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尾盘买入的铁律:
1. 买出现利好消息的个股:市场消息对尾盘操作十分重要,当市场上出现重大利好消息时,可能会吸引大量投资者买入,推动股价上涨,甚至出现涨停走势。
2. 买大单买入的个股:在尾盘时,应及时关注个股的成交明细。如果发现个股在尾盘有较多的大单买入,可能是主力在尾盘进行抢筹操作,投资者可以考虑买入,与主力共舞,等第二天高开时卖出,赚取价差。
3. 买趋势向上且股价创新高的个股:股票趋势向上且股价创新高,说明该股有较多的市场资金看好,多头资金处于强势阶段,套牢盘较少,抛压也较少,个股后期继续上涨的概率较大。
4. 不冲高不卖,不跳水不买,横盘不交易:这个口诀指的是在当日不冲高的股票不卖,不跳水下跌的股票不买,而且在市场波动较小、处于横盘状态时,不宜进行交易,以降低风险。
5. 高低盘整,再等一等:遇到股价处于高低盘整的情况时,不要急于进行交易,应密切关注盘面变化,等待趋势明朗后再操作。
6. 一根巨阳头顶光,尾市抢盘我清仓:当股票在尾盘出现大幅度拉升,呈现一根巨阳形态时,可能意味着主力资金在尾盘大幅拉升,投资者可以考虑在此时卖出部分或全部仓位。
7. 一根巨阳上影长,收盘一瞬抢入:如果股票在尾盘出现一根巨阳上影长的形态,说明主力资金在尾盘大幅拉升,投资者可以在收盘瞬间抢入。
8. 底部长阳第一次,坚决持股到收市:当股票在尾盘出现大幅度拉升,且是底部长阳第一次出现时,投资者可以坚决持股到收市。
需要注意的是,股市投资存在风险,这些铁律并不能保证绝对的盈利,投资者在进行尾盘买入操作时,还需要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和市场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并严格控制仓位和止损。同时,建议投资者在进行任何投资之前,充分了解相关的市场和投资知识,或者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
以下是一些除大单买入外,可以辅助尾盘买入决策的指标:
1. 成交量:成交量的变化能反映市场的活跃程度和资金的参与意愿。尾盘成交量突然放大,可能意味着有主力资金入场。
2. 均线系统:通过观察股价与均线的关系,如股价在均线之上且均线呈现多头排列,说明趋势向好。
3. 技术指标:如MACD(异同移动平均线),当MACD 指标出现金叉,且在尾盘表现稳定,可能是买入信号;KDJ(随机指标)指标在低位形成金叉,也可作为参考。
4. 布林线:股价在布林线中轨上方运行,且接近下轨时,可能是较好的买入时机。
5. 换手率:较高的换手率通常意味着股票交易活跃,可能有主力资金在操作。
6. 资金流向:了解主力资金在尾盘的流向情况,如主力资金净流入较大,可能暗示后市看好。
7. 筹码分布:观察筹码的分布情况,如果低位筹码密集,上方套牢盘较少,有助于股价上涨。
8. 板块效应:所属板块在尾盘整体表现强势,个股也可能受到带动上涨。
9. 公司基本面:包括公司的业绩、财务状况、行业地位等,良好的基本面能为股价上涨提供支撑。
不过,这些指标都不是绝对准确的,需要综合分析和判断,并结合市场整体情况和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来做出决策。同时,股市投资存在风险,建议您谨慎操作。
尾盘买入存在以下一些风险需要注意:
1. 主力诱多:主力可能在尾盘故意拉高股价,造成上涨的假象,吸引投资者买入,而第二天却大幅低开,导致投资者被套。
2. 突发利空消息:在收盘后到第二天开盘前,可能会出现公司或行业的重大利空消息,从而影响股价走势。
3. 大盘系统性风险:尽管尾盘时大盘表现平稳,但夜间或第二天可能出现重大利空导致大盘大幅下跌,从而带动个股下跌。
4. 公司基本面恶化:可能在尾盘买入时未能充分了解公司的最新经营状况,而在买入后公司公布了负面的财务报告或重大经营问题,导致股价下跌。
5. 技术指标误导:技术指标有时会出现失效或误导的情况,仅仅依靠技术指标进行尾盘买入决策可能会产生错误。
6. 行业趋势转变:某些行业可能在短期内面临政策调整、市场需求变化等不利因素,而这些在尾盘买入时可能未被充分察觉。
7. 交易流动性风险:部分小盘股或冷门股在尾盘成交量较小,买入后可能在第二天难以顺利卖出,导致资金被占用或造成损失。
8. 国际市场影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市场的重大事件或行情变动可能对国内股市产生不利影响。
总之,尾盘买入虽然可能带来一定的机会,但也需要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因素,并制定合理的风险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