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之前写于公号,现在统一复制过来)
2022年果然不是很平静,时间到了九月底,这一年也看得七七八八了。口罩还是没有得到完全解除,这是一场持续了几年的问题,历史上也很少有超过三年这么久的。因为口罩,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其实还没有缓解,比如对于旅游、交通、文旅、餐饮等多方面的经济收入影响。
还有就是大鹅和小乌的事情,这是一场始料未及的行动。很多人的预期也是错误了,原本以为是家长教育孩子,再不济也是大哥教训小弟。没成想,小弟后面还有靠山,前段时间大鹅说要尽快结束这个事情,很多人以为曙光来了,结果是增加人员,人家想尽快结束的方式就是加码。
然后就是漂亮国的持续增加利息,这个对经济的影响非常大,我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比如我们有外资,这些外资来买我们的股票,无论是大白马还是周期股,就今年这个行情他们苦哈哈也赚不了两三个点,结果回头一看汇率差还要倒贴6个点,这里外里太亏了。
他们的钱,还不如放在自己家吃利息,出来一圈回去亏了不少,这就是为什么漂亮国一加息,资金就会流入他们那里的原因。
其他的事情不想再说了,就上面这三件事,其实就够2022年抗的。有人问我:“寿老,今年还有希望么?”其实我在年初的文章里就反复提到了对于今年的谨慎,我们的市场是有灵活度的,就看要不要用,左右都是为难,是现在的实际情况。
最近投资市场的成交额一直都不高,七八千亿?如果再除去妖股和大白马,市场上几千家公司里面,有很多已经缺乏流动性了。
注意,我说的是缺乏而不是没有,什么是缺乏呢?首先是资金量不足,其次带来的结果就是用一点钱就能让它暴涨暴跌,最后就是如果极度缺乏资金,那就会阴跌,因为价格是需要资金撑着的,即使是毫无波动的织布机,只要不阴跌,还是有资金给它输血的。
反观楼市,北京的均价还在6万以上,城区里面十几万一平米比比皆是,郊区位置好的也是七八万,全市有资格卖的房子应该是十几万套挂牌,这还不包括很多没资格排队在卖的。
这是什么概念呢,比方说现在挂牌的15万套,平均北京一套房子750万,就相当于在卖盘这边挂着一万多亿的卖单,而购买力如何呢?成交量就能看出来了。
现在的接盘力量严重不足,所谓的刚需才会去买,真正不差房子的人不会在这个时候买,那么刚需能支付平均750万的房子能有多少人?这个刚需的门槛,未免也有点高了。
所以,现在北京这里的房价,就是卖家挂着不降价,买的人也不多,真正着急买的也买不到太便宜的。
再把这几点叠加起来,因为口罩的事情很多人失业了,这是职场和事业的困难。然后外部的争端,还有加息问题,导致了投资环境的艰辛。最后的结果就是买了房子的,容易还不上贷款,准备卖又卖不掉,很多没办法的最后可能房子被法拍了。
我们在这个时候,一定不要看价格,这就是我的经验,更要关注流动性,一个西瓜你卖十万,没人买有没有意义呢?
如果看未来,现在的购房主力应该是92年前后,而接下来的出生数量一直是下降趋势了,也就是一茬比一茬新人少。而资本市场,也需要新人,现在一直在活跃的还是70后居多。这一代人现在肩负的太多了,我说的是70后和80后初期的,楼市需要他们帮着孩子买,股市他们也是主力军,甚至三胎也要指望生了二胎的这一批人。
说到股市,其实应该指望90后和00后,但是每个时代都是不同的。由于各种信用卡,网贷,房贷,车贷等等,还有现在叫什么消费贷,已经严重透支了这两批年轻人的消费能力,如果都没有储蓄,就很难指望这两批年轻人成为楼市和股市的生力军。
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股市里最多的还是70后,新生的力量其实不多,这也是缺乏流动性的原因。80后进入股市要得益于15年那一次牛市,但是80后和90后差别还是不少的。
任何一个市场,流动性都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不是价格的高低。以前我有一位朋友,在古董行业里吃了亏,买了一个玉器,他找专家鉴定有的人说值几百万,有的人说一文不值。结果他这个东西,所有人都拿不准,最后的结果是他一会觉得值几百万,一会又认为一文不值。
说白了是因为买家没有信心,人家也拿不准这块玉到底是几百万的货色还是一文不值的。
可见,流动性和两个因素有关系,一个是购买能力一个是购买的信心。
现在这两块其实都有问题,能力是因为高负债,这是历史上很少见的一个阶段现象,以前我们国人都喜欢存钱,这种超前消费都是老外的行为,而现在90后和00后却屡见不鲜。
还有就是信心问题,虽然一直放水,但是你也不知道放哪儿去了,甚至如果它换成了黄金或者美刀,那也是有可能的,这样就对物价影响不大。现在全面投资的信心是不足的,一会那边炮火纷飞,一会那边加息开会等等。
能力和信心问题都不是短期能正常恢复的,但是短期可以有刺激的方法,那就是情绪,而情绪的带动就是使用有意识去拉动这个市场。
今天是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
这一年过了四分之三了,每日和大家的相伴也成为了习惯。
晚安,各位读者。
原文出自公号:雪球花甲老头(huajia1959)欢迎关注,里面有全部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