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更爱存钱了,央行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住户存款增加10.33万亿元,和往年相比,又创下了新高。算起来,平均每天有571存款涌向银行!
这么看了,咱们老百姓比以往更爱存钱了。这是为什么呢?有专家给了原因。
第一,为了防范风险而存钱。在这三年的疫情当中,尤其是今年3月份发生在上海的疫情,让大家伙儿长了记性,这么长时间的隔离,工厂停工、公司倒闭、降薪、失业,没有存款真的很难维持生活。所以,疫情之后,大家共同意识到风险和意外不知道哪天降临,只有手中有钱,那才安心。
第二,为了孩子存钱。中国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责任心特别强。不像西方国家,孩子满了18岁,就独立了,父母也就不管了,可是在中国不行,18岁刚上大学,还得培养。再过10年,孩子28岁了,又面临买房结婚,尤其家里有男孩的,没有积蓄根本不行,再过10年,孩子38岁了,父母总该不管了吧?不行,孙子辈又开始上学,还得要操心。所以说中国人都是向下生活,一切为了孩子。
第三,为了养老而存钱。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逐渐衰弱,吃五谷杂粮难免不生病,一旦生病那就意味着花钱。虽然,现在大家几乎都有医保,但是并不是百分百报销,自己还是得掏一部分,所以,没有一点存款,肯定不行。
第四,存钱是属于无奈。对于有投资理念的人来说,当然愿意投资,但是,从目前的投资环境来看,无论是炒股、炒房、还是买保险都不能确定有高的收益,相反风险较大,那不如把钱存在银行再观望一下,更保险一点。
勤俭持家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老年人爱存钱,疫情以后,现在的年轻人也逐渐改掉了大手大脚、超前消费的习惯,变得精打细算,加入存款的行列了。
存款虽然可以增强老百姓抵御风险的能力,但是同时降低了消费,就意味着现在各行各业的生意不好做了,经济发展就变得缓慢了。如何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呢?
有专家指出,首先要出台纾困解难的政策,恢复实体经济,稳定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其次是培育中高端消费增长。现在,不少地方都在想方设法促进汽车和房地产消费。比如采取买车减征购置税、买房返还契税、降低首付等方式拉动消费。
不过,从长远来看,进一步完善社保体系,减轻老百姓在教育、就医、养老等方面的后顾之忧这才是提高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长久之计。
您对老百姓爱存钱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