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有支撑 “进”有动力

2025年01月22日14:40:40 财经 9602

“稳”有支撑 “进”有动力 - 天天要闻

  研读2024中国经济年报,可以看到“稳”是主基调,“进”是大方向。

  面对前进中的困难和挑战,各地区各部门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不动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经济结构在向优、动能在向新。“经济爬坡过坎的过程中,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表示。

  中国经济活力澎湃

  在中国,一天可以发生什么?

  2024年,每天有8万多辆汽车下线、340万台智能手机被生产出来、超过4.7亿件快递在寄送……完整的产业体系、超大规模的市场、完善的基础设施、强大的创新能力,激荡起中国经济的澎湃活力。

  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1.8亿多户经营主体,是全球超大规模且最有增长潜力的市场。随着“两重”建设、“两新”工作等重大举措加快推进,内需潜力不断释放,规模经济优势持续巩固。202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达到48.8万亿元和51.4万亿元。

  安全发展的根基筑得更牢固。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站上1.4万亿斤新台阶。能源产供储销体系不断完善,能源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我国稳居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稳步提升。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地方政府债务和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得到有效缓解和管控。

  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2024年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落实惠民举措,更大力度稳就业、促增收。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5.1%,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1%,与经济增长同步。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连续4年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服务业扩大开放稳步推进,“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china travel”全球圈粉。2024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

  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建成并首发成功——中国科技不断拓展新高度。

  全球最快高速列车cr450动车组样车正式亮相,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00万辆,手机产量全年超过16亿部——中国产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正在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2024年,我国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力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24年,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升到第11位,是10年来创新力提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68%,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2024年,我国加快推进工业领域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制造业技改投资比上年增长8%,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速。作为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重点领域,原材料工业、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在稳步提升,绿色数字转型在加快。

  新兴产业塑造新优势。2024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8.9%,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以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态势向好,产业体系的新支柱正在逐步形成。

  未来产业布局新赛道。量子科技、低空经济等正在加快走向现实,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线运行,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数字经济赋能千行百业,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和关键引擎。2024年,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速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9%,数字消费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拓展,带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6.5%。5g、千兆光网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截至2024年11月末,我国5g基站数达到419万个;“东数西算”首条400g全光省际骨干网正式投入商用,搭起了高速算力通道。

  积极因素不断增多

  有力有效的宏观调控,为中国经济稳中有进提供了坚实保障。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2024年中国经济平稳收官,一揽子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效果释放是主要原因,同时也反映出我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在基本面支撑和政策面呵护下,2025年中国经济仍有望保持回升向好势头。

  “2025年,我国在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助力经济回稳向好的同时,还要更加注重实现高质量发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陈彦斌表示,要增强稳定政策、增长政策和结构政策的取向一致性,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构筑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均衡。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认为,展望2025年,中国经济仍有多方面有利条件和支撑。一是创新引领力,生产要素正在加快向有利于新质生产力生成的方向汇聚。二是内需主动力,在尽可能稳住外需支撑力的同时,把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进一步释放出来。三是改革激活力,我国正加快落实各项改革举措,引领新动能发展。四是安全保障力,扎实做好布局“两重”工作,引导有效投资,为未来安全能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这些天,各省份两会正在陆续召开,这也是观察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窗口。新质生产力、产业升级、扩大内需、深化改革开放等成为高频词,新一年各地高质量发展的“施工图”逐渐明晰。

  “稳”有支撑,“进”有动力。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需求升级、结构升级、动能升级将拓展更多增量空间。(经济日报记者 熊 丽)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大智慧:上半年预亏280万元至420万元,同比大幅减亏 - 天天要闻

大智慧:上半年预亏280万元至420万元,同比大幅减亏

大智慧 视觉中国 资料图大智慧预计上半年实现大幅减亏。7月11日晚间,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大智慧,601519.SH)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420万元到-280万元,上年同期为-1.38亿元,据记者计算预计同比减亏超1.33亿元。此外,大智慧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为-4000万元到...
“证券业高质量发展28条”出台,中证协明确未来工作重点 - 天天要闻

“证券业高质量发展28条”出台,中证协明确未来工作重点

中国证券业协会 视觉中国 资料图7月11日,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中国证券业协会(下称“中证协”)向各家券商下发了《中国证券业协会关于加强自律管理 推动证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明确了中证协今后一段时期的职能定位、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整体来看,《实施意见》共28条,主要包括八方面内...
2025北京丽泽国际消费季启幕  创新场景激活消费新活力 - 天天要闻

2025北京丽泽国际消费季启幕 创新场景激活消费新活力

央广网北京7月11日消息(记者 朱冠安)7月11日,由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管委会主办的2025丽泽国际消费季在京启幕。本次活动以“盈丰而上 镜启繁融”为主题,融合“果甄蔬适节”市集等丰富活动,构建“15分钟自然生活圈”消费场景,为市民带来集消费、文化、艺术于一体的沉浸式体验,为京城夏日注入全新消费活力。活动现场(央...
8股本周获机构大手笔净买入!一周牛熊股出炉 - 天天要闻

8股本周获机构大手笔净买入!一周牛熊股出炉

今日(7月11日),沪指冲高回落,全市场成交额1.74万亿元,较上一个交易日放量超2000亿元。收盘上涨个股近3000只,其中收盘股价涨停的有69只。从一周表现来看,沪指本周累计涨1.09%,深证成指累计涨1.78%,创业板指累计涨2.36
浅议中国稀土的40大关。 - 天天要闻

浅议中国稀土的40大关。

今天(2025年7月11日)的中国稀土股价最终涨幅:9.99 %,成功封板;股票收盘价:40.73元/股。这是自2023年2月1日盘中冲上:45.28元后,历时2年零5个月,再次站上40元的关口。2023年4月17日,盘中最高:38.86元
医保新政,狙击卷王 - 天天要闻

医保新政,狙击卷王

出品 | 虎嗅科技医疗组作者 | 陈广晶编辑 | 苗正卿头图 | AI生成商保创新药目录又进一步。7月10日,国家医保局发布了一系列关于2025年基本医保目录和第一版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的文件。
香飘飘上半年预亏超9700万元,同比扩大逾两倍,传统冲泡业务缘何旺季“熄火”? - 天天要闻

香飘飘上半年预亏超9700万元,同比扩大逾两倍,传统冲泡业务缘何旺季“熄火”?

每经记者:蔡鼎 每经编辑:魏文艺7月11日晚间,香飘飘(SH603711,股价13.84元,市值57.14亿元)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35亿元左右,同比下滑12.21%左右;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739万元左右,较2024年同期的亏损2950.11万元增加逾两倍;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