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板跑鞋受追捧!医生:当心患上足底筋膜炎

随着全民健身和马拉松运动的普及,高价的碳板跑鞋受到很多跑步爱好者的青睐,尤其深受一些青少年群体的喜欢。据外地媒体报道,邵先生(化姓)是一名跑步爱好者。他原来一直穿的是尼龙板的缓震回弹跑鞋,为了提高配速,他换上了一款最近很流行的碳板跑鞋。穿上这种跑鞋之后,邵先生的成绩有了不小的提升,可随之而来的前脚掌和小腿疼痛,让他有些不安。就医后,邵先生被诊断为足底筋膜炎,医生认为和他最近更换的碳板跑鞋有一定关系。

碳板跑鞋真的是竞速神器吗?穿着不当会引发哪些健康风险?记者采访了专家进行科普。

高弹力碳板鞋成运动市场新宠

如今,碳板鞋在跑步爱好者中备受青睐,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对其情有独钟。近日,记者走访武汉多家运动品牌门店发现,以高弹力、强支撑为卖点的专业碳板鞋成为市场新宠。

某运动品牌的导购介绍,目前市场上的碳板鞋主要分为跑步款和篮球款,价格在700元至2400元之间。此类鞋款内置碳纤维板,一大优势就是能在鞋底形成稳定的结构,为脚部提供良好的支撑,有效防止跑步时鞋底过度扭曲变形,从而保持脚部的正常姿态和力的传导。碳板鞋在跑步时可减缓能量消耗,帮助跑者节省体力,提高成绩,同时具有缓冲减震的效果,降低关节损伤的风险。

记者注意到,碳板鞋在手感上比其他跑鞋要轻很多。导购称,跑步款碳板鞋主要面向马拉松爱好者及专业运动员,篮球款碳板鞋虽然定位为成人市场,但由于其时尚的外观和强烈的科技感,意外地受到了青少年的喜爱。

武汉市普仁医院康复治疗室主任肖长江介绍,碳板跑鞋是一种在鞋底中嵌入碳纤维板的专业运动跑鞋,近年来在马拉松和竞速跑领域广受关注,其核心设计在于利用碳纤维材料的刚性减少足部弯曲,将更多的能量转化为向前的动力,其次碳板本身轻,结合轻质中底,整鞋重量比传统竞速鞋降低15%至20%,减少足部负担。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能够提高跑步效率和节省体力,提高成绩。但普通跑者过度依赖碳板,易引发足部代偿性发力,增加受伤风险。

医生建议初跑者慎穿碳板跑鞋

在外地媒体报道的案例中,为何专业跑鞋反倒引起足部不适呢?武汉市普仁医院创伤骨科/足踝外科主任张奕推断,专业跑鞋引发足部不适有多种原因,一是足踝力量不足时,碳板鞋的刚性使足部自然缓冲减弱,若肌肉力量无法支撑,易造成筋膜过度牵拉;二是碳板鞋引导跑者采用前掌着地,若原本习惯后跟跑法,发力方式突然改变,就可能引发损伤;三是过度使用,业余跑者单次跑量过大,例如超过10公里,碳板鞋的推进力反而会加重足部负荷。

碳板跑鞋如果穿着不当会引发哪些健康风险?张奕表示,最常见的是引发足底筋膜炎,即足底筋膜反复微撕裂,致使脚跟出现刺痛感。同时,还可能引发跟腱炎,这是由于小腿肌肉代偿发力,导致跟腱压力急剧增加,长期异常受力还可能导致应力性骨折,如跖骨、胫骨出现微小骨折。另外,碳板鞋改变落地方式,会增加髌股关节压力,造成膝关节损伤

张奕曾接诊过一名25岁的男性半马爱好者,为备战比赛,连续1个月穿着碳板鞋训练,每周跑量达50公里,之后逐渐出现脚跟晨僵、起步剧痛的症状。到医院就诊后,经详细检查诊断为足底筋膜炎,超声检查显示筋膜增厚。经过更换缓震跑鞋、接受冲击波治疗以及进行足弓强化训练,2个月后才康复。

张奕提醒,碳板跑鞋并非适合所有人。初跑者(跑龄小于1年)、足踝力量差者、体重较大(BMI大于28)、扁平足高弓足者以及足底筋膜炎患者、跟腱伤病者等均不推荐使用。科学穿着碳板跑鞋,建议循序渐进,先从3至5公里短距离开始适应,再逐步增加跑量;同时搭配小腿提踵、足弓抓毛巾等肌群强化训练;碳板鞋仅用于比赛或间歇训练,日常慢跑应选择缓震款;一旦出现足跟或前掌疼痛,需立即停用并就医。需要强调的是,碳板跑鞋是竞技工具,而非日常训练鞋,跑者应依据自身水平合理选择跑鞋。(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