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内6家上市公司实控人被留置,多家被指上市后业绩变脸

2024年03月18日23:55:11 财经 1921
4天内6家上市公司实控人被留置,多家被指上市后业绩变脸 - 天天要闻

近日,多家上市公司实控人被留置,涉及国光电气(688776.SH)、思科瑞(688053.SH)、天宜上佳(688033.SH)、华是科技(301218.SZ)、超越科技(301049.SZ)、劲嘉股份(002191.SZ)。

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发现,对于实控人被实施留置一事,上述上市公司均表示现阶段公司生产经营与管理情况正常,实控人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则由其他高管负责。不过,均未对外披露实控人被留置的原因。

短短4天,6家上市公司实控人被实施留置。什么是“留置”,实控人被留置会对上市公司产生哪些影响,背后又暗含哪些信号?

4天内6家上市公司实控人被留置

据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3月12日至15日,短短4天时间,已有6家上市公司相继发布公告称实控人已被实施留置或立案调查。

3月12日,科创板上市公司国光电气、思科瑞同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实控人、董事长张亚的家属收到永清县监察委员会签发的《留置通知书》,张亚被实施留置。创业板上市公司超越科技也公告称,董事长高志江被留置及立案调查。

3月14日,创业板公司华是科技公告称,近日收到东阳市监察委员会出具的《留置通知书》和《立案通知书》,公司实控人之一、董事、总经理叶建标被实施留置及立案调查。

同日,科创板公司天宜上佳也收到北京市门头沟区监察委员会签发的《留置通知书》和《立案通知书》,实控人、董事长吴佩芳被实施留置。

3月15日,劲嘉股份也发布公告称,当日,公司收到巴中市恩阳区监察委员会签发的关于实控人、董事长乔鲁予被立案调查并留置的通知书。

对涉及公司可能产生一定影响

什么是“留置”?广东环宇京茂律师事务所律师徐越惠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法律上的留置就是监察机关对于被调查人采取的强制措施。采取留置措施意味着监察机关已经掌握被调查人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

具体来说,根据《监察法》,被调查人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监察机关在掌握证据后,还有重大问题需要调查,并且被调查人符合法定情形的,经过监察机关的批准,可以对被调查人采取留置措施,将被调查人留置在特定的场所,留置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三个月

实控人被实施留置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对此,前述上市公司的口径极为相似,均表示现阶段公司生产经营与管理情况正常,实控人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则由其他高管负责。

从二级市场表现看,披露实控人被留置后,前述上市公司的股价大多在短期内出现大跌走势。其中,国光电气股价一度跌超20%,思科瑞、天宜上佳一度跌超18%,此后走势有所回升。

只有疑似被控盘的超越科技股价逆势上扬,3月14日至3月15日,连续两日“20cm”涨停,这两日股价累计涨幅偏离值达44.13%。超越科技还发布了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提示投资者注意交易风险。

徐越惠认为,实控人被留置可能会对上市公司带来一定影响。首先,实控人被留置,其日常行动范围或被限制,自然会对公司的日常经营行为和决策效率产生影响。其次,被留置一般是有关机关认为可能存在涉嫌犯罪的行为,假如实控人存在犯罪行为,有可能不得再担任高管,影响公司的决策层结构。再者说,此事传出后,也会对公司的对外公信力或声誉产生负面影响。

而对于实控人被实施留置的原因,上述上市公司均未予以披露,给出的说法是公司尚未知悉立案调查的进展及结论。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是劲嘉股份实控人乔鲁予在三年内的第三次留置调查。前两次对乔鲁予留置立案调查的机构分别是江西于都县监察委员会、上犹县监察委员会,劲嘉股份在公告中也采用了类似措辞。直到如今,乔鲁予前两次被留置原因仍未对外披露。

对此,有投资者在互动关系平台提出质疑,劲嘉股份回应道,“公司尚未知悉调查的进展及结论,亦未收到有权机关对公司配合调查文件,如有后续进展情况,公司将依照法规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依照相关规定,实控人等人员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或者职务犯罪被纪检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且影响其履行职责,上市公司应当立即披露,说明事情、目前的状态和可能产生的影响,应当准确 、及时和完整地披露其知晓的情况。

徐越惠补充道,不过,因为案件还没有最终确定,很多事项或许考虑到侦查等需要,监察机关有时候不一定会在通知书里写立案或留置原因,上市公司也不一定知晓其中原因

多家被指上市后出现业绩变脸

虽然这六家上市公司实控人被实施留置的原因尚未明确,但大部分上市后业绩连年下滑,被指业绩变脸。

2019年7月,主营高铁动车组用粉末冶金闸片等产品的天宜上佳在科创板上市。根据业绩快报,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45亿元,仅约为上市首年归母净利润2.71亿元的一半。

从事固体废物专业处理的超越科技于2021年8月在创业板上市,上市首年归母净利润便下滑39.49%,此后连年亏损。截至2023年9月30日,归母净利润为-5766.77万元,同比下滑855.04%。

