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岸的加州是橙色的,明媚的阳光,一片金闪闪的海岸。公路两边,山谷之中,是连绵不断的果园,这里可是大名鼎鼎的新奇士水果的原产地,如新奇士橙、柚子、柠檬等,还有加州的提子,温暖而充满热情的加州阳光都为这些高质水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充满阳光与海滩的加州,尤其是穿着比基尼服装的沙滩美女们,那可是梦里的美景。加州的海上活动是非常好玩,冲浪、赏鲸、游泳和航海等都是极为受欢迎的运动。这种不拘束的生活,也流淌着一种莫名的不安分的血液,天生就喜欢冒险和冲破常规。
除了海滩嬉戏,加州和煦的阳光同样也让人为之享受。良好的地理位置因素,还因为加州聚集了美国西部绝大多数著名的高等学府而使得加州扬名海外,再加上高智慧的人群,不畏艰难的创业精神,让这片土地永远充满生机勃勃,四季如春的感觉。
现在被称为硅谷的这片土地一直由印第安人居住。19世纪40年代,因为“淘金热”的兴起,很多人来到加州。但能淘到金子的幸运儿毕竟只是少数,当很多“淘金者”正准备失望而归时,他们在淘金地周围发现了另一种“黄金”——拥有肥沃土壤、适合种植农作物的圣塔克拉拉谷,并且定居下来。
在西部广袤的土地,一群热情无畏的开拓者。在美国历史上,他们是开发西部的先锋,富有冒险和吃苦耐劳精神,被称为“马背上的英雄”。这就是最早的“西部牛仔”生活。
在美国早期西部精神的影响下,这里诞生了闻名于世的硅谷。硅谷精神是“允许失败的创新,崇尚竞争,平等开放!
这里没有家庭因素的干扰,也不用担心创业失败而脸红,他们具有一往无前的冒险精神,这些值得我们沉思和学习。
我们国家目前处于改革历史中最艰难的转折时期,三年疫情,让我们生活充满很多无知的变数,中年失业、创业失败,投资被套,由于新型销售模式的影响,大量实体店不断下岗。俄乌战争,撕破了全球一体化分工合作的脸面,货币滥发及美联储不断加息,必定引起全球经济秩序的重整和资源的重组。处于这个时代我们,怎么办?
悲观和躺平是解决不了问题,成败不在一城一池,格局在乎一言一行。所以面对艰难,我们需要硅谷精神。需要开拓思维,不断创新,勇往直前。
硅谷有句话:没有特曼教授就没有硅谷,硅谷和硅谷文化能引领全球创新的理念,特曼就是这一切的缔造者,因此他被称为“硅谷之父”。
尽管他从来没有创过业,也没有开过一家公司,但是他把大学智慧与实体工业的无缝结合起来,为人类的第4次工业革命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弗雷德里克·特曼
NO.1|壹
弗雷德里克·特曼,1900年6月7日出生于印第安纳州。他整个家庭都是“学霸”。父亲路易斯·特曼是一位在美国推广智商测验的斯坦福大学教授。母亲安娜·贝尔·明顿·特曼就读于印第安纳州丹维尔的中央师范学院,并在附近的一所学校教英语。
弗雷德里克10岁时,父亲被聘为斯坦福教育副教授,举家迁到帕洛阿尔托。老特曼长期跟踪研究人类的智力发展,是研究人类智商和天才儿童的权威。
1916年,老特曼发表了“斯坦福—比内”智力测量表,首次采用比率智商(ratio IQ)的概念,并以智商作为比较人类智力水平的指标,这是对人类智力的首次量化测量。老特曼后来担任过斯坦福心理学系主任及美国心理学学会的主席,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
特曼在斯坦福大学校园长大,从小体弱多病,10岁才进小学。这个年纪才上学,怎么看,都不像是学霸。
但特曼异常聪明,就如喝红酒,开始没感觉,但后劲特别大,仅用了15年的时间便完成了从小学到博士的学业,这家族基因,还是相当令惊讶。
特曼是一个认真的小哥,身材纤瘦戴着眼镜,不修边幅也不拘小节。在帕洛阿尔托高中读书时,特曼参加过辩论赛,担任学生会副主席,是一名优秀的田径选手,还喜爱橄榄球运动。
