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投资超过400亿美元建厂,本想获取美国政府补贴和支持,结果被美国反复欺骗,不仅补贴迟迟不批,还要求强制分红,甚至虽然台积电照做,还是收到美国的处罚通知。
同时,台美企业文化差异也导致台积电在美经营面临艰难。近期美国为打压大陆科技发展,准备出台新规限制台企,让台积电立场更加困难。
种种迹象表明,台积电对美国寄予厚望,但仅被当作棋子利用。台企应警醒,牢牢守住底线,谨慎处理与美国关系。
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投资建厂,总投资高达400多亿美元。
台积电做出这个决定,主要考虑到美国政府提供的优厚补贴政策。美国政府曾向台积电承诺,只要在美国投资建厂就可以获得芯片法案中的各种补贴。
可是等台积电厂建成投产后,美国不仅迟迟不批准补贴,还提出各种新的要求,让台积电措手不及。
美国强迫台积电必须与美国政府共享部分利润,否则就对台积电处以高额罚款。
台积电为了自己的利益只能接受这个要求,但令人震惊的是,尽管台积电照做了,还是收到了美国的处罚通知。
这无疑给台积电经营带来了巨大压力。台积电管理层积极游说,希望美国取消处罚,但美国毫不妥协。
另一方面,美国还规定台积电必须提供各种机密数据,掌握台积电的经营自主权。台积电对美国寄予厚望,没想到才刚开始合作,就被美国握住了命脉。
这让台积电高层感到既无奈又苦涩。
除了来自美国的外部压力,台积电在美国的工厂还面临着严重的文化差异问题,这也严重影响了经营。台积电派遣多名台湾技术人员赴任美国工厂,但双方在工作文化上存在巨大差异。
台湾工程师习惯加班和轮班,但美国员工不买账。美国员工还经常质疑管理方式,而不是无条件执行上级命令。
这给台积电的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
此外,美国员工的工资福利也远高于台湾员工,让台积电的人力成本大幅增加。台积电面临的税收压力和运行成本,也比在台湾高出了几倍。
各方面条件都远远超过了台积电的预期。
近期,美国为打压中国科技发展,准备出台新规,目的就是限制台湾企业。美国一直怀疑中国企业使用美国技术,但始终找不到证据。
既然无法直接限制中国企业,美国决定变本加厉围攻台湾企业。
美国可能以各种理由指责台企“违规”,实际上是在设套害台企。这会让台积电和其他台企陷入两难境地。
一旦真的被美国严打,不仅台积电会遭殃,也会冲击台湾整个科技产业。
美国近年加大了对台湾高科技产品出口的限制,已经严重冲击了台湾经济。
美国还可能使用新的手段打压台企,让台湾科技业雪上加霜。
美国之所以会这样打压台积电和台企,主要是出于维护自身科技霸权的考量。
近年来,中国企业科技创新进步神速,频频突破美国科技封锁。美国对此极为恼怒,但无法直接限制中国,只能找台企出气。
台积电站在美国一边,大力支持美国对华为等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制裁,但还是无法逃脱被美国打压的命运。这充分表明美国并不会真正帮助台积电,只是将其当做牺牲的棋子。
美国的做法无疑会给台湾经济和科技发展带来沉重打击。
但另一方面,也让台湾企业清醒认识到,美国并非真心实意要帮助台湾,台企必须保持清醒和坚定的立场。
面对美国的打压政策,台积电和其他台企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不能因为一时利益就背离自己的立场,更不能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不可信任的外部势力。
台企需要客观理性地看待两岸关系,立足台湾本土,充分考量自身利益,谨慎处理与美国的关系,防止被美国利用。台湾企业应坚持务实精神,始终把经营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台积电的遭遇给了台企警示,作为商业组织就应该关注自身商业利益,避免被政治利用。台湾企业只有团结自强、坚持自主,才能在动荡的国际环境中求得发展。
对台积电来说,在美国设厂投资是否是一个正确决定?台企应该如何确保自身利益?台湾的科技产业面临着怎样的困境和挑战?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坚持自己的商业价值观和立场尤为重要。让我们拭目以待台积电如何化险为夷,实现台企的科技自主。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最终解释权归本平台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