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新区:点燃“双引擎” 释放内需潜力

2025年02月19日18:50:14 财经 2866

扩大内需,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社会民生。2024年,青岛西海岸新区牢牢牵住扩内需“牛鼻子”,在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持续推动经济企稳向好。2024年,新区省市区三级重点项目共212个,总投资4597.9亿元,较2023年增长5.1%,其中过百亿大项目8个,总投资2091.1亿元;消费市场回升向好,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8亿元,预计全年实现1520亿元,同比增长6.5%。

青岛西海岸新区:点燃“双引擎” 释放内需潜力 - 天天要闻

促消费

挖掘市场消费新潜力

2024年12月31日,在利群集团胶南购物中心,前来选购家电的新区市民络绎不绝。“本来还在犹豫要不要现在买,但是销售人员介绍说,通过以旧换新政策,能够在享受厂家优惠的基础上再享受2000元优惠,就果断入手了。”新区市民张世强告诉记者,他通过以旧换新的方式购买了一台电视机。

国家出台以旧换新政策以来,利群集团胶南购物中心同步推出了“满减”和“买赠”活动吸引消费者。“在多重优惠叠加下,家电和烟机、灶具等商品销量有很大提升。”利群集团胶南购物中心有限公司家电部经理李常金告诉记者。

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青岛西海岸新区总人口268.8万,是一座年轻时尚、充满活力的青春之城,发展长期向好、潜力无限。2024年“两新”政策的出台,有效激发了消费活力。

区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娟表示,2024年,新区充分发挥政策杠杆效应,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多措并举推动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我们对照省、市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导向、主要目标、着力重点,配合区发改局等部门制定新区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王娟介绍说,自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开展以来,新区家电、汽车以旧换新交易笔数、交易金额、兑现比例均位列全市第二位。其中,家电以旧换新使用市级补贴0.43亿元、汽车以旧换新使用市级补贴1.5亿元,总计撬动消费约17.3亿元,形成“群众得实惠、商家获效益、市场增活力、消费添亮点”的火热消费局面。

从线下到线上,政策持续“上新”,新的消费场景不断拓展。随着春节临近,中日韩消费专区电商体验中心迎来了消费旺季,来自日本、韩国、法国等国家的家居用品、食品以及美妆产品琳琅满目。“2024年,我们的跨境电商业务稳步增长,接下来将持续扩充商品品类,商品sku计划拓展30%,满足消费者多维度需求。”中日韩消费专区电商体验中心销售经理刘海龙说。

当前,跨境电商等网络消费已成为消费市场的重要增长点。2024年,新区充分发挥青岛跨境电商综试区、青岛自贸片区及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政策优势,持续攻坚跨境电商产业生态建设,进出口双向发力,在园区建设、平台搭建、进口创新、出口转型、区域合作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推动1210保税备货产业生态不断完善,通关便利化水平及产业集聚度持续提升。

增投资

带动供给结构更加优化

2024年12月30日,位于君塔山路与蟠龙河路交叉口处的海尔净水科技产业园项目正在火热建设中。该项目是市重点项目,占地约104亩,规划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将建设家用净水设备生产基地,主要生产厨下机、净热一体机、台式机等整机产品,以及配套滤芯和注塑零部件等产品。

重大项目建设是抓好有效投资的重要载体。无论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还是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项目上。截至2024年12月初,新区实现竣工投产项目50个,完成产值132.3亿元。

对市场风向的把握,民间资本往往更为敏感。当前在新区,民间资本的身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行业领域的项目建设中,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

走进青岛伟海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脚轮生产现场,在全国唯一全自动化脚轮注塑无人车间里,每天有超过50000个不同品类、型号的脚轮从这里生产下线,发往全球各地。从“零”起步到世界领先,伟海科技用6年的时间创造了“脚轮”奇迹,已与海尔、澳柯玛松下海容冷链等知名品牌建立合作关系。2024年,伟海科技再次增资数亿元,扩大生产规模,有望建成北方最大的工业脚轮产业集聚地。

“一流的营商环境、优质的保障服务、完善的培育体系,促使像伟海科技这样的‘专精特新’企业再次增资扩产。”工委统战部副部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毕雷鸣说,新区注重提振民间投资,健全区级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家、民间投资重大项目制度,滚动开展102期“耦合汇”活动,推动解决企业问题诉求近200个;推动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71条措施。

2024年1-11月,全区民间投资同比增长5.1%,占全部投资比重64.2%。

释潜能

培育壮大消费新力量

扩大内需是战略之举,提振消费是重中之重。

日前,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提出推动场景化改造,创新时尚型商业,发展首发经济,引入全球知名品牌,支持首店、首展、首秀;倡导策展型商业,创新演艺、展览、文化、动漫等多元体验场景,丰富消费内容。

