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团社区团购的生意,变了。
前几天,优选官方表示,未来将升级为“明日达超市”,并提出全新品牌标语——“真的真的省”。
好家伙,这话一出来就知道不简单。这明显与美团闪购、美团买菜的即时零售定位形成互补。
这样一来,王兴的“电商梦”会成功吗?
从杀出重围到撤退
作为美团新业务最重要板块之一,美团优选一直备受关注。
王兴曾在财报会议中表示,美团优选是10年才有一次的重要机会,是必须赢的一场战争。
2020年7月,美团成立优选事业部,与买菜事业部门并列。随后的9月3日,其又高调宣布“千城计划”,计划未来3个月开进20个省,年内实现“千城”覆盖。
不过,社区团购是一门烧钱的生意,快速扩张离不开资金弹药。即使背靠大厂,计划也赶不上变化。
2020年开始,社区团购进入混战,价格战、高成本购入、营销费用让大批地方团节节败退,甚至一部分有融资支持的团购企业,也难以撑过那年冬天。
其中,“老三团”同程生活、食享会以及十荟团的离场让人唏嘘。
好不容易留下来的美团优选、多多买菜,同样压力巨大。
尤其疫情反复的3年,“活下来”和“成本控制”成为大家的关键词。
数据显示,包含美团优选在内的美团新业务亏损额由2020年的109亿元扩大到2021年的384亿元,同比扩大36.6%至76.4%。
2021年美团优选GMV预期目标为1500亿,多多买菜为1500亿。不过,前者仅完成1200亿元,后者则在800亿元左右,均未达到预期目标。
各大平台均未达到预期也从侧面反映出,社区团购的商业模式尚未跑通,盈利依然艰难。
去年下半年起,不少社区团购平台迎来收缩、转型与关停,美团优选、多多买菜、淘菜菜等玩家都在收缩战线和人员优化。
今年4月以来,美团优选接连退出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和北京等市场,加速寻找减亏、盈利的出路。
现在,又将优选的定位改为“超市”,可以看出美团进一步优化零售版图,放弃社区团购只是第一步。
拥抱新诱惑
即时零售,可以说是由疫情催生,与美团业务极为临近的风口。
疫情的不确定性更让人们对于即时性、确定性需求提升,即时零售客户增加,而这种需求的形成存在部分消费习惯的不可逆,可以发展出更多粘性客户。
对于美团来说,抓住即时零售的风口,甚至比社区团购更具吸引力。
于是,今年9月,美团App首页改版,新增置顶栏“美食百货,随叫随到”,超市便利、品质百货、蔬菜水果、买药与外卖等即时零售业务被整合至在首页置顶位,这些业务主要围绕线下实体商超,提供半小时级送达服务。
今年二季度财报中,美团将过去“餐饮外卖、到店酒店及旅游、新业务及其他”三大业务板块改为划分为两大业务板块——核心本地商业和新业务。其中,美团闪购从过去的新业务板块被划分至核心本地商业板块。
可以看出,以美团闪购为代表的即时零售仍然是美团关注的重点,而美团优选的调整,能够让美团电商零售版图更加完整。
美团终于电商化
王兴一直有着“电商梦”:美团买菜对标叮咚买菜;美团优选对标多多买菜;美团闪购对标京东到家;团好货对标传统电商。
如今,相继调整了美团闪购、美团优选业务后,美团与京东超市、京东到家、天猫超市的竞争也愈发明显。
比如,9月16日,iPhone 14发布,每天直接将宣传页置于APP一级入口,主打30-60分钟送货,直切京东小时购电子市场。
这正是美团与京东在即时零售市场竞争的一个缩影。
不过,与京东采取品类拓展的打法不同,美团的电商业务布局,更多是以时间为纬度,从半小时达、小时达到次日达、X日达等,由本地生活服务不断切入电商,由边缘向中心拓展。
可以说,美团优选和电商正在融为一体,
超市化的美团优选,正逐渐成为美团大零售体系的重要一环。王兴的“电商梦”,或许正在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