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头压低行业标准,蒙牛被“洋牛奶”反噬了

2024年04月03日18:35:11 财经 1952

上周,蒙牛换帅的消息,震动了整个乳制品行业,执掌帅印长达8年的卢敏放突然下台。

虽然,第二天卢敏放面带笑容出现在了业绩会上,与继任者高飞亲密握手,希望营造出一种和谐、平静的交班氛围,但股价不会骗人,当天蒙牛的股价下跌了6%,说明市场并不看好这次换帅。

带头压低行业标准,蒙牛被“洋牛奶”反噬了 - 天天要闻

左:高飞 右:卢敏放 图片来源:蒙牛乳业公众号

据分析,卢敏放的倒台,与蒙牛低迷的业绩有关。2017年,他承诺在3年内把蒙牛的营收提升至千亿水平,但如今7年过去了,蒙牛仍未突破千亿,与第一名伊利的差距还拉大了。

不过,蒙牛销售低迷与卢敏放本人的关系不大。

在总裁任上,卢几乎做了一切能降本提效的措施。

比如,削弱高管的权力,放权给各事业部;降低高管的工资,给中低层发更多的奖金;裁减了30%的冗员,提升了运营效率;推进数字化转型,生产流程全部联网……

带头压低行业标准,蒙牛被“洋牛奶”反噬了 - 天天要闻

从上述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卢敏放是一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个人能力没话说。但蒙牛的销售怎么就上不去呢?

关键的原因还是一个我们谈了十几年却没有结果的问题:国产乳制品的标准过低。

低到什么程度呢?主要看两个指标:一是每100克蛋白质含量,二是每毫升细菌数量。前者越高越好,后者越低越好。

我国标准规定每100克蛋白质含量不得低于2.8克,每毫升细菌数量不得高于200万个,而欧美国家的标准是不得低于3.1克和不得高于50万个

两者一对比,导致家庭条件好的老百姓更爱买进口奶,尤其是澳洲、新西兰的牛奶。不少人是能喝进口奶,就不买国产奶。

一些国产品牌也会在包装上注明“澳洲生乳”的标识,伪装成洋牌子销售。

在蒙牛销售额增长乏力之时,来自新西兰的某牛奶公司在中国的销售额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高峰时年增长超40%,洋品牌霸占了国内乳业的半壁江山。

带头压低行业标准,蒙牛被“洋牛奶”反噬了 - 天天要闻

老百姓很想支持国产奶,两次建议提高标准,结果却不了了之。原因正是以蒙牛、伊利为首的企业带头反对!

第一次是2010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国内急需一部强制性的乳制品标准来规范乳制品企业的生产。第二次是2020年,有人在社交媒体上抱怨“国产牛奶没奶味”,引起的共鸣。

2010年,在讨论制定具有强制性的生乳标准时,农牧业专家提议参考欧美标准。

开会讨论后,大家都觉得不错,达成了一致意见,便写了份报告,交给上级评定。上级也充分肯定了专家们的建议。

大家以为十拿九稳了。就在此时,事情发生了180度大反转。

公布的标准让所有人大吃一惊——指标全调低了!变成了2.8克、200万个细菌。

一位参与标准制定的专家表示:“我至今也没有明白,反复讨论形成的送审稿,其中一些关键性标准,最后为什么会被推翻?”

后来,据说是以蒙牛、伊利为首的大企业反对高标准,他们的理由同样让人无法拒绝。

带头压低行业标准,蒙牛被“洋牛奶”反噬了 - 天天要闻

他们指出,中国奶牛产的奶能达到欧美标准的仅有40%,贸然实行高标准,剩下60%的奶牛怎么办?为了保护他们养的奶牛,消费者只有捏着鼻子喝低品质的牛奶。

十年过后的2020年,正是卢敏放承诺蒙牛营收要破千亿的那年,蒙牛、伊利又因牛奶标准问题,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有留学生在社交媒体爆料:自己在澳洲留学,每天早上喝一杯牛奶到中午都不饿。回国早上喝一杯牛奶,十点就饿了。是不是蛋白质的含量不够?

