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重要的经济风向信号:最新扩消费20条,什么内容?如何解读?

2023年07月31日22:25:03 财经 1891

一个重要的经济风向信号:最新扩消费20条,什么内容?如何解读?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见图

内容分7大部分,总计20条。上次听到“20条”这词还是疫情放开前的“优化疫情防控20条”。

那次的“20条”给中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持续三年的防控结束了。

那么,这一次的扩消费20条的出炉和公布,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哪些可能的想象力和化学反应呢?

这是一个很有价值,也很有意义的问题,值得结合现实,和大家好好聊一聊,唠一唠。

本文将基于对国家最新公布的“扩消费20条”详细梳理,用通俗易懂的可视化展示进行解读,结合中国经济当下现实情况和舆论的一些观点,对这一次的“20条”后续的影响和效果,进行深入讨论和有依有据,有态度有深度的分析研判。


关注动向,把握本质,看清主线,研判趋势,指导行动。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一个重要的经济风向信号:最新扩消费20条,什么内容?如何解读?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

信号梳理:发改委最新恢复扩大消费“20条”,具体说了什么?


找了一个可视化信息图,一目了然:

一个重要的经济风向信号:最新扩消费20条,什么内容?如何解读?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见图

2022年以来的经济被动承压,归根结底都是总消费不足。

当然,总消费不足背后,和各界信心、国际经贸、进出口、收入、预期等又密切相关。所以,消费不仅靠刺激和发文促进,归根结底要让消费者有钱消费、愿意消费、敢于消费。

本次新发布的20条,从行文到表达,基本上来说延续了国家层面一贯的严肃和表达特色。

说的都特别的好,很体面,有依有据,而且条理清晰。但是主线,实际上并没有多少新意。

全文看下来,其实核心主题并不复杂,是怎么让居民部门“快点花钱”。

“新20条”正是为了解决怎么“快点花钱”而制定的,主要方向是几个:

1,买车,禁止汽车限购,加快二手车成交,推动新能源车下乡

2,买房,楼市逐渐松绑,推进新棚改,推进“认房不认贷”

3,鼓励办美食节,演唱会

4,促进旅游消费,鼓励各地出台门票减免政策,这里面还重点提了“落实带薪休假”

客观来说,一些互联网上关于这个20条的亢奋和吹捧,是有点过了,当下中国经济环境和老百姓关心的其实不是如何去花钱,而是如何在收入上获得更多的确定性。

有一说一,理性客观,不吹不黑,实事求是。是不是这个意思?

一个重要的经济风向信号:最新扩消费20条,什么内容?如何解读?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

聚焦关注热点,三个关键维度的分析和讨论:消费,楼市,汽车


这一次的20条,有一个很重要的设置是,对居民部门的现实需求的理解,和主流民众和舆论的理解,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偏移。

市场和老百姓面对经济压力,原本期待的是国家和政府加杠杆,然后让利于民,比如消费券,甚至是定期有效的现金,来缓解压力的。

这是2023年上半年积累下来的共识。

但是很明显,这一次国家层面,并不是这么认为的:

发钱是不可能发钱的,现在默认最大的问题不是缺钱,而且缺信心

一个重要的经济风向信号:最新扩消费20条,什么内容?如何解读?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网络

2022年居民新增存款接近15万亿,虽然自己身边和网上都是一片哭穷和抱怨的声音,但屡创新高的存款数不会骗人,银行新增存款数不会骗人。

可以说中国贫富分化更严重了,但不能说中国没钱了。

而这次“促销费新20条”,显然不是冲着没存款的人去的。

早在年初,就已经瞄准了居民存款过高的这个火苗,要想办法“解决掉”

一个重要的经济风向信号:最新扩消费20条,什么内容?如何解读?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见图

文中提到“如何把居民的超额储蓄向消费转化,已成为当下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这是一切的核心不是增加收入,核心是“解决居民超额储蓄”

所以也就不奇怪了为什么老不发钱?因为从上层的角度看下去,这社会就不缺钱,既然不缺钱给你发什么钱?

国家层面看宏观,讲数据,和微观环境中的感受和理解,完全是不一样的。

按照这次扩消费20条的全文意思来看,当下管理层面重中之重的任务,非但不是发钱,而是怎么让有存款的群体“快点花钱”。

网上有一个段子,很好的对应了很多普通民众的声音,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

“这是在发钱和发券间,选择了发文”

美国,欧洲都只懂得给老百姓发现金来应对经济艰难时刻,然后老百姓可以用钱去买食物,中国就厉害了,经济压力之下发文,那么,大家可以拿着文件去消费吗”?

当然,以上的段子,可能有些偏激,但是也很好的折射了一些民间的真实想法。

“促消费”从来不是靠条文“促”出来的,国家可以靠一纸条文消灭一个消费领域,但要促进一个领域的消费,靠不了条文。


这次的扩消费20条,只能看作一个方向指引,从消费角度上来看,具体后续效果如何,还是看各地政府相关部门如何各显神通了。

值得注意的,在“大宗消费”里,一共有四条内容,两条涉及汽车,两条涉及住房、家居。

一个重要的经济风向信号:最新扩消费20条,什么内容?如何解读?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网络

发改委的文件,把住房和汽车问题纳入了“恢复和扩大消费”,并放在比较靠前的位置,能带来实质性利好吗?