特曼不只是学霸,动手能力超强。1913年,13岁的特曼装了一台无线电收音机,这让他加深了对无线电理论的认识。
高中时期,特曼只要没有课外活动,就去联邦电报公司,向公司员工学习无线电知识。看着周围的人没事在玩业余无线电,还有联邦电报公司那两个高高的接收塔,特曼被深深地吸引了。
这个时候,正逢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那批强国,在忙碌打群架。特曼的父亲和他的同事们,抓住机会,在帕洛阿尔托市开办了一家企业,为协约国海军生产无线电通信设备。
源源不断的订单,弥补了斯坦福大学的财政缺口,而且给大家添加了奖金,这样逢年过节,大家可以多买些大龙虾,补补脑细胞的消耗。
1909年,从斯坦福毕业的查尔斯·赫罗尔德在圣何塞市成立了历史上第一家商业无线广播电台,赫罗尔德任台长兼工程师员,他妻子担任播音员。该电台在旧金山湾区的青少年当中引起了巨大轰动,催生出了一批业余无线电台和兴趣小组。
特曼就是其中的狂热分子,他与邻居的两个孩子马上捣鼓了一个业余电台,都是学霸,执行力很强。他们一个是斯坦福化学教授的儿子,另一个是后来的美国总统赫伯特·胡佛的儿子。
对于这段故事,后来特曼感到很得意:“想起过去我很开心,当时我们三家是邻居,我们高兴地摆弄自己的新玩意,试验它的功能,然后推开窗户大声问对面的伙伴是否听到这边的声音。”(对于这一点,我们中国家长是不是也要学习一下,不要太过于追求分数,小朋友的实践能力也很重要)
1917年,特曼高中毕业,顺理成章地入读斯坦福大学,主修机械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是早期斯坦福最好的专业。
在斯坦福的第二年,特曼突然转到了化学系。特曼转系的事一直是一个谜。特曼上大学后,经常参加联邦电报公司在斯坦福开办的讲座,并从中获益匪浅。这一企业与大学结盟的互惠互利现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后来推动硅谷的成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人的成长是决定他以后发展的轨迹,特曼不但是学霸,还富有生意理念。
1920年,特曼本科毕业,去了联邦电报公司工作。他认定自己今后的职业就是在联邦电报公司做一名优秀工程师,为此,他回到斯坦福读研究生。特曼在六个学期里,完成了两倍的课程,给系里的教授,包括系主任哈里斯·瑞安,爱辉尔的导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特曼取得了硕士学位,研制出了峰值电压表,还有了女友。成家立业,特曼的人生开始走向新的转折点。
NO.2|贰
从斯坦福毕业后一周,特曼就申请去波士顿理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前身)读博士了。这个选择非常明智,当时的麻省理工有20世纪电子工程最权威的教授。
在麻省理工,他运气不错,遇到人生影响最大的导师——万尼瓦尔·布什博士,模拟计算机的发明人,美国信息技术先驱。
布什是二战时期罗斯福总统的科学顾问。二战后,布什促成了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高级研究规划署(ARPA)等机构的设立。
布什也是超级学霸,26岁时花了一年就获得了麻省理工与哈佛大学的联合博士学位。
1919年,布什回麻省理工任教,四年后升为电机系教授。这期间,布什与大学室友成立了“美国器械公司”。1925年,该公司更名为“雷神(Raytheon)”,即后来美国最有名的军火商——雷神公司。
两人的经历相似,但性格截然不同。布什曾任麻省理工工学院院长,特曼后来任斯坦福工学院院长。特曼喜欢幕后工作,不喜欢抛头露面、不修边幅、行为古怪、热心助人、不计个人得失;而布什穿着得体、擅长政治,是学术界和华盛顿喜欢的人物。
事实证明,人生的发展,不但自己要聪明,也要跟对老板。