推文发出后立刻得到了无数网友的认同,大家扒出了10年前,蒙牛、伊利干预标准制定的“黑历史”,发起了声讨,蒙牛、伊利的品牌形象遭遇重创。

据网友调查,早在十几年前,蒙牛就有生产高品质牛奶的能力。

因为,他们生产的牛奶中有一部分要出口到欧美,但他们还是不愿为国内生产高品质的牛奶。其中有什么隐情,我们就不好猜测了。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既然蒙牛、伊利可以糊弄老百姓,那么老百姓也有权不买他们。


作者:2

参考资料:

《蒙牛高层地震》中国企业家杂志

《中国生乳标准“全球最低”,为何十年不更新?》财经杂志

《中国牛奶标准为何全世界最差》第一财经

《中国乳品标准全球最差》人民日报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图解牛熊股】医药板块逆势拉升,黄金概念股表现强势 - 天天要闻

【图解牛熊股】医药板块逆势拉升,黄金概念股表现强势

财联社5月25日讯,本周A股三大指数震荡回调,其中上证指数周跌0.57%,深成指跌0.46%,创业板指跌0.88%。板块方面,本周贵金属、医药板块逆势拉升;创新药、化学制药概念股表现活跃。本周医药板块逆势拉升,其中三生国健周涨99.96%,海辰药业周涨51.55%,永安药业周涨45.32%。消息方面,辉瑞与三生制药达成协议,就PD-1/VEG...
河北资本市场注入活水,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完成授信超21亿元 - 天天要闻

河北资本市场注入活水,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完成授信超21亿元

河北资本市场注入活水,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完成授信超21亿元政策工具稳市增信 回购增持持续升温图源视觉中国河北日报客户端讯(于洋)为推动上市公司积极运用股票回购、股东增持等政策工具进行市值管理,近日,河北省上市公司协会邀请招商银行总行专家,开
前4月陕西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3.3% - 天天要闻

前4月陕西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3.3%

4月7日,在陕汽新能源重卡基地总装生产线轮胎装配工作站,机器人在安装轮胎(资料照片)。5月23日,记者从省汽车工业协会获悉:前4月,我省汽车产量63万辆,同比增长33.3%,高于全国22.2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4%。其中,乘用车产量57.8万辆,同比增长37.5%;商用车产量5.2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44.9万辆,同...
第九届丝博会铜川新区低空经济产业推介会成功举办 - 天天要闻

第九届丝博会铜川新区低空经济产业推介会成功举办

领航一流试飞检测,筑基先进低空制造。5月22日下午,第九届丝博会铜川新区低空经济产业推介会在西安成功举办,众多低空经济领域专家学者和企业协会相聚一堂,共话低空经济发展,共谋未来合作新篇。 会上,与会人员观看了新区低空经济发展宣传片。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吴刚,西北工业大学无人机国防科技重点...
3600亿巨头再敲钟,要保“王冠” - 天天要闻

3600亿巨头再敲钟,要保“王冠”

更多药企加入战局,恒瑞要去证明自己还是最耀眼的那一个。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谭丽平编辑|张昊头图来源|视觉中国就在A股“药王”恒瑞医药(以下简称“恒瑞”)确定港股发行价之后,“贵不贵”成了创新药板块投资者最核心的议题。这甚至被认为是之后一段时间的“风向标”,随着创新药市场有回暖迹象,启动港股IPO重新...
黔东南保险行业协会开展2025年度车险理赔服务质量现场测评 - 天天要闻

黔东南保险行业协会开展2025年度车险理赔服务质量现场测评

进一步推动黔东南州财险公司改善车险理赔服务质量,提升保险消费者满意度,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黔东南监管分局的指导下,根据《车险理赔服务现场测评工作指引》的要求,5月23日,黔东南州保险行业协会于2025年5月23日对黔东南州15家财险公司开展了车险理赔服务现场测评活动。本次测评以报案环节、调度环节、现场查勘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