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他奶内地市场仍难恢复,营收占比继续降低

2023年09月14日17:07:04 财经 1652

近期,维他奶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维他奶)披露了2022/23年度报告,与上一财年相比,尽管维他奶实现了扭亏为盈,但营业收入再次出现下滑,同时,维他奶最主要的营收区域——内地市场营收占比再次降低。

维他奶内地市场仍难恢复,营收占比继续降低 - 天天要闻

连续两年营收下滑

维他奶内地市场仍难恢复,营收占比继续降低 - 天天要闻

数据显示,2023财年维他奶实现营业收入63.41亿港元,而2021财年为75.20亿港元,2022财年为65.01亿港元,维他奶的营收已经连续两年出现下滑。

维他奶内地市场仍难恢复,营收占比继续降低 - 天天要闻

2023财年,维他奶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为4600万港元,上一财年同期则为亏损1.59亿港元,维他奶实现扭亏为盈,但与2019、2020、2021财年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维他奶在年报中表示,能够实现扭亏为盈,主要由于有效成本控制及内地业务的推广,以及与去年相比香港业务获得的政府补贴增加所致,维他奶亦采取特选定价措施,以缓解上涨的原材料价格压力。

内地市场营收占比降低

维他奶内地市场仍难恢复,营收占比继续降低 - 天天要闻

分地区来看,内地市场仍然是维他奶最主要的营收来源区域。数据显示,2017-2021财年,维他奶内地市场的营收从26.7亿港元快速增长至50.1亿港元,占维他奶整体营收的比重由49.3%升至66.6%。

2021年7月,由于维他奶发表不当言论,引起众多消费者抵制,多家商超和电商平台也将维他奶产品进行下架处理,导致2022财年,维他奶在内地市场的营收下滑至38.38亿元,占维他奶整体营收的比重降至59%。

2023财年,维他奶在内地市场似乎仍未重获青睐,营收进一步下滑至35.09亿港元,占维他奶整体营收的比重也降低至55%。

行业人士认为,除去不当言论导致的负面影响外,维他奶在产品研发和营销方面缺乏新意,与消费者的迭代存在落差和滞后,维他奶品牌形象固化且老化,也是导致其业绩出现颓势的原因。

在年报中,维他奶也表示,面对内地市场,“维他奶”品牌将透过崭新的市场推广活动,带动核心产品销售,“维他”品牌将利用便利店的消费渠道,推动其水果、无糖、气泡等饮品系列,但效果如何,仍待观察。

在香港市场,2023财年维他奶实现营收21.44亿港元,经营溢利为2.18亿港元,较上一财年均出现增长。但值得注意的是,维他奶提到,若除去政府补贴,维他奶在香港的经营溢利则同比降低13%,主要由于原材料价格及生产成本飙升导致。

在澳洲及新西兰市场,维他奶实现营收5.80亿港元,同比下滑4%,经营溢利为800万港元,同比大幅下滑90%,维他奶表示主要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物流及其他间接成本增加所致。

在新加坡市场,维他奶实现营收1.07亿港元,同比下滑12%,经营溢利则净亏损1213万港元,维他奶表示主要由于当地豆腐产品竞争以及豆腐出口方面市场需求疲弱导致。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业绩仍待提振,维他奶还多次出现了产品被海关拒绝入境的情况。

例如,8月19日海关总署发布的2023年7月全国未准入境食品化妆品信息显示,来自中国香港的1批次共4860千克维他竹蔗茅根饮料因标签不合格被拒入境。

6月28日海关总署发布的2023年5月全国未准入境食品化妆品信息显示,来自中国香港的标称维他奶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共810千克维他芒果汁饮料及1批次共2418千克维他苹果汁饮料均同样因为标签不合格被拒入境。

维他奶曾对“标签不合格”问题回应称,很多这类产品都并非通过公司官方渠道进口到内地市场,因香港与内地的标签法规存在差异,未授权的某些贸易公司将在香港合规合格的产品擅自引入中国内地导致被海关拒绝入境。

但目前来看,维他奶产品被海关拒绝入境的情况近年来时有发生,暴露了其渠道管理仍存在问题。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缅甸洋葱出口价如何? - 天天要闻

缅甸洋葱出口价如何?

