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大棒之下,转口贸易有用吗?

2025年05月04日19:40:13 财经 8331
特朗普关税大棒之下,转口贸易有用吗? - 天天要闻


刘远举:特朗普的极限施压,从他的社交媒体到各国现实,隔着无数出于利益的阻碍。想把这些产业链从中国带到美国,短期内是不可能的。


 文 |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刘远举


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仅13小时后,他又在其社交媒体平台上突然宣布,对超过75个国家实施为期90天的关税暂缓措施,同时将中国商品的关税税率从104%提升至125%。截至本文发稿前,特朗普政府宣布的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已提高至145%。


中国的对外贸易,已经相当分散。一些商品通过转口贸易,在他国加工,最终出口到美国。特朗普延缓其他国家的关税,就相当于延缓了中国的关税压力。那么,转口贸易在未来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吗?


特朗普的经济理念,有很重的重商主义成分。特朗普的“对等关税”的计算方式,只与贸易逆差和该国对美国出口额两个因素有关。某种程度上,这反映了特朗普的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的核心思想,认为“财富即货币,货币即财富”,把一国财富的增加等同于货币(贵金属)的增加,为了追求货币流入,就需要贸易顺差。


但特朗普的理念,不是早期的“追求货币积累”的重商主义。毕竟,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虽然存在特里芬悖论,但无论如何,美国印出来的美元,某种程度上,就是“真实的货币”。实际上,特朗普的关税思想根源,源于晚期的重商主义:重视制造业,“进口原材料,出口制成品”,不仅带来财富,也能促进制造业发展,实现国家富强。


所以,特朗普理念上的目标,是把制造业带回美国,降低对中国制造业的依存度,并把中国踢出世界贸易体系。这也是美国一直在做的。拜登政府的产业政策也推动制造业回流,填补产业空洞。


客观的说,如果美国仍然能团结他的盟友,经过两三届美国总统,十来年的持续推动,美国是可能部分做得到的。这就是所谓的“友岸外包”。当然,只要中国做好自己的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作为一种离岸外包的衍生形式,“友岸外包”被赋予了更为突出的地缘政治属性,强调将产业转移至“共享价值观与战略利益”的盟友国家。如今,特朗普的“友岸”概念实际上升级了,不仅承接美国的制造业需求,也要承诺对中国的产业链封闭。


但是,现在的特朗普做不到这一点。


“友岸外包”的前提是“友”。国家之间的交往,是以十年、几十年,乃至百年的理念、行为作为亲疏依据的。友岸要求美国有紧密的盟友,才能建立封闭的产业链生态。但特朗普毫不在乎这一点,他无法理解秩序、道义这些高层次利益,也不明白很多事,需要付出坚韧的努力。他只想用关税去威胁,毕其功于一役。


他欺压泽连斯基,又被普京“打脸”,只有顾左右而言他。他向传统盟友开战,想吞并加拿大,吞并格陵兰,在关税上虚张声势,一日三变。他对全球其他国家的领导人出言不逊,辱其他国家。这都不是大国做派,他让美国放弃世界秩序的领导者,就放弃了美国最重要的资本。这不仅会让其他国家心生轻视,也会心怀疑虑,“友岸”即便不会变少,起码也会怀着留一手的准备。那么,他就做不到把中国踢出世界贸易链。


特朗普没有友岸,但有大棒。特朗普用关税限制其他国家与中国的贸易,比如越南,是没有多少能力反抗的,但实际执行起来,恐怕又不一样。


特朗普的这些威胁,其实很难落地。特朗普不是上帝,不能言出法随,自动执行,也不能派人去其他国家海关守着,世界那么大,特朗普是管不过来的。


对他国企业而言,获得中国的原材料,半成品,能降低成本,是利润的来源。与此同时,高关税带来高寻租空间,会诱导出各种清关方式。而且,越南这样的新兴国家,处在转型之中,在这个阶段,腐败难以避免。甚至,国家未必有动机去打击这些不合规的清关手段。因为对国家和地区而言,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从中国产业链中汲取优势,是超越竞争对手的手段之一。所以,全力配合特朗普,并不符合其他国家的利益。


正因为与中国产业链的合作,有巨大的利益。所以,各国有无数正式的行政例外,可以绕过美国的长臂管辖。这些国家可以用正式、复杂的行政程序绕过它。2025年4月3日,美国白宫官网公布了一份长达22页的关税豁免清单。就是一个典型的行政体系的方式——专业技术官僚,在明知无法说服领导的情况下,就用一个复杂的体系,绕晕领导。也可能出现,一国生产供应链本地化的产品,销往美国,而自己消费性价比更好的中国货。


网络上有这样一个段子,一家中国玩具厂商将实际价值1000万美元的智能玩具以100万美元的价格“贱卖”给美国芯片商;一家美国芯片商则将1000万美元的ai芯片以100万美元的价格,交割给这家中国玩具商。这当然只是一个段子,持续发生在美国不太可能,但普遍地发生在越南、印度、泰国、墨西哥,都是可能的。


