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点的东京涩谷街头,本该是醉汉与加班族交错的身影,此刻却挤满了紧盯手机屏幕的年轻人。
2025年7月5日,本该是日本漫画家龙树谅预言的“毁灭性大地震”发生时刻。社交媒体上,超过25万人蹲守在直播平台前,等待一场可能吞噬日本三分之一国土的“末日灾难”。
然而,时针划过预言中的时间点,日本气象厅的监测屏幕上,只有鹿儿岛海域一次5.3级的普通地震记录——这场被渲染了半年的“预言”,彻底沦为一场闹剧。
这么离谱的预言,是怎么来的呢?
这要从一本26年前的漫画说起。
1999 年,日本漫画家龙树谅(Tatsuki Ryo)准备退休时,将过去创作的短篇作品合集出版,书名定为《我所看见的未来》。书中收录了她记录的 15 个 “预知梦”,内容涉及戴安娜王妃去世、阪神大地震等事件。
封面一行小字: “大灾难 2011 年 3 月”,而 2011 年 3 月11日确实发生了东日本大地震,时间上的巧合更是让这本书在事后被网友追捧。
此外,龙树谅成功预言了2005年8月的美国卡特里娜特大飓风,不过,对于预言的位置,龙树谅的手写标注和实际上的位置相差了几千公里,
号称成功预言了戴安娜死亡,然而预言的日期1997年8月31日和实际日期1992年8月31日相差了整整5年。
1976年11月24日,龙树谅预言了皇后乐队主唱弗雷迪·默丘里死亡。结果在1991年11约24日,弗雷迪·默丘因感染传染病离世,
此外还有一些关于自己身边的预言等等,在事后都被牵强附会的传预言准确。
2021年,出版社再版《我所看见的未来》时,为了卖书直接在腰封写"真正的大灾难2025年7月降临"。
关于日本7月大灾难,还有其他的佐证。
泰国女预言家普莱在 2024 年 12 月的一档访谈中提到,神明给她看了一幅画面,2025 年上半年缅甸将会发生地震,曼谷也会有震动,更准确地说是在三四月的时候。
而在 2025 年 3 月 28 日 14 时 20 分,缅甸确实发生了 7.9 级地震,曼谷也受到了影响,证实了普莱的这条预言。
2025年4月,普莱在访谈节目中提到7月到8月之间,日本和印尼火山会有爆发,并提醒泰国民众远离这两个地方。这条预言被很多人解释为日本在2025年7月会发生重大灾难,从而被用来佐证龙树亮预言的真实性。
有了多方的作证,这让人们更加深信不疑。在中文互联网上,更是被各种博主传得玄乎其玄。
今年6月,龙树谅实在受不了,出版了新书《天使的遗言》,在里面吐槽:"出版社把我的梦改得面目全非,7月5日只是我做梦的日期!"
然而为时已晚,恐慌迅速转化为对现实的冲击。
面对愈演愈烈的谣言,日本官方不得不多轮辟谣。7月2日,气象厅长官野村龙一在记者会上直言:“所谓7月5日大地震,是毫无科学依据的谎言。”
他解释,当前科技连“一周内东京发生6级地震”都无法预测,更别说精确到几时几分的灾难 。
东京大学荣誉教授罗伯特·盖勒更尖锐地指出:“利用科学手段预测地震是不可能的。”
预言破产后,最受伤的或许是旅游业。
香港赴日航班预订量在6月骤降11%,部分旅行社的退团率高达80%,更荒诞的是,鹿儿岛十岛村的居民提前囤积了3个月的物资,东京某寺庙甚至推出“身后事预约服务”,声称“为末日刚需做准备”。
尽管日本政府早在6月就通过观光厅网站用中英日三语辟谣,但7月赴日旅游业绩仍大受影响。
中国驻日使馆7月4日发布的防灾提醒中,只字未提预言,而是基于科学数据提示“吐噶喇列岛12天内发生1329次有感地震”的实际风险。
现在回头看,这就是个典型的"幸存者偏差"案例:她15个梦里有几个恰巧"中奖"了,但没人提另外几十个没应验的梦。
事后网友吐槽说:"每天预言'明天地震',总有一天会蒙对,但这不叫超能力。"
结语
这场闹剧暴露的,正是信息时代灾害传播的悖论:当科学坦诚承认“无法预测”,反而给谣言留下了狂欢的空间。
但是显然,比起枯燥的地震概率数据,人们更愿意相信“百米海啸吞噬东京”的戏剧性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