“我们坚持新型消费、首发经济双向发力,优化升级消费新场景。”王娟告诉记者,新区聚焦现代商贸示范引领,推动改造提升牌坊街、晨光园、濠洼二期等商业街,优化升级唐岛湾、欢乐海湾等10处特色商圈。据美团网数据,新区消费规模位居全市第一,其中年轻人消费占比、餐饮消费、夜间消费、夜间餐饮消费均位居全市首位。

结合传统节日,新区推出特色商品和文化体验活动,增强消费吸引力。2024年“五一”期间,组织26家商超和10家餐饮企业开展促消费活动,实现销售额2.6亿元,同比增长10.6%;端午假期,组织46家企业参与促消费活动,销售额达1.1亿元、客流量220万人次,分别同比增长21%、18%。

放眼全国可以发现,各地纷纷通过培育服务消费新品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日益个性化、品质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让消费市场动起来、活起来。

西海岸也不例外。新区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丰富消费市场,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加强与国际品牌的合作,举办品牌推广活动,提升新区消费市场国际化水平。支持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增强品牌影响力。组织老字号企业参与老字号嘉年华等活动,组织新区企业参加第四届中华老字号创新发展大会、第八届中华老字号博览会、山东省糖酒商品交易会、2024灵山湾拉网节、琅琊嗨海季等活动,推动销售增长,销售额达4610万元,促进品牌传承与发展。

促消费、增投资、释潜能,青岛西海岸新区正持续把扩大内需这一长期战略落到实处,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推动经济企稳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推动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如期实现。

记者:王广灿 通讯员:王雪 陈蔚 编辑:俞丹 校对:刘恬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国际金价回落,有品牌金饰报价重返“8字头”,金价后市走势如何? - 天天要闻

国际金价回落,有品牌金饰报价重返“8字头”,金价后市走势如何?

每经编辑:毕陆名Wind数据显示,近期,国际金价整体回落,COMEX黄金期货5月2日收报3247.4美元/盎司,相比4月22日高点的3509.9美元/盎司,下降7.48%。受金价回落影响,品牌首饰金报价普遍跌破千元/克大关。其中,老庙黄金报价987元/克,六福珠宝、老凤祥、周六福、周大福报价998元/克。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五一”假期,各大...
美财长称美印可能达成协议 - 天天要闻

美财长称美印可能达成协议

4月29日,美财长贝森特在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的专访时,称有许多国家在和美国进行谈判,而他认为印度会是首批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之一。 这并非完全没可能,但关键在于印度是一个金砖....
广交会观察:从代加工到品牌出海 中企展新气象 - 天天要闻

广交会观察:从代加工到品牌出海 中企展新气象

中新社广州5月4日电 (记者 程景伟)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广交会持续展现中国企业出海新气象。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曾是“贴牌代工”的符号。改革开放数十年来,中国制造业一路迅猛发展,并逐步建立起自主品牌,在复杂多变的全球
特朗普关税大棒之下,转口贸易有用吗?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关税大棒之下,转口贸易有用吗?

刘远举:特朗普的极限施压,从他的社交媒体到各国现实,隔着无数出于利益的阻碍。想把这些产业链从中国带到美国,短期内是不可能的。 文 |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刘远举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仅13小时后,他又在其社交媒体平台上突然宣布,对超过75个国家实施为期90天的关税暂缓措施,同时将中国商品的关税税率从104%提升至125...
缅甸洋葱出口价如何? - 天天要闻

缅甸洋葱出口价如何?

根据四月第三周的出口市场报价,缅甸出口的洋葱按规格不同,FOB(离岸价)定为每吨240至370美元。 缅甸洋葱、大蒜及厨房作物种植生产出口商协会每周都会发布出口洋葱、大蒜、酸角、姜黄、长辣....
订单多了!一季度医药研发外包上市公司业绩超预期 - 天天要闻

订单多了!一季度医药研发外包上市公司业绩超预期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陈琳辉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不完全统计,国内11家CXO(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上市公司已发布2025年一季度最新财报,其中药明康德、凯莱英、康龙化成和博腾股份新签或者在手的订单超预期,公司业绩有所改善。据药明康德公布的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药明康德持续经营业务在手...
三个“爆品”,藏着中国外贸秘籍 - 天天要闻

三个“爆品”,藏着中国外贸秘籍

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商云集,我国制造业的产品琳琅满目,最近,和各大景区一样火热的,还有广交会现场。4月15日至5月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分三期举办。截至4月27日,也就是第二期落幕时,已有来自全球219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