其他国家不配合,特朗普的关税圈,就形同虚设。全球的需求、供给、产业链都仍然存在,没有在一夜之间消失。本来,他们在全球化网络下紧密连接。特朗普的关税想要拦截它们,但利益驱动之下的商品与技术,就犹如流水一样,始终会汇在一处。


所以,未来中国的产业链的出口,转口贸易,都不会在一夜之间消失。特朗普的极限施压,从他的社交媒体到各国现实,隔着无数出于利益的阻碍。特朗普的关税,想把这些产业链从中国带到美国,短期内是不可能的。


但是,从更长期看,转口贸易,也是无法一直维持的。国际贸易中,转口贸易、代工贸易,都只是一个开始。香港一直做大陆的转口贸易,深圳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它的郊区,再后来深圳开始接国际订单,做代工、做oem;再后来,外资进入。这些订单、合资企业,锻炼了中国的人才,培育了中国的产业生态。任何企业,任何行业,任何地区都会顺着产业链往上走,这是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最后,外资企业走了,产业链留在了中国,中国也有了自己的品牌。那么,长期看,转口贸易,必然会带动其他国家发展出自己的产业链。


而且,和中国的产业链的合作,还面临美国的监管风险,这会推高成本。所以,其他国家与地区的产业链,有动机更快的成长。再加上自动化和ai,对工人素质的需求下降。这个长期可能比预计中短。


所以,长期来看,中国还是要做好自己的事。特朗普的崛起,是美国民粹崛起的结果。民粹使得特朗普的愚蠢和傲慢,变得可行。回应、应对他的办法,是用精英主义、专业、理性去沉着应对。


首先,当然是提振内需,强化内循环。还有一件事也很重要。特朗普放弃了美国维持世界秩序的责任,那么,中国就应该将自身的复兴,放在维护全球秩序,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更大棋局中去看待,不给特朗普紧密团结其他国家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重塑世界格局,保持中国经济与世界的紧密联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责编:闫曼 [email protected]


往期精选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大智慧:上半年预亏280万元至420万元,同比大幅减亏 - 天天要闻

大智慧:上半年预亏280万元至420万元,同比大幅减亏

大智慧 视觉中国 资料图大智慧预计上半年实现大幅减亏。7月11日晚间,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大智慧,601519.SH)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420万元到-280万元,上年同期为-1.38亿元,据记者计算预计同比减亏超1.33亿元。此外,大智慧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为-4000万元到...
“证券业高质量发展28条”出台,中证协明确未来工作重点 - 天天要闻

“证券业高质量发展28条”出台,中证协明确未来工作重点

中国证券业协会 视觉中国 资料图7月11日,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中国证券业协会(下称“中证协”)向各家券商下发了《中国证券业协会关于加强自律管理 推动证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明确了中证协今后一段时期的职能定位、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整体来看,《实施意见》共28条,主要包括八方面内...
2025北京丽泽国际消费季启幕  创新场景激活消费新活力 - 天天要闻

2025北京丽泽国际消费季启幕 创新场景激活消费新活力

央广网北京7月11日消息(记者 朱冠安)7月11日,由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管委会主办的2025丽泽国际消费季在京启幕。本次活动以“盈丰而上 镜启繁融”为主题,融合“果甄蔬适节”市集等丰富活动,构建“15分钟自然生活圈”消费场景,为市民带来集消费、文化、艺术于一体的沉浸式体验,为京城夏日注入全新消费活力。活动现场(央...
8股本周获机构大手笔净买入!一周牛熊股出炉 - 天天要闻

8股本周获机构大手笔净买入!一周牛熊股出炉

今日(7月11日),沪指冲高回落,全市场成交额1.74万亿元,较上一个交易日放量超2000亿元。收盘上涨个股近3000只,其中收盘股价涨停的有69只。从一周表现来看,沪指本周累计涨1.09%,深证成指累计涨1.78%,创业板指累计涨2.36
浅议中国稀土的40大关。 - 天天要闻

浅议中国稀土的40大关。

今天(2025年7月11日)的中国稀土股价最终涨幅:9.99 %,成功封板;股票收盘价:40.73元/股。这是自2023年2月1日盘中冲上:45.28元后,历时2年零5个月,再次站上40元的关口。2023年4月17日,盘中最高:38.86元
医保新政,狙击卷王 - 天天要闻

医保新政,狙击卷王

出品 | 虎嗅科技医疗组作者 | 陈广晶编辑 | 苗正卿头图 | AI生成商保创新药目录又进一步。7月10日,国家医保局发布了一系列关于2025年基本医保目录和第一版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的文件。
香飘飘上半年预亏超9700万元,同比扩大逾两倍,传统冲泡业务缘何旺季“熄火”? - 天天要闻

香飘飘上半年预亏超9700万元,同比扩大逾两倍,传统冲泡业务缘何旺季“熄火”?

每经记者:蔡鼎 每经编辑:魏文艺7月11日晚间,香飘飘(SH603711,股价13.84元,市值57.14亿元)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35亿元左右,同比下滑12.21%左右;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739万元左右,较2024年同期的亏损2950.11万元增加逾两倍;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