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固收研究团队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报告标题:光大固收信用利差数据库_20220930
报告发布日期:2022年10月1日
分析师:张 旭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6010001
分析师:危玮肖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9070001

摘要
上周多数行业信用利差上行。申万一级行业中,AAA级行业信用利差上行最大的为电子,上行10.5BP,下行最大的为房地产,下行2.1BP;AA+级行业信用利差上行最大的为有色金属,上行37.5BP,下行最大的为非银金融,下行13.9BP;AA级行业信用利差上行最大的为采掘,上行13.9BP,下行最大的为纺织服装,下行14.2BP。
上周煤炭和钢铁信用利差涨跌互现。三个级别的煤炭信用利差分别上行2BP、下行5.7BP、上行13.9BP。AAA和AA+级别的钢铁信用利差分别上行5BP、下行1.1BP。
上周城投和非城投信用利差均上行。三个级别的城投信用利差分别上行1.7BP、上行2.8BP、上行6.2BP;三个级别的非城投信用利差分别上行2.6BP、上行0.7BP、上行0.6BP。
上周除AA+级中央国企信用利差下行以外,其余级别的国企和民企信用利差均上行。三个级别的中央国企信用利差分别上行2.2BP、下行2.4BP、上行1.8BP;三个级别的地方国企信用利差分别上行2.3BP、上行2.1BP、上行0.6BP;三个级别的民营企业信用利差分别上行14.4BP、上行2BP、上行2.8BP。
上周多数区域城投信用利差上行。
利差水平:上周AAA级信用利差最高的三个区域分别为天津、吉林、云南,信用利差分别为227、148、143BPs;AA+级信用利差最高的分别为甘肃、青海、黑龙江,信用利差分别为1897、859、523BPs;AA级信用利差最高的分别为贵州、云南、天津,信用利差分别为822、582、359BPs。
环比变动:上周AAA级信用利差上行最多的是云南,上行15.5BP,下行最多的是陕西,下行4.8BP;AA+级信用利差上行最多的是江西,上行29.7BP,下行最多的是甘肃,下行544.4BP;AA级信用利差上行最多的是陕西,上行41.9BP,下行最多的是山西,下行31BP。
信用利差分布(AAA级)

信用利差分布(AA+级)

信用利差分布(AA级)

注:
1. 每一行代表一个行业,颜色深浅表示在该利差水平上出现的频率,颜色越深表示分布越集中;第一行的单位为%。2. 数据窗口为 2014 年初至今。
3.本数据库所用数据来源为Wind。
4.数据库选券标准及算法详见《信用利差算法详解——利差数据库建模说明》。
按属性分类利差情况







注:完整数据库下载请联系光大固收研究团队,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提取码:gdgs
分省份城投
























注:完整数据库下载请联系光大固收研究团队,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提取码:gdgs
重点行业信用利差
















注:完整数据库下载请联系光大固收研究团队,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提取码:gdgs
►利率债(张旭/李枢川)
有利于信贷、有利于地产、不利于利率债
此时的收益率是偏低的
浅论资产荒
OMO和MLF降息是个很大的利好
不必对资金利率过于紧张
长债收益率具有下行的动力
以LCD理论为起点观察货币政策
需求再修复下的债市展望——利率债2022年投资策略
深度 · LPR改革的逻辑与成效
不宜过度关注OMO的数量
是否应取消“存款利率指导”?
以数量+利率的角度分析OMO、MLF和降准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沿革、当前问题与后续展望
►信用债(危玮肖/董乃睿)
高收益债现状梳理
电力主体信用资质再观察
首批公募REITs 2022年一季报点评与解禁分析
如何看国资类城投主体?
2021年以来银行永续债回顾
进而有为,兼顾风险——信用债2022年投资策略
水务发债主体信用分析逻辑
走进“白山松水”吉林省
甘肃发展“虽迟但到”,未来可期
如何看城投——通过层次分析法的定量分析
探寻煤企投资机会 ——煤炭行业专题研究报告之十
►可转债(方钰涵)
纸浆价格有望迎来拐点,看好造纸龙头企业——造纸行业转债梳理
转债“爆炒”渐行渐远
徐而图之,谋定后动——可转债2022年下半年投资策略
顺势而为,攻守兼备——可转债2022年投资策略
转债发行“进化史”——从发行条件变迁看转债市场前景
低估值轮动策略:超额收益约为5%至10%——可转债轮动策略研究系列之二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固收研究团队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固收研究团队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固收研究团队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