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升级!西方制造业大转移?韧性凸显!中国凭什么笑到最后?

2022年10月16日06:14:08 财经 1434

之前我们聊过一个话题,中国经济的韧性是制造业,那么当西方制造业开始衰落以后,中国能否续写制造业的辉煌?承接来自欧美的生产需求?

危机升级!西方制造业大转移?韧性凸显!中国凭什么笑到最后? - 天天要闻

中国制造业能否续写辉煌?

未来是中国的时代,还是印度,越南发展的黄金期?中国能否抓住机会再度崛起?

今天来探讨一下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问题。码字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收藏。

西方制造业衰落,中国能否承接?

西方制造业为什么会出问题呢?主要还是他们自己作死弄出来的,

先来看欧洲各国。今年开始,随着地缘冲突的加剧,以及能源危机上演,欧洲国家自己制造商品的成本已经大大增加,毕竟现在的欧洲讨论的是如何储备足够人民过冬的天然气,工厂能否开工基本都不做考虑了。

危机升级!西方制造业大转移?韧性凸显!中国凭什么笑到最后? - 天天要闻

欧洲陷入能源危机,中小企业垮台

再来看美国,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已经有很多年了,而现在美国国内充斥着高通胀危机,供应链不畅,生产成本增加,劳动力成本过高等问题,这意味着在美国投资建厂的成本会非常高,产品竞争力不足。

当然,西方那么多老牌企业,最终还是有建厂需求的,所以对他们来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西方国家出技术和资本,在海外建造制造工厂,实现双赢,这就是西方制造业的外迁。

危机升级!西方制造业大转移?韧性凸显!中国凭什么笑到最后? - 天天要闻

美国企业外迁,特斯拉来中国建厂

但是制造业的外迁也是有学问的,有的国家和企业选择美国,有的选择中国,还有的认为印度和越南的发展潜力更大。当然,站在中国的立场来看,我们希望西方制造业能选择我们,那么我们是否具备这个能力和底气?

在我看来,我们是有的,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很大,我们很可能是下一轮全球制造业最大的赢家。这边我说一些我们的优势和韧性。

第一,中国拥有完备的产业链和产业结构。

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首先发展中低端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打下了良好的工业基础,随后又因为科技的进步和自主研发,开始向中高端制造业发展,高铁,大飞机我们都能造,我们的家电出口也是世界数一数二的。

危机升级!西方制造业大转移?韧性凸显!中国凭什么笑到最后? - 天天要闻

中国高铁出口其他国家

这就意味着,不管什么行业的工厂和公司过来,在中国都能找到相应的配套系统,如果把世界各个国家看出一台电脑,那么中国的兼容性是最好的。

第二,中国有庞大的内需市场。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每年有超过百亿元的GDP,14亿人口带来巨大的市场。所以西方国家过来办厂,可以顺便卖给我们。

举个例子,特斯拉超级工厂落户中国之后,很多汽车都直接卖给了我们国人,订单甚至已经排了超过半年,马斯克甚至借此成为了世界首富。

危机升级!西方制造业大转移?韧性凸显!中国凭什么笑到最后? - 天天要闻

靠着上海工厂的产能,特斯拉能出口欧洲

对于很多外企来说,中国都是不允许放弃的一个国家,所以你会发现,尽管媒体上很多西方国家对中国关系比较紧张,但是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是越来越多的。

根据商务部的数据,今年1-8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927.4亿元人民币,折合1384.1亿美元,增长20.2%,特别是高新技术方面增长了33.6%,所以就算外交上关系紧张,但是外国人的身体还是很诚实的。

危机升级!西方制造业大转移?韧性凸显!中国凭什么笑到最后? - 天天要闻

在21年高基数的前提下,中国利用外资依然有20%的增速

特别是这次欧洲吃大亏的德国,对中国的投资是世界所有国家中占比最高的,所以美国在呼吁说要和中国脱钩的时候,德国总理朔尔茨站了出来:这次他不仅表示要坚决反对逆全球化,还认为绝对不能和中国脱钩。

危机升级!西方制造业大转移?韧性凸显!中国凭什么笑到最后? - 天天要闻

德国总理朔尔茨站了出来

第三,中国在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方面有比较优势

最近落户中国的很多项目都是重量级的。举个例子,7月26日欧洲空客在成都搞了几十亿的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德国巴斯夫一体化基地在广东投产,耗资100亿欧元;还有宝马给了亿纬锂能以及宁德时代超过100亿欧元的大订单等等。

危机升级!西方制造业大转移?韧性凸显!中国凭什么笑到最后? - 天天要闻

德国巴斯夫在广东投资100亿欧元建厂

德国为什么这么偏好中国?

因为只有中国在新能源电池等方面有优势,也只有中国具备高素质的工程师队伍,下一个风口是光伏,风电和新能源汽车,而中国在这方面的优势是很多欧洲发达都不具备的。

印度和越南会是中国的对手么?

