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等不及业绩引爆点。
8月30日,寒武纪发布半年报。经济报告显示,寒武纪营业收入1.1亿元,同比下降33.37%;净利润-5.45亿元,净利润-6.4亿元,延续此前亏损。仅看第二季度,寒武纪营业收入为3918万元,环比下降48%;净利润为-2.9亿元,较上季度增长13.6%。
自2020年IPO以来,寒武纪三年累计亏损30.6亿元,是同期营业收入的1.5倍!
对于这次的表演,你有什么看法呢?
公平地说,寒武纪的损失是可以预料的。这是因为寒武纪所处的芯片产业决定了这是一个研发投入特别高的领域。由于营业收入无法覆盖研发成本,研发工资高昂,实现盈利可能不现实。一个实用的幻想。
不过,营业收入的降幅超出了市场预期。
事实上,2019年以来,寒武纪第二季度营业收入环比正值,且均大幅增长。但今年二季度却大幅下滑,这是非常不合理的。这是什么意思?这表明公司二季度销售出现较大困难。
众所周知,寒武纪的主要产品线是云产品线、边缘产品线、IP授权和软件。对于收入下降,官方解释如下:
“受供应链影响的公司上半年调整了销售策略,优先服务毛利率较高、资信较好的客户,这也是本期营业收入下降的原因。”
换句话说,公司选择保的是毛利而不是营收!
然而,我们认为这种解释有些站不住脚,因为几乎任何收益递减的公司都可以作为这一原因的解释。
也许另一种解释更有说服力:
“在云智能计算市场和智能计算边缘市场,目前市场份额主要被NVIDIA等公司占据;在智能计算集群系统市场,基于NVIDIA GPU产品的集群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从产业链架构来看,公司自研核心系统软件平台的生态完善程度与NVIDIA还有一定差距。
这也是事实。
今年第二季度,英伟达营业收入为135亿美元,环比增长87.8%;净利润61.89亿美元,环比增长200%。
它的意义是什么?
在全球企业从通用计算转向加速计算和基于制造的人工智能的推动下,人工智能芯片的需求猛增。总之,这个行业是个好行业,景气度很高,但公司却不是!
对于寒武纪,广发证券的观点或许反映了市场的普遍预期:
“在英伟达AI芯片对华出口前景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以寒武纪为代表的国产化系统软件需求大幅增长。国内AI芯片厂商拥有自主研发、自主迭代和更具备长期运行能力的AI计算平台。 -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
换句话说,即使我们做不到,但作为“我们家的儿子”,我们始终只有期待!
只是可惜,资本市场对寒武纪的期待理论上应该从它掐脖子的那一天开始。但从目前来看,这个临界点似乎还没有到来。
同日,寒武纪发布股份回购公告,拟在未来六个月内回购公司股票,回购金额不超过5000万元。
至于回购金额,只是一个姿态。毕竟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的寒武纪比谁都更缺钱。而且,不排除这种压力来自于机构。
今年4月,寒武纪完成上市后首笔私募投资,金额16.72亿元。获得财通基金、USB AG、中金公司、银河资本等多家知名机构投资。定增价格121.1亿元。
按最高价计算,参与定增的机构最高浮盈一度突破100%,达到114%。可以看出他们赚了很多钱。但截至8月30日,账面浮盈仅剩32%。随着近两个月解禁条件即将达成,预计当局对股价的关注将比现在更加关注。
你认为如果禁令到期后真的解除,当局会急着出逃吗?
仅在头条号发布,其他平台均为搬运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原创不易,欢迎转发!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