先看楼市:结合近期各大城市,特别是较大、能级高的城市进一步放松调控是趋势。

但是,能不能拉起来,特别是全面拉起来,保守看法,还是很不容易。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

再看汽车:中国新能源车当下形势还马马虎虎,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销售基数占汽车消费市场的比例持续变大,增长速度也在放缓。

要可持续,肯定需要政策给力。更重要的,国内市场的需求,明显是无法满足新能源车关联产业持续发展的需要的,真的要在新能源车领域谋求经济增量,实际上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出口。

亲朋好友帮衬消费,只能维持生存,还是要对外做生意,才是关键。


希望有钱有条件的群体觉悟高一点,国家需要你们掏钱消费,搞活市场的需求,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只知道把钱存在银行里面,躺着吃利息也不消费,国家已经明显的不太开心了。

现在扩消费还算客气的,是不是?

一个重要的经济风向信号:最新扩消费20条,什么内容?如何解读?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

挖掘关键,展望趋势:接下来,中国整体经济的复苏和持续向前,怎么看?


从本质上来看,要促进全国性的“大消费”,要看到两个关键点:

1,税改

2,居民资产负债情况

中金的一份报告指出:

中国0.33%的人口,占据全国67%的财富,而7.05%的中产,拥有26%的财富。

数量最多的普通人,占总人口92.6%,仅拥有总财富的7%。

这些报告数字都在说明,如果想要“促消费”,“促大消费”,税改是必经之路,通过税改减少贫富差距,释放普通百姓的消费能力才是真的。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给“居民减负”,也就是“修复居民资产负债”

一个重要的经济风向信号:最新扩消费20条,什么内容?如何解读?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网络

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红线)居民杠杆率上升的过快过高,形成了中国人“未富先负”的状况

而图上只统计到2020年,2022年中国的居民杠杆率已在61.9%,

一个重要的经济风向信号:最新扩消费20条,什么内容?如何解读?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网络

从增速看,近十年中国的居民杠杆率增量是世界最快的,这意味着这十年里不少中国人都已经背上较高债务,进行了大额消费。

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房奴”,车奴,还有负债一族(创业失败,或者生意不利背负债务的群体)

有些人即便看上去过得是中产生活,但身上背的杠杆过高,不敢辞职,不敢消费,只能节衣缩食。

这极大限制了释放中产消费的能力,想要缓解这情况,就必须从“修复居民资产负债”着手。

这些实实在在让利于民,修生养息的关键,反而很难实现,这或许,才是中国当下经济拧巴紧缩的关键所在:

  • 比如降低存量房贷利率,让已经买房的背上高杠杆的居民,减轻还贷压力;

2023年7月份以来,越来越多声音开始讨论,包括建议下调存量房房贷利率,给大家减少点压力,但银行也是没啥积极反应。

  • 再比如银行给予高杠杆居民的债务展期,拉长还贷期限,减轻还贷压力;

而从很多信息看,银行对提前还贷,债务展期这样的事情是不高兴,不耐烦的,甚至各种花花绕,这就是强势,一个铜板也不愿意让的强势。

  • 调整税制结构,减少贫富差距,降低居民资产负债,这些都是促消费的根本;

这就更难实现了,至少来说,短期内是没有突破解决的有效办法的。

真正的有钱群体,敏感狡诈,信息优势,可能国家刚刚才有这个税收调整的意思,这些人马上就变卖资产,通过无数的渠道和门路,脚底抹油,跑路了。

和已经人格资本化的群体聊格局,道德,太没意思了。


所以,基于以上分析,实际上,这一次扩消费20条,还是一个“柿子要捡软的捏”的逻辑,从最容易的消费拉动,消费刺激,鼓励消费维度发力。

虽然没有解决和提到几个当下中国经济核心问题,但是也希望这样的一份文件,能够给中国消费市场和经济环境,带来一些积极正向的影响。

增加收入,降低杠杆,完善社会配套和福利,实际上,老百姓对于消费这个事情,完全不需要什么刺激吧?

新一轮的经济博弈,正式拉开序幕了。

一个重要的经济风向信号:最新扩消费20条,什么内容?如何解读?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写在最后:

从普通个体和家庭的角度,应该如何顺应趋势,把握红利?


