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第1638篇分析文
吉林透天山窟窿的10v10死斗已经正式拉开序幕,而很可惜的是本场让人翘首以待的旷世大战竟然还是没有张之维,错过了绵山战役、错过了三十六贼结义,难道张之维还要错过这吉林死斗?连腥风血雨都不曾经历咋就混到了一绝顶的位置?米二这是铁了心要和观众对着干了?
其实时至今日张之维依旧还有一丝参战的可能,这一丝可能性基于以下潜在论据而成立:
论据一|众志成城
有一个词儿叫同仇敌忾,还有个词儿叫一致对外,原本的异人界其潜在的利益关系自然是盘根错节,而在抵御外敌这件事情上,先有龙虎、上清、普陀、四大家族的人罕见地联手对敌,随后无根生更是带着全性的人暗中帮了帮助唐门诛杀壑山忍,现有江湖小栈主动送来情报,吕家吕慈带着一众吕家的精英前来参战,龙虎山的张静清带着张之维、张怀义师兄弟俩欲来助拳,王家的王蔼用神涂传递情报、王蔼的爹卖老脸找来了一群能人志士给唐门守家、东北马仙说进了山后如有需要可以找他们的人寻求帮助,慢慢地,那个独来独往、喜欢单打独斗的唐门也开始默认了这种协同作战的方式。
所以本次大战从来都不是哪一家的事情,相信后面还会有更多的势力参与进来,即龙虎山尽管没有作为首发,但也可以后面出场。
论据二|跌宕起伏的变数
《一人之下》不同于其他常规作品,没有那种狗血的欲扬先抑,随后主角团大玩亲人祭天法力无边又或是羁绊一出爱无限的戏码。但是尽管江湖小栈提供了十忍众的情报,然而透天山窟窿毕竟是壑山忍选的地点,且不说他们不知道在里面埋下了多少陷阱,最起码他们也对山洞里的环境无比熟悉,这黑灯瞎火的,谁是谁、能力是谁的、如何去应对?唐门十人众根本不可能如贝希摩斯对付纳森岛民一样实现绝对的属性克制。
再加上里面有一个“腰间盘十分突出”的瑛太,外面有一个被米二故意渲染得无比神秘的二力居士,从逻辑上讲、从剧情的精彩程度上讲,这场死斗就该从一开始就很惨烈,唐门十人众被壑山忍压着打。
论据三|双线作战
山窟窿里上演着生死斗,而唐门长与二力居士这些人难不成还能有说有笑地喝茶聊天?唐炳文可是打一开始就是想要将壑山忍聚歼之的,故而除了山窟窿里的死斗之外洞外的这群人有大概率也是会大打出手的,这不是以武会友,这也不是擂台赛,这只是一场犯我中华虽远必诛的保卫战,所以没有什么规则、没有公平公正,杀光壑山忍就是王道。
上面我们提到的论据一、论据二,如果唐门人单方面强势碾压那么这样的剧情就没有什么可看性,同时这也与历史不符,而且术业有专攻,我认为唐炳文在权谋上不应该强过二力居士,况且还不具备主场优势,所以在前半段的剧情里唐门应该处于劣势才对,基于这种逻辑下,东北马仙这些其他势力才有出手的机会,而这时候就给龙虎山提供了出手的可能,给张之维提供了出手的可能。
论据四|逻辑的合理性
锈铁里的张静清带着张怀义与张之维欲来助拳,唐炳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拒绝了张静清,张静清只能带着这对师兄弟无功而返,这在多数网友看来就是一段“脱了kz放p”的剧情,但只能说它找补了原漫画里张怀义说张静清不让张之维下山杀敌的设定,算是给张怀义、张之维的人设做了一点补充。
同时你要知道的是,许新在酒楼见张怀义的时候是不认识对方的,即张怀义不管有没有也参加这次行动,至少他不能和吕慈一样,从一开始就加入进来。
张静清师徒三人原路返回,不管有没有回到龙虎山,他们一定会收到王蔼亲爹放出来的消息,唐门与壑山忍有死斗,不管是龙虎山还是张之维、张怀义,他们自然不会去做帮唐门守家这种小事,但从逻辑上讲他们也不该无动于衷,所以不是他们想不想来的问题,而是他们在知道消息后凭什么不来的问题。
吉林死斗毫无疑问是一场巅峰之战,龙虎山在知晓这一事件后会派出的人也只会是张之维以及张怀义,但那时候张怀义在江湖上名声不显,回一次龙虎山恰好又可以将之留在龙虎山,再者说他张怀义总不能还与杨烈做过战友?所以张之维最后是有可能上吉林的,有且只有他一人。
论据五|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以吕慈对张之维的态度,那可以说是恨不得跪下给张之维叫爹,到底是啥情况才能致使吕慈对张之维如此的崇拜?
很显然什么时候锦上添花都不如雪中送碳来得弥足珍贵,很显然也就只有吉林死斗这次有让作者填上这一巨坑的机会,也就只有张之维不仅救吕慈等人于危难之中,还能惊为天人,实力吊打一众壑山忍者,不仅为吕慈报了仇,还诛杀了敌寇、弘扬了国威,既解气又解恨,如此一来吕慈对张之维的态度就说得通了,如此一来王蔼说张之维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是一绝顶的逻辑也说得通了。
未完待续
虽然是老生常谈,但你们就说我讲得在不在理吧?
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