在布什的指导下,特曼的学业突飞猛进。但他从布什身上学到更多的是课堂之外的东西。布什对于电子技术必将改变世界的信念,及“大学不仅要搞学术,还要成为研究与开发中心”的思想,也成了特曼的信念。30年后,这一信念在斯坦福和硅谷开花结果。
1924年,特曼获电机工程博士学位,随即被布什聘为麻省理工的助教。可是命运有时真会开玩笑,特曼回斯坦福探亲时患上了肺结核,他不得不留在斯坦福养病。
他卧病期间没有哪家公司愿意聘他。但他的老师,瑞安教授对特曼的真心让他尝到了人间的真情。病好后,特曼留在了斯坦福,任电子电工程学教授和电子通信实验室主任。当然布什老师和麻省理工也没有忘记他,给他保留了职位。
所以说,好的人品很重要,关键时刻能发挥极大作用,让你的人生不至于走弯路。
特曼是斯坦福大学教职工中最勤奋的人,他每周工作七天。他一度担任他所在系里一半研究生的主责导师。特曼为人谦逊,话不多,衣着呆板还有些木讷。但他一踏上讲台,讲起课来妙语连珠、娓娓动听。
特曼一直热衷于鼓励最优秀的学生成为创业者,去闯出一片天地。在希特勒入侵波兰的9个月前,特曼还说服了他最喜欢的两名斯坦福大学的学生休利特和帕卡德,让他们在镇上创办了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公司,就是后来顶顶出名的惠普公司。
1929年11月,美国东部刮起暴风雪,许多地区被大雪封锁,铁路和空中运输中断,好几艘船沉入海底。这场天灾拉开了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序幕。大萧条导致全美1500万人失业。危机和苦闷中的斯坦福师生们,企图改变这种不可抗拒的宿命。
经过了大萧条的特曼知道,对于工程系的学生来说,创业是最好的出路。特曼带着他们在旧金山湾区电子公司参观实习,拜访那些最初从事电子业的人。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接触到了未来的老板或是员工以及电子业的最新成就。
后来硅谷精英们常说,当特曼教授带着电机系学生在旧金山湾区实习的时候,就为硅谷播下了创业种子。
特曼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无线电专家,他的成就并非因为他的学术成就,而是来自他非同寻常的教学能力、领导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尤其是在大学与实业相结合上的创新性贡献。
在收音机兴盛的年代,麻省理工却不再关注这一热门技术了。1920~1925年,收音机零售额从200万美元增长到3.25亿美元。广播时段也大增,大幅增长的还有广告收入。
不过麻省理工的教授不再研究无线电了:维纳的兴趣回到了数学上,肯涅利退休了,布什成了政治家。
但是,斯坦福抓住了机会。当词典中还没有“电子”这个词的时候,特曼就已经开始撰写有关无线电工程的教科书《无线电工程》了。
此书多次再版,影响深远,是美国电子工程专业的经典教科书。书的版税远高于他做大学教授的收入,支持了他从1930~1947年的36项专利的研究。1937年,特曼成为电机系主任。在他的辛勤耕耘下,斯坦福在电机、通信等方面成为西部的旗帜。
NO.3|叁
1941年12月,美国对日本和德国宣战。
盟军有2.8万架飞机从英国起飞投入战斗。他们通过英吉利海峡时,被德国人发现并受到打击,原因是德国在1942年就已建立了完整的电子防空系统。
在法国境内,德国已经安装上百个预警雷达。而且德国战斗机在1942年就装备了雷达。这是人类最早的航空交通管制系统。该系统效率很高。盟军共有4万架飞机被击落或无法修复。死亡的飞行员美军79265人,英军79281人,平均年龄20岁。
盟军认识到德国防空系统很先进,很强大。他们必须研究该系统。美国在哈佛大学建立了高度机密的哈佛无线电研究实验室,实验室集中了800名各路精英学霸,研究通信情报和电子战。