根据四月第三周的出口市场报价,缅甸出口的洋葱按规格不同,FOB(离岸价)定为每吨240至370美元。 缅甸洋葱、大蒜及厨房作物种植生产出口商协会每周都会发布出口洋葱、大蒜、酸角、姜黄、长辣....
订单多了!一季度医药研发外包上市公司业绩超预期 - 天天要闻

订单多了!一季度医药研发外包上市公司业绩超预期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陈琳辉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不完全统计,国内11家CXO(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上市公司已发布2025年一季度最新财报,其中药明康德、凯莱英、康龙化成和博腾股份新签或者在手的订单超预期,公司业绩有所改善。据药明康德公布的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药明康德持续经营业务在手...
三个“爆品”,藏着中国外贸秘籍 - 天天要闻

三个“爆品”,藏着中国外贸秘籍

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商云集,我国制造业的产品琳琅满目,最近,和各大景区一样火热的,还有广交会现场。4月15日至5月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分三期举办。截至4月27日,也就是第二期落幕时,已有来自全球219个国家和地区
直击奥马哈中国投资人峰会|感受巴菲特的重要观点,判断投资的可为机会 - 天天要闻

直击奥马哈中国投资人峰会|感受巴菲特的重要观点,判断投资的可为机会

财联社5月4日讯(记者 闫军)又是一年巴菲特时刻,当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宣布计划今年年底退休时,不仅震惊在场股东,也让今年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弥足珍贵。陪伴了国内投资者15年中国投资人峰会在5月4日如约而至,由兴证全球基金、财联社、腾讯新闻共同主办的“投资·可为|2025年度中国投资人峰会”在奥马哈场进行。...
宁泉资产李源海:关心AI进展,重视估值和现金流 - 天天要闻

宁泉资产李源海:关心AI进展,重视估值和现金流

财联社5月4日讯(记者 周晓雅)由兴证全球基金、财联社、腾讯新闻共同主办的“投资·可为|2025年度中国投资人峰会”奥马哈场正在进行中。宁泉资产研究总监兼投资经理李源海就投资与社会公益之间的良性循环注入新思考。宁泉资产研究总监兼投资经理 李源海财联社记者梳理主要观点,以供读者参考。李源海强调,投资不应止步于...
2025年的投资机遇有哪些?宁泉资产李源海、睿郡资产薛大威,兴证全球基金童兰在奥马哈亮观点 - 天天要闻

2025年的投资机遇有哪些?宁泉资产李源海、睿郡资产薛大威,兴证全球基金童兰在奥马哈亮观点

财联社5月4日讯(记者 周晓雅)在当前科技浪潮席卷下,如何看待新旧动能转换中的投资机遇?投资与财富观、社会价值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2025年5月4日,兴证全球基金、财联社、腾讯新闻共同主办的“投资·可为|2025年度中国投资人峰会”在奥马哈进行。宁泉资产研究总监兼投资经理李源海,睿郡资产合伙人、副总经理薛大威,兴...
每分钟超1000万元! - 天天要闻

每分钟超1000万元!

每分钟超1000万元!中欧贸易持续向好今年是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从建交初期的24亿美元到现在的7800亿美元,中欧双边贸易持续向好发展。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对欧盟进出口1.3万亿元,同比增长1.4%,相当于每分钟都有超过1000
四川新网银行高层洗牌,王航不再任董事长,朱韬拟接棒 - 天天要闻

四川新网银行高层洗牌,王航不再任董事长,朱韬拟接棒

微成都报道 日前,四川省首家民营银行——四川新网银行披露2024年度报告。报告显示,该行原董事长王航因工作原因,于2024年6月起不再担任董事、董事长及专门委员会职务。同时,该行已选举朱韬为新任董事长,其董事长任职资格尚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核准。▲图源:四川新网银行官网简历信息显示,朱韬曾任中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