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5个月,估值再次飙升,SpaceX有了哪些变化和突破?

2023年12月07日21:31:12 财经 1620

12月7日,据彭博援引知情人士透露,埃隆·马斯克SpaceX开始讨论出售内部股票。根据售股价格,公司的估值达到至少1750亿美元,高于今年夏天出售内部股票时的1500亿美元估值。

12月7日,马斯克计划出售所持SpaceX的内部股票。主要以要约的形式进行,根据要约协议,出售股份的价格每股约95美元。按照这个出售价格,SpaceX的估值已经达到了1750亿美元。

短短5个月,估值再次飙升,SpaceX有了哪些变化和突破? - 天天要闻

SpaceX成立于2002年,是由马斯克创立的一家太空探索公司。该公司致力于通过重复使用一级火箭和飞船来降低太空探索成本,成为首个成功将宇航员送入轨道的私营公司。

然而就在今年7月根据SpaceX首席财务官发出的收购要约副本显示将以每股81美元左右的价格从内部人士手中出售至多价值7.5亿美元的股票,当时的估值接近1500亿美元。

也就是说,在5个月内,SpaceX估值上涨了16.6%。

一、SpaceX的估值攀升之路

短短5个月,估值再次飙升,SpaceX有了哪些变化和突破? - 天天要闻

22年7月,SpaceX的估值达到了1270亿美元。

23年1月,经过新一轮融资,SpaceX筹集了7.5亿美元资金,估值达到1370亿美元。

23年6月,通过出售内部股票筹集7.5亿美元资金,公司估值提升至1500亿美元。

二、短短5个月,SpaceX为什么估值上涨这么多?

1、猎鹰火箭在商业太空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短短5个月,估值再次飙升,SpaceX有了哪些变化和突破? - 天天要闻


SpaceX 是唯一一家向国际空间站运送美国宇航局宇航员的公司。SpaceX不仅为私营部门客户、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其他政府机构将有效载荷送入轨道,还运营着其太空互联网Starlink服务,该服务由越来越多的近地轨道卫星组成。

根据相关数据,2022年在美国发射场地的客户飞行任务中,有66%由 SpaceX 的火箭提供动力。23年上半年,这一比例则为88%。

2、在轨卫星数量遥遥领先

短短5个月,估值再次飙升,SpaceX有了哪些变化和突破? - 天天要闻

根据相关数据,目前全球累计在轨通信卫星数量总计为3624颗,其中前10位运营商在轨卫星数量达到3083颗,占比达到85.07%。这里面的前十大企业,有6家为美国企业,4家为欧洲企业。

排名第一的企业是即为SpaceX公司,其发射数量达到2219颗,占据全球61.23%的数量,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而排名第二的企业是英国企业OneWeb Satellites,其在轨通信卫星数量为427颗,占全球11.78%的比重。

3、星链已经实现收支平衡

短短5个月,估值再次飙升,SpaceX有了哪些变化和突破? - 天天要闻


此前,SpaceX的星链业务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但据相关报道称,SpaceX今年的火箭发射和星链业务收入有望达到约90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营收将增至150亿美元左右。其中,SpaceX公司的星链在2022年创造了14亿美元的收入。这就意味着,SpaceX的星链业务已实现盈亏平衡。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全球首座,投产发电 - 天天要闻

全球首座,投产发电

海上风电挺进深蓝,全球首座风渔融合浮式平台投产发电。6月28日,在福建莆田南日镇海上风电场,全球首座风渔融合浮式平台正式投产。平台不但能产生绿色电力,还是一座“蓝色粮仓”,实现了发电养鱼两相宜。
普宁海关助力纺织类中间品贸易做大做强 - 天天要闻

普宁海关助力纺织类中间品贸易做大做强

广东丽达纺织有限公司的印染车间里,一排全自动一体化印染设备忙碌运转,按照电脑系统指定在布料上打印出不同花色,最后生产成全棉染色布。经汕头海关所属普宁海关监管,这批货值125万元的全棉染色布将出口至海外。
申通快递:未来一两年行业仍将保持两位数增速,目标要超越大盘 - 天天要闻

申通快递:未来一两年行业仍将保持两位数增速,目标要超越大盘

“预计未来1至2年内,快递行业(业务量)整体仍将保持双位数的增长速度,申通年内日处理能力突破7500万件。”6月28日,在申通快递(002468)2023年客户开放日间隙,申通快递总裁王文彬在接受媒体群访时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当前,包裹更加轻量化、碎片化加上逆向物流也在增多,因此快递包裹量的增速大盘还在。受益于网购渗透...
1400亿中金公司换届,董事长薪酬257万,人均超过70万? - 天天要闻

1400亿中金公司换届,董事长薪酬257万,人均超过70万?

【高管】有投行王之称的中金公司在上半年结束前完成了换届工作。中金公司最新公告显示,2023年度股东大会选举陈亮为执行董事,张薇、孔令岩和邓星斌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 吴港平、陆正飞、彼得·诺兰和周禹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