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界向来是一片肥沃的钱景,无数行业资本蜂拥而上,渴望在这片热土上分一杯羹。随着近些年民众对教育质量的需求与日俱增,幼教行业更是成为了一片新的赚钱高地。
然而就在这番风口浪尖之时,一家本被认为是幼教界明日之星的龙头企业——红黄蓝幼儿园,却突然陷入了资金crisis,上万家分园濒临倒闭,曾经的教育航母也跟着摇摇欲坠。
要说红黄蓝的兴衰起伏,着实是这个时代商业浪潮最典型的一个缩影。
说起红黄蓝,我们不得不提一个人——朱明娟。这个出身贫寒的女商人,年少时就下定决心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怀着这个梦想,她不远千里来到北京打拼。
而朱明娟也的确凭着过人的勤奋和精明,抓住了幼教这个当年的风口。在北京市郊一处不起眼的乡村办起了一所普通的幼儿园,尝到了最初的曲折收益。
凭借着对教育创新的不懈探索,以及对规模化经营的高度重视,朱明娟很快让红黄蓝成了寻常百姓家最青睐的幼教品牌。全国各地像她一样怀揣梦想的人们也相继加入,红黄蓝款款发展壮大。
转眼间,这家羽翼未丰的小作坊已经变成了教育界最耀眼的明星公司。全国数以万计的加盟园使用其教学模式,上市公司背靠海纳亿万资金不断扩张版图。一度有人形容,红黄蓝就是幼教界的"苹果"。
可就在这番风光无限的时候,红黄蓝的发展轨迹却出现了一个令人始料未及的拐点。随着近些年社会资本在教育领域急速膨胀,巨大的投资压力和过于侥幸的发展预期,终于在经营上狠狠掣肘了原本才华横溢的朱明娟。
2018年,这位曾经备受崇敬的"教育家"突然宣布离职,一手缔造的教育帝国随之步入了一个空白期。一时间内部失去了掌舵者,红黄蓝迅速走上了败家子的老路。
在一路狂飙突进的同时,红黄蓝的加盟体系在这几年也在从内到外被彻底透支。上亿元的现金储备被挥霍一空,承担加盟费的家长们也为了虚假的"教育理念"买了一个天价。
最终在2022年,一切都到了临界点。在一纸上亿元债务的压顶之下,红黄蓝终于失守了。它宣布了史上规模最大的"跑路":数以万计的分园系统将被全面出清,家长、教职工们更是血本无归。
那一年,全国各地无数的红黄蓝园所相继关闭大门,源源不断的家长们怒吼着讨要说法。他们质问朱明娟,当年缔造教育神话的这位天之骄子,如今又在哪里?是否会对这番暴行负起责任?
朱明娟自己也是怅然若失。多年的创业辛酸付诸东流,那些曾经描绘的宏伟规划也都化为乌有。在家人的哭诉声中,她痛定思痛地说:"我确实是在这场造富运动中陷得太深太快了,最终也一样迷失了自我。"
一时间舆论哗然,红黄蓝的衰落也再次推波助澜地引发了人们对整个教育产业链上游的资本肆虐之嫌疑。很多人痛斥红黄蓝就是这股为了营利而不择手段的教育狼子野心的一个缩影。
我对此倒是并不太赞同。朱明娟和红黄蓝公司虽然在这场商业化浪潮中滥用了不少人肉资源,走了一些歪门邪路,但其初衷并非就是故意投机敛财。教育培养是她最初最纯粹的理想,只是被后来狂热的盲目所迷了双眼罢了。
所以,对朱明娟我并不会给予太多的指责。倒是对这个时代狂热追捧暴利却罔顾本质的商业观念我深以为憾。这不正是我们普通民众被资本绑架的一个写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