我们在承接西方国家产业转移的同时,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印度和越南等国家, 会成为中国的竞争对手么?在我看来,我们的底子比他们更加厚,这两个国家都有比较大的缺点。

越南和印度的发展速度虽然比较快,但是目前来看,两国仅能承担一些初级制造业。因为两个国家的经济体量和中国有明显的差距。

危机升级!西方制造业大转移?韧性凸显!中国凭什么笑到最后? - 天天要闻

越南承担的制造业转移大多为初级制造业

中国GDP16.86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二。印度3.1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六,越南只有3600亿美元,排名39。

危机升级!西方制造业大转移?韧性凸显!中国凭什么笑到最后? - 天天要闻

21年世界各国GDP

所以印度算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之一,而越南还差得很远。但是印度这个国家比较奇葩,他们的底子在几十年前是超过我们的,但是越发展却被我们甩得越远。

印度的人口素质其实比较差,根据数据统计,目前印度的文盲率是85%,绝大多数印度人没有钱去接受教育,所以印度人口虽然多,甚至超过中国,但是却享受不到我们的人口红利。

危机升级!西方制造业大转移?韧性凸显!中国凭什么笑到最后? - 天天要闻

印度文盲数量世界第一

再比如印度的技术研发和投入的水平非常低,数据显示印度的研发资金仅仅占据GDP的0.7%,这在金砖四国中是最低的,甚至比不上越南。而中国的研发投入占GDP的7%,是印度的10倍,长此以往,中印之间的发展差距会更大,

最后我想说,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国家承接制造业转移的基础,而印度的基础设施却非常落后。一方面印度对基建的投入很少,10年只有1.1万亿美元,另一方面印度人非常躺平,缺乏中华民族的勤劳刻苦,且政府扯皮严重。同样一条路,中国1年可以修建完毕,但是印度可能要修个5-10年。

危机升级!西方制造业大转移?韧性凸显!中国凭什么笑到最后? - 天天要闻

印度老旧落后的基础设施

综合来看,全球产业链虽然确实会向印度和越南转移,但是他们承接的都是中国不需要的中低端制造业,这也是我们曾经赚过的辛苦钱。而我们需要,也正在承接的,是类似德国这种发达国家的高端制造业,这也是我们需要的。

总结

总的来说,美国制造业的空心化和欧洲的通胀,能源危机,倒逼西方企业加大最中国的投资,而美联储的多次加息,又严重打压了国内制造业,导致美国制造业恢复计划的破产,所以。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能够承接他们订单的国家。

危机升级!西方制造业大转移?韧性凸显!中国凭什么笑到最后? - 天天要闻

美联储多次加息,打击了美国制造业

就算随着中美关系的不断激化,依然有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来中国投资建厂,我们利用外资的比例不断增加。

当然,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地缘政治和美国对中国的“脱钩”计划,也的确引发了不少企业的观望情绪,这是我们需要考虑和警惕的。

当然,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加大力度发展对外贸易和人民币国际化,中国制造业的红利依然会持续下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也会越走越顺利。

危机升级!西方制造业大转移?韧性凸显!中国凭什么笑到最后? - 天天要闻

超越美国,才是我们的目标!

越南和印度并非我们需要在意的对手,全方面超越美国,才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也希望这一天能尽快到来!中国制造业加油!

-----------------------------------------

【樱狼财经】探寻热点背后的真相,欢迎转发、点赞、评论。图源来自网络,侵删。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免费开放、扫码入场 端午假期来“家门口”选购外贸优品吧 - 天天要闻

免费开放、扫码入场 端午假期来“家门口”选购外贸优品吧

大河网讯 5月29日至31日,外贸优品中华行(河南站)活动将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5月26日,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2025郑州跨境电商大会暨外贸优品中华行(河南站)活动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费全发在答记者问中介绍了外贸优品中
港股异动丨中核国际飙升31%,美行政令或大幅提高铀需求 - 天天要闻

港股异动丨中核国际飙升31%,美行政令或大幅提高铀需求

中核国际(2302.HK)今日大涨,盘中一度飙升31.46%报2.34港元,股价创2024年7月以来新高。中核国际是中核集团旗下的二级成员单位,是中核集团专门从事海外铀资源开发业务的平台。消息面上,当地时间5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四项与核能相关的行政命令,包括加速反应堆测试,允许能源部和国防部在联邦土地上建造核反应堆,...
香港投资推广署:截至4月底“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录1257宗申请 料带来逾370亿投资 - 天天要闻

香港投资推广署:截至4月底“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录1257宗申请 料带来逾370亿投资

智通财经APP获悉,香港投资推广署表示,“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自推出以来持续反应热烈,截至2025年4月底,投资推广署共接获1257宗申请,同期入境事务处已向911名申请人发出原则上批准,让申请人以访客身份入境香港以便完成投资,并已向512名完成投资的申请人发出正式批准。所有申请预计将为香港带来逾370亿港元的投资金...
国元证券:革命性外科手术工具 国产手术机器人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 天天要闻

国元证券:革命性外科手术工具 国产手术机器人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元证券发布研报称,手术机器人作为医疗机器人的重要分支,凭借精准定位、微创操作等优势正快速渗透。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超200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突破100亿元,但腔镜和骨科手术渗透率不足1%(2020年)。随着医保覆盖推进及国产产品价格优势显现,预计2026年渗透率将达3%,进口替代空间巨大。国元证券主...
短短两天又变脸!特朗普同意推迟对欧盟征收50%关税 - 天天要闻

短短两天又变脸!特朗普同意推迟对欧盟征收50%关税

财联社5月26日讯(编辑 卞纯)上周五,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怒斥欧盟贸易不公,并威胁下月对其征收50%关税。不过,仅仅两天过去,特朗普的态度又发生了变卦。当地时间周日,特朗普表示,他同意将对欧盟征收50%关税的最后期限延长至7月9日。“我今天接到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的电话,请求延长6月1日与欧盟贸易有关...
美欧关税战暂缓,美股期货走高,美债收益率依旧上行,黄金短线下挫 - 天天要闻

美欧关税战暂缓,美股期货走高,美债收益率依旧上行,黄金短线下挫

美欧关税战暂缓的消息缓解担忧情绪,周一,美股期货集体上涨,日韩股市高开,美债收益率持续上行,美元基本持平,当地时间5月25日,特朗普宣布延长对欧洲征收高额关税的最后期限,从6月1日延长至7月9日。此前,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5月23日周五,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建议自6月1日起对欧盟征收50%的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