1942年,特曼应老师布什之约,来到哈佛无线电研究所,为二战从事军事研发,担任实验室的领导。
他们研制出一系列的电子产品,攻破了德国的防空系统。为了让德军的雷达失灵,盟军把大量特殊宽度的铝条撒到空中使雷达失效。这一招使德军的防空系统瘫痪了。1943年7月,联军空袭汉堡,彻底毁灭了汉堡。盟军在二战中使用的铝箔是美国铝箔产量的3/4。最后盟军赢得了对德空战的全面胜利。
这场战争让各国大老板意识到,战争的输赢,不仅是依靠统帅的英明决策,战士的英勇和意志,还要取决于高科技产品的投入。拥有高智商的人才,成为争夺天下的关键。
二战的发生,永久性地改变了军事机构和学校的关系。此前,军事机构自己建立实验室,自己组织科研。就像海军研究飞艇时那样,虽然海军把飞艇基地选在了硅谷,但它对硅谷没什么影响。
特曼的老师布什确实很有远见,自从他担任美国政府的科研与发展办公室主任后,他认为可以让大学参与军事科研。大学直接从军方获得科研基金。
当时美国最强的四所大学拿了大量的科研资金,麻省理工拿了1.15亿美元,加州理工拿了8300万美元,哈佛和哥伦比亚大学拿了3000万美元,而斯坦福只得到了5万美元。这让特曼感觉很不爽快。
战后,特曼回到斯坦福。他决心让政府改变这个偏见,他要把斯坦福建成全美国最好的微波和电子研究中心。
幸运的是华莱士·斯特林担任了斯坦福大学校长,他是国际关系学家,对“冷战”的研究细致入微,并能充分认识到研究型大学日益增长的重要性。他将特曼从工程学院主任提拔为教务长,并赞成斯坦福大学围绕特曼所谓的“卓越尖塔”进行重组,建立起物理学、材料科学与电气科学之类的专业。
有了老板的支持,特曼把哈佛无线电研究实验室的11位同事全部聘到了斯坦福,建立了斯坦福电子研究室。开始,他们只能做基础研究。
1946年,美国海军研究办公室给了他们第一份合同。1950年,特曼已把斯坦福的工学院变成了西海岸的麻省理工。
1949年,苏联爆炸了它的第一颗原子弹。这给斯坦福提供了新机遇,而特曼早就做好了准备。军方要求特曼建立一个应用电子实验室以从事机密军事研究。这使斯坦福电机系的规模增加了一倍。
特曼的努力得到很好的回馈,斯坦福第一次成为军事工业和政府研究的合作伙伴。特曼决心把斯坦福的资源集中起来,帮助政府了解苏联在干些什么。斯坦福原有的两个电子实验室:一个是做基础研究的,另一个是做机密项目研究的。1955年,两个实验室合并。
此时,特曼在哈佛学到的技术,通信情报和电子作战,就变得至关重要。斯坦福已成了国家安全部(NSA)、中央情报局、海军和空军的科研中心。以电子战为形式的“冷战”就这样开始了。
特曼不仅能够增强斯坦福大学的基础科研能力,还能够将斯坦福大学变得更注重工程应用,把著名教授与实验室资源集中到新设立的斯坦福大学电子实验室中。这个研究机构迅速成为军方最重要的侦察与雷达系统研发中心之一。
仅仅几年,斯坦福大学就成了联邦政府研究经费最大的资助对象之一,并且在学术声望方面首屈一指。
特曼反对把大学办成脱离实际的象牙塔。特曼和他的同事还充分利用了斯坦福大学另一项巨大且独一无二的资产:它所拥有的大量土地。
斯坦福大学创始人遗赠给学校的36平方千米的土地多年来一直都是昂贵的累赘,只有农场主和牧场主愿意租用这些土地。但在战后的迅猛发展中,军事资金不断流入,新的郊区住户也在涌入旧金山半岛,斯坦福大学庞大的地产从资产负债表上的累赘变成了摇钱树。
当时大伙很兴奋,熬了这么多年,这块地皮终于值钱了,如果盖商品房出售,那可发大财了。
但特曼没有拿这些土地去搞房地产,特曼做的这一切成了硅谷的转折点。相反,在1952年,他们着手在一片面积大约1.5平方千米的开阔土地上建设了一处先进工业的研究园区。
同时特曼采取了一系列新规则:
第一,结合斯坦福的尖端学科,使斯坦福成为高新科技的研发中心;同时,把大学和实体工业联合起来为经济增长做贡献,也为斯坦福毕业生提供就业与创业机会。
第二,要把学校的财力、物力集中起来,吸引世界上一流科学家,组建各学科的前沿研究所,培育专业上引领世界潮流的一流人才。
