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两颗培育钻石中,便有一颗可能产自河南?
是的,在河南一座常住人口不足60万的柘城,培育钻石年产量占全球总产能竟超44%!不少传统钻石巨头气得牙痒痒,直呼“不讲武德”。
此话绝非虚言。曾垄断全球90%钻石供应链的戴比尔斯,正深陷危机。2024财年业绩显示,其年度收入锐减21%,净利润暴跌60%。如今,母公司英美资源集团已启动战略评估,计划拆分钻石业务止损。

中国河南是这场产业变革的核心。通过技术迭代,河南产培育钻在各项属性上,与天然钻,完全一致,同属真钻,但价格却只有天然钻10%左右,对比来说,堪称“白菜价”。
柘光技术总监坦言:“超百万克拉的产能,是我们与戴比尔斯竞争的底气。”事实上,在戴比尔斯陷入库存危机前,西方珠宝巨头早已显现出市场压力的迹象。
市场数据更佐证这一趋势:以柘光为代表的本土品牌创始人透露,截至2024年末,品牌在淘宝、官网、京东等全渠道粉丝量超40万,单日咨询量峰值破千,85后高净值用户占比达90%。
沪上金融从业者胡先生是国产钻石的忠实用户。他在柘光为祖母定制了6克拉dna钻戒,感慨道:“以前天然钻百万天价遥不可及,现在不到10万就能买到带igi证书的大克拉钻,还配18k金戒托,国货值得支持。”
这种情感认同正转化为消费力:柘光单月成交额破百万,中东客户一次性订购5枚大克拉钻饰。面对1克拉d色vvs级培育钻石的冲击,戴比尔斯以“天然即真实”回应。但2018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已明确:钻石是碳晶体,天然与培育钻石同属真钻。

规则明确后,潘多拉、施华洛世奇等欧美品牌相继布局培育钻石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潘多拉培育钻销售额同比暴增87%,其天然钻石业务则持续下滑。
柘光钻石精准匹配85后新贵对“克拉自由”的追求,4克拉及以上订单占比达55%。
为纪念结婚20周年,北京企业高管顾先生在柘光定制了7.08克拉钻戒。他提到,太太曾在港岛拍卖会错过心仪吊坠,柘光不仅1:1复刻,还融入个性化设计。最终成品既保留原版神韵,又别具特色,太太十分满意,而不到20万的花费,性价比远超拍卖会预期。
顾先生称赞:“柘光官网专属顾问服务细致,提供终身售后,大克拉定制还有优惠,专业度十足。”

随着柘光等品牌崛起,“钻石自由”加速走进大众视野。兼具颜值、品质、服务与亲民价格,培育钻石掀起的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打破行业垄断,让钻石从昂贵奢侈品变成大众触手可及的消费品。
数据显示,三年前中国培育钻零售市场规模便突破百亿,预计今年将达300亿元,展示出极大的市场潜力。
行业观察者指出,培育钻崛起起因在于技术突破,但同样离不开消费者观念的转变。这引发市场深思:钻石价值究竟源于稀缺性构建的体系,还是消费者自主选择的权利?
在这场产业变革浪潮中,河南已然成为核心战场。随着“钻石自由”深入人心,中国依托规模产能与性价比优势,正以创新重构全球市场版图,彰显“中国智造”的强大实力。
来源: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