类似药在50余国上市;在商业化端,美国自营团队搭建完成,非洲建成5个区域分销中心,中东合资公司落地沙特。更值得关注的是技术输出模式——向abbott、dr.reddy's等企业授权5款生物类似药海外权益,首付款+里程碑金额累计超5亿美元,创新药bd从“引进来”转向“走出去”。 

面对drg/dip支付改革,公司加速构建“药械+服务”协同生态。医疗器械板块中,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国内装机超460台,ion支气管导航系统打开肺癌早筛市场;医疗健康服务板块聚焦大湾区,佛山禅诚医院连续七年居社会办医榜首,康复专科网络扩展至14家机构。这种闭环模式不仅提升终端把控力,更为创新药上市后快速放量提供场景支持。 

尽管战略清晰,公司仍需破解两大命题:一是创新药出海面临国际巨头竞争,斯鲁利单抗美国桥接试验尚未完成,能否复制国内成功存疑;二是医疗服务业态培育周期长,当前该板块净利润仍亏损3.15亿元,需进一步验证盈利模型。

在行业估值重构的背景下,复星医药能否通过“创新国际化+运营精细化”实现估值修复,将未来关键观察点。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70岁王健林,160亿被冻,穷途末路了? - 天天要闻

70岁王健林,160亿被冻,穷途末路了?

王健林股权再次被冻,约3亿人民币,冻结2年。截至目前,王健林的股权已经接连5次被冻,累计超4.4亿元。而万达被执行总金额已经超过75亿,累计被冻结股权数额则超160亿元。如今,卖资产已经成了曾经的首富王健林最直接的变现手段。
科创债新政落地首周,券商承销成绩单揭晓,头部券商“碾压式”开局 - 天天要闻

科创债新政落地首周,券商承销成绩单揭晓,头部券商“碾压式”开局

财联社5月19日讯(记者 王晨)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旨在通过创新金融工具进一步疏通科技企业融资渠道。新政出台后,短短9天时间,首批科创债项目就马不停蹄启动发行。据记者统计,发行公告日在5月7日至5月16日期间的,共有100只科创债,计划发行总规模24...
A股这个板块,大面积涨停!近90%个股上涨! - 天天要闻

A股这个板块,大面积涨停!近90%个股上涨!

今日,A股市场微幅震荡,主要股指涨跌互现。北证50表现较为强劲,大涨逾2%,创半年多来新高,并逼近历史最高点。上证指数、科创50等也微幅飘红,深证成指、上证50等则微幅飘绿。市场成交小幅萎缩至1.12万亿元。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输油二处构建平安油区为生产高效运行保驾护航 - 天天要闻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输油二处构建平安油区为生产高效运行保驾护航

5月以来,中国石油长庆油田输油二处曲子作业区以构建平安油区为目标,聚焦思想教育、日常巡护、行为管控三大核心环节,扎实推进综合治理工作,全方位净化油区生产环境,为输油生产安全高效运行保驾护航。法治教育固本强基,筑牢思想“防火墙”。该区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等法律...
关于营收下滑、收购国融证券,西部证券股东大会这样回应 - 天天要闻

关于营收下滑、收购国融证券,西部证券股东大会这样回应

界面新闻记者 | 陈慧东2024年,西部证券实现营业收入67.12亿元,同比下降2.64%,实现归母净利润14.03亿元,同比增长20.38%。2025年一季度,西部证券营收规模显著下滑,实现收入12.16亿元,同比下降23.75%,归母净利润2.91亿元,同比增长48.33%。对于营收下滑,收购国融证券等投资者关注事项,近日,西部证券(002673.SZ)
京津冀区域出口额创历史同期新高 - 天天要闻

京津冀区域出口额创历史同期新高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4个月,京津冀区域进出口1.43万亿元,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0.1%。其中,出口4454.6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长1.7%。4月当月,京津冀企业顶住压力交出亮眼答卷,出口1216.6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长8%,
重大利好!九部门联合发文 - 天天要闻

重大利好!九部门联合发文

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今天(5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有力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意见》提出,要推动科技服务业全面发展,围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转化、企业孵化等重点领域进行全面部署。要...
2025中国企业ESG100指数样本及蓝皮书案例申报启动 - 天天要闻

2025中国企业ESG100指数样本及蓝皮书案例申报启动

在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强调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全面协调发展的ESG评价体系,已成为国际品牌形象价值的重要支撑。近年来,随着中国不断迈向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央,中国企业的 ESG 实践赢得全球越来越多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