文章最后,从普通个体和家庭的角度出发聊一聊,如何顺应趋势,把握红利:

1,从消费角度,还是要秉承和贯穿需要决定行动的原则,特别是经济收入没有形成明确增长表现和预期稳定以前,保持足够的理性和冷静,对于个体和家庭的家庭经济稳定和安全,很重要。

这是良心话,非必需,不盲目扩大消费,不贸然进行消费升级,不胡乱进行大宗投资和过度透支,安全第一,现金为王。

2,从趋势红利的角度来看,2023年接下来消费关联的股票和相关实体投资,可能迎来一波红利窗口期。

但是不建议没有经验,没有行业沉淀和认知的群体参与,政策刺激,对于持续过程和最终结果而言,存在不确定性风险。

短进快出的道理都懂,但是能知行合一的,基本没有人能做到。

3,对于一些借助政策动向进行利好鼓吹,特别是楼市和股市的关联和造势内容和观点,建议持怀疑和保留态度。

从“不卖,贵贱不卖”,到“好歹给个价,万一能成呢?”的一些市场态度转变来看,一些领域被套牢,高位站岗很难受的投机群体,当下的言论和观点,意图很值得商榷。

真有行情,这些人恨不得谁也不说,自己闷声发大财,怎么?这么容易就转性了?大彻大悟,要普及利好,带领更多的人走向富裕了?

人性本质,决定了很多唱多的论调背后,实际上不是为了自己解套,就是造势套利,没有例外。

真的好生意,好行情,在绝大多数人都知道的时候,实际上已经结束了,从来没有例外。

大家理解我说的这个是什么意思吧?


当然,言归正传,国家发力,想要拼经济的意图,才是最重要的,后续更多的政策和动向,值得期待,这毕竟是一个好兆头好信号。

不要被戾气和负面情绪蒙蔽,而是要学会用理性的态度去看到一些本质和关键。

这就是写下这篇文章最朴实的初心。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支持。


以上,就是对最新扩消费20条政策,进行的一次专题梳理和深入分析讨论内容,和各位读者朋友们,进行一个友好的交流和分享。

一个重要的经济风向信号:最新扩消费20条,什么内容?如何解读?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原创写作分享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

实力原创,头条独家,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偷看“成人网站”,以为别人不知道?若手机出现这4种征兆,要注意了 - 天天要闻

偷看“成人网站”,以为别人不知道?若手机出现这4种征兆,要注意了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互联网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我们提供了无尽的知识、娱乐与便利。然而,随着网络的普及,一些不良信息也随之泛滥,其中“成人网站”便是颇具争议的存在。许多人在好奇心或冲动之下,可能会偷偷访问这类网站,自以为无人知晓。但事实上,任何网
“AI孙悟空”对话全球!讯飞星火AI大模型展项亮相大阪世博会中国馆 - 天天要闻

“AI孙悟空”对话全球!讯飞星火AI大模型展项亮相大阪世博会中国馆

4月13日,主题为“构想焕发生机的未来社会”的日本大阪·关西世博会(以下简称“大阪世博会”)开幕。大阪世博会中国馆以“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为主题,携“嫦娥五号”月壤样本、“蛟龙”号体验舱等顶尖科技成果亮相,并通过大量互动装置和数字
如何通过战略管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 天天要闻

如何通过战略管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在当今风云变幻的商业世界中,企业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战略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犹如指南针般为企业指明前行的方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本质上讲,战略管理是企业为实现长期目标,通过分析外部环境、评估内部资源和能力,制定、实施并评估跨职能决策的艺术和科学
让性能随行,创意无界!磐镭镭凌Link X-2显卡坞上市 - 天天要闻

让性能随行,创意无界!磐镭镭凌Link X-2显卡坞上市

随着Thunderbolt接口和OCuLink接口的普及,市场上的显卡扩展坞也逐渐丰富起来,不过基本很少会有厂商选择年年更新,但熟悉磐镭的老粉应该都知道,磐镭的显卡扩展坞业务已经做很多年了,除了开放式的镭凌Link S系列,还有机箱式的镭凌Link X系列,现
除菌率99.9999%!厨房好搭子容声冰箱将上新,主打“横扫千菌” - 天天要闻

除菌率99.9999%!厨房好搭子容声冰箱将上新,主打“横扫千菌”

我们品尝家中存储的美味时,隔夜海鲜中将滋生沙门氏菌、未密封乳制品中将滋生李斯特菌等等……这些看不见的细菌病毒,正在将本该存储幸福的冰箱,变成潜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健康隐患。别慌,你的厨房好搭子容声冰箱又将上新了!4月13日,容声将携506双净Max冰箱主打“净味除
售后维修服务为何成为家电业最尴尬的环节? - 天天要闻

售后维修服务为何成为家电业最尴尬的环节?

家电售后服务的问题一直存在,不管是不是3.15都应该被受到重视,特别是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进步,家电行业的演变,使得现在的家电售后服务与以往有了显著不同,随时跟踪研究才具有现实意义。
GMV破千亿元、用户超1亿,商家盯上了淘宝这一新蓝海 - 天天要闻

GMV破千亿元、用户超1亿,商家盯上了淘宝这一新蓝海

在今年38大促期间,一大批消费者在淘宝抢购海底捞的代金券,为海底捞提前“囤”了一波消费者。不止美食、丽人服务类代金券,更有以京东洗衣为代表的洗护服务,以游戏为代表的虚拟消费,以优酷、爱奇艺为代表的会员充值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