华是科技主营智慧城市领域的技术服务,2022年3月在创业板上市。上市首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37.72%;2023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0.08%,只有387.61万元,为十年间最差业绩。

由张亚实际控制的两家军工企业国光电气、思科瑞,分别于2021年8月、2022年7月在科创板上市。上市前,两家公司的业绩长期保持两位数增长,归母净利润有几年也有三位数增幅。上市后,业绩逐渐下滑。业绩快报显示,2023年国光电气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5.74%,思科瑞则同比下滑51.64%。

2024年以来,对于上市公司的目的和质量等问题,证监会密集发声表态。2月23日,证监会否认了IPO倒查十年的市场传言,但强调将大幅提高上市企业现场检查比例。

自吴清出任证监会主席以来,也多次重申IPO上市问题。在今年两会记者会上,吴清表示,企业的IPO上市,绝对不能以圈钱作为目的,更不能允许造假欺诈上市。所以注册审核的各个环节都要依法依规,严之又严来督促发行人能够真实准确完整地来披露它的信息,要全力把造假者要挡在资本市场的门口门外。下一步要成倍地大幅地增加现场检查的这种覆盖面,对发现的违法违规的线索进一步加大查处的力度,申报就要担责。

多家上市公司实控人被实施留置风波后,3月15日盘后,证监会集中发布《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等四项文件,直指IPO造假等弊病。同时,证监会强调,要坚决落实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的要求,对于投资者反映强烈的违法问题,要严查快办,让违法者付出惨痛代价。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方诗琪

【此前报道】

超越科技等三家上市公司董事长同日被留置!开盘后股价均大跌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熊市不买股票,难道等牛市去接盘? - 天天要闻

熊市不买股票,难道等牛市去接盘?

本周继续回撤,年内收益率从最高20%降到3%了,没有不开心,但也谈不上开心,这种过山车,我坐过无数次了,去年也是从最高20%的收益率回撤到亏损,然后年末只赚了3%,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了,以后还会无数次发生,但是,这是在股市赚钱必须承受的,
浙江一股民150万全仓爱康科技,躺平3年,却发现账户己归零! - 天天要闻

浙江一股民150万全仓爱康科技,躺平3年,却发现账户己归零!

"啥情况!我的150万就这么没了?!"浙江股民周某怔怔地盯着股票账户,脸上写满了不敢置信。没错,人家就是3年前满怀憧憬地杀进股市,梦想着靠一只光伏股翻身,结果现在150万全打了水漂,37万都不剩!这账户,简直是惨绝人寰啊!事情还得从2021
6月23号,邮储银行最新存款利率表来了:10万存1年,利息多少? - 天天要闻

6月23号,邮储银行最新存款利率表来了:10万存1年,利息多少?

对于邮储银行作为国有6大银行之一 ,是我国营业网点最多的银行,在每个乡镇都有邮储银行的营业网点,但是在邮储银行存钱尤其需要防止存款变保险。存10万,怎样存拿到手的利息更多?其实,我们要考虑的有3点第一点就是选对存钱的银行第二点就是存款的期限
别无选择,美国财政部将长期依赖短期国债 - 天天要闻

别无选择,美国财政部将长期依赖短期国债

随着美国财政赤字持续扩大,增发短期国债似乎成了“唯一出路”。花旗在本周五的报告中指出,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更新的展望,预计财政部将面临长期融资挑战。未来十年,除非利率大幅下降,否则财政部几乎没有其他选择,只能更多依赖短期国库券(T-bills),预计短债比例将接近25%甚至更高。本周,CBO把本财年美国...
企业数据跨境流动需求强烈,临港:发布清单倾向于企业可落地可操作 - 天天要闻

企业数据跨境流动需求强烈,临港:发布清单倾向于企业可落地可操作

“临港新片区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智能新能源汽车等前沿产业,这些产业对数据的跨境流动有着强烈的需求,推进国际数据合作交流,对促进临港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日前由上海临港新片区跨境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临港新片区高水平开放大会系列活动——高水平国际数据合...
跌不动了!也不要高兴太早了,后面还有大招! - 天天要闻

跌不动了!也不要高兴太早了,后面还有大招!

大家好,今天是2024年的6月23号,星期天下周开始,会有逐步的反弹!说几个数据:沪指半年线3002点,周五开盘2998.24点,最后集合竞价前3003点,最后收盘2998.14点。仅仅看开盘的2998.24点到收盘2998.14点,操作痕
锂电池不安全,要禁用?以后不用再担心了,锂电新规下半年实施 - 天天要闻

锂电池不安全,要禁用?以后不用再担心了,锂电新规下半年实施

电动车给出行带来了便利,但是最近两年,电动车起火事故明显增加,仅在2023年里,电动车火灾事故就达到2.1万起,所以各地加强对电动车安全管理,很多人说电动车锂电池不安全,要禁止使用锂电池。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以后不用担心了,锂电新规下半年将会正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