第三,要加强学校的基础教育,使它的毕业生成为未来新工业的技术储备。
第四,加强教授与企业的联系。斯坦福改变了过去的专利转让制度,让学校的专利可以很快地转让给企业,同时学校可以从中获得大量报酬。
当时,没有一个学校这么做。特曼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思想:他不想成为一个军方的制造机器,他只做科研和咨询,让别人去建公司,让军方给他们钱去创业。这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让脑资源转化为技术动力,不久硅谷繁荣了起来。
在特曼的劝说下,本地初创公司惠普和瓦里安在园区开业的时候成为它的主要租户。像通用电气和柯达这样的东海岸大公司也加入了,这些公司支付高额租金以得到接近斯坦福大学的技术精华和“数字大脑”的机会。当地的许多公司都与斯坦福大学签署了合作计划。其他诸如立顿和喜万年这样的电子巨头也在附近建立了微波管研究实验室。
1951年,在特曼的推动下,斯坦福把靠近帕洛阿尔托的部分校园地皮(约580英亩)划出来成立了斯坦福工业园区,兴建研究所、实验室、办公写字楼等。世界上第一个高校工业园区诞生了。
赚钱这事真不能急,当你真正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找到其赚钱的智慧和经营的技巧,并合理地运用在目标项目上,你会发现自己的人生正在悄悄地发生的变化。
功夫不负有心人,1955年,七家公司在斯坦福工业园区内建厂,1960年增加到32家,1970年达到70家。1980年,研究区的655英亩土地全部租完,共有90家公司,25万名员工。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这类公司超过了7000家。这些公司都是电子工业中的高技术公司,这是特曼私人关系最多、最熟悉的领域,也是他认为最具潜力的领域。特曼为科研和生产穿针引线。
20世纪70年代,人才+技术+风险投资的组合方式,硅谷成了世界高科技的研发中心。这也使斯坦福研究区成为美国和全球争相效仿的高技术产业区。
斯坦福工业园区奠定了硅谷电子业的基础。它带来的收入为斯坦福提供了巨大的财力。预付租金超过了1800万,相当于当年斯坦福先生向大学捐赠的数目。特曼用它重金聘请名家大师充实教师队伍,实施人才尖子战略。
硅谷的迅速崛起,为斯坦福带来的直接回报是金钱,同时还为斯坦福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智力资源和生机勃勃的发展活力。凭借硅谷的技术开发优势,斯坦福还有一笔收入不菲的专利转让费。1954~1967年,斯坦福的专利转让费在4.5万美元左右。然而,从1970年斯坦福的技术授权办公室创办到1998年,斯坦福的专利转让收入达3亿美元。由斯坦福分娩出的公司每年的收入达到1000亿美元。
1991年,斯坦福百年校庆时的募捐额达到126亿美元的天文数字,这是高等教育史上的新纪录,连哈佛也望尘莫及。从学术研究来看,这所昔日的"乡村大学"超过了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的地位,位居全美大学之首。
● 1959年,特曼任斯坦福大学副校长。
● 1964年,特曼成为初始会员的的国家工程院院士。
● 1965年,特曼退休。随即被聘为电气电子工程学会(IEEE)的荣誉顾问。
● 1975年,特曼获美国国家科学奖。
● 1982年,特曼获百年(1882-1982)国际电子科技教育家首奖。
1982年12月19日,特曼教授在硅谷与世长辞。特曼教授是工程师中的工程师,他真正理解技术的美,他不尚空谈,喜欢实干。特曼和他的学生们为硅谷奠定了基础。
没有特曼教授就没有硅谷,特曼教授是名副其实的硅谷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