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龙江工作的伙计们,心里是不是都琢磨着,自己退休后到底能拿多少养老金呢?这养老金又是怎么算出来的呢?别着急,下面我就给大伙详细唠唠。
咱黑龙江省的养老金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及过渡性养老金。
先来说说基础养老金,这可是养老金里的“主力军”,就好比房子的大梁,起着关键作用。它的计算公式是:基础养老金=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这里的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资,指的就是咱黑龙江省上一年所有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2025年,黑龙江省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为7570元 ,这就是计算养老金时用到的社平工资数据。本人平均缴费指数,简单来讲,就是你这些年交社保时,缴费档次的平均值。比如你一直按照60%的档次缴费,那平均缴费指数就是0.6;要是按100%的档次交,那就是1 。缴费年限就更好理解了,你交了多少年社保,这里就算多少年,其中还包括视同缴费年限。举个例子,老张去年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资是7570元,他平均缴费指数是0.8,缴费年限是30年,那他的基础养老金就是7570×(1 + 0.8)÷2×30×1% = 2043.9元 。
再讲讲个人账户养老金,这就像是你给自己存的一个专属养老小金库。计算方式很简单,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我们交社保的时候,个人交的那部分钱会进入个人账户,而且还会有利息,这利息可比银行存款利率高不少呢。计发月数是根据退休年龄来确定的,60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39个月;55岁退休,是170个月;50岁退休,是195个月 。比如说李大妈,60岁退休,个人账户里有7万元,那她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就是70000÷139≈503.6元 。
最后是过渡性养老金,这主要是给那些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就参加工作的人准备的,算是一种特殊的补偿。黑龙江省的过渡性养老金=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年限×1.2% 。视同缴费年限,就是在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之前,你已经参加工作的年限,虽然那时候没实际交钱,但也算你交了社保。比如赵大爷,1996年之前有10年视同缴费年限,平均缴费指数是1,上年度社平工资是7570元,那他的过渡性养老金就是7570×1×10×1.2% = 908.4元 。
把这三部分养老金加起来,就是你每个月能拿到手的养老金啦!不过要注意,这里面的数字每年可能都会有变化,具体还是要以当地社保部门算出来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