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在东亚人看来,“家丑不可外扬”属于共识,离异本身就是伤口,如今逼迫当事人做祥林嫂,要扯开伤口让那么多人看,的确是艰难。
从这个角度上说,上这个节目的嘉宾算是有勇气。
而观众喜欢《再见爱人》这个节目,是因为相比较来说,它呈现了亲密关系的复杂样本。
一些网友甚至会说:我们一年一度的探讨亲密关系公开课开课啦!
从第一季的成绩来看,它的确是做到了复杂的真实,尽管在设计和剪辑上已经做了处理,但夫妻之间那种习以为常的相处模式和习惯无法在短期内更改,它所有的细节都传达出一个观点:婚姻的确是温暖又残酷的一件事。
这也是观众能共情的原因。
文 | 苏月
相比第一季的三对,第二季似乎更真实。
他们争吵、抱怨、冷战,有着失败婚姻的鸡零狗碎,甚至一些矛盾特别精微,带着一种当事人都不自知的掩饰性,但是,旁观者却又看得清晰。
有人说:第二季的女性们姿态太传统,不够潇洒,似乎与当下对于新女性的定义格格不入。
的确,第二季的三个女性身上,各有各的纠葛:
事业有成的苏诗丁和前夫不但离婚,而且相隔异地,极少沟通,可是在节目中,她不断回忆从前的美好,想念他身上的味道;
来自香港的Lisa和丈夫相识相恋走进婚姻,如今已经迈入下半生,却因为打麻将而被丈夫施以离婚的惩罚,她隐忍包容,欲言又止;
至于张婉婷,一边嫌弃丈夫宋宁峰一边又离不开他,相爱相杀,难分难舍,张扬的个性里似乎总有泪光闪烁。
她们有一百种对于婚姻的抱怨,但是,她们也有不想离开的理由。
很多观众说,这样的女性不够爽。
而这恰恰,就是大部分女性在婚姻中真实的样子,我们想看到的,不就是她们如何面对困境的吗?
观众喜欢新女性吗?
前一段时间看《玫瑰之战》,那里的女主顾念,似乎被塑造成了一个完美的“逆袭女性”,她皮肤白皙,身材苗条,穿衣有品,在事业上能屈能伸,识大体明大义,她一直正确。她是蜕变后的完美新女性。
但是豆瓣评分4.8分,说明观众不认可。
这里就有一个悖论,为什么我们一边挑剔女性,希望她成为我们想像中的新女性,但同时我们又对这样一个新女性排斥呢?
因为我们感觉这个新女性跟我们压根没什么关系!
我们喜欢的女性,首先要跟我们有关系。
什么是有关系?
就要像我们。要有我们身上的缺点,要有我们面对的真实的困境,而且,很多困境都是隐秘的,甚至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愿意轻易表达的,那么我们在观看的时候,像是一个人在照镜子那样,我们看着她的困境,与她形成了镜像关系。
然后,我们看着故事中的人物如何一步一步地突围,看着她一点点如何从旧的桎梏中走出来,我们与她的关系,是那种踮踮脚可以够到的关系,是那种按照她的行事模式,我们大概能走出困境的关系。
只有在一定的某个程度上,“她”对于我们具有指导意义,才可以真正地形成现实与故事的沟通。
所以,观众要的,不是一个完美的模特。
关于《再见爱人》第一季
很多女性观众喜欢“劝离”,动不动就会说:离开他吧,他配不上你!
比如朱雅琼特别期待得到丈夫的鼓励,一部分观众会说:你就不能独立一些吗?
的确,独立是对女性的要求,所有人都应该学习独立,但是,如果一个女人期待得到丈夫的鼓励和支持,难道又错了吗?所以,另一部分观众开始劝离:能不能不要再爱王秋雨了,放过自己!
事实上,这是表象,她婚姻困境的内核是:她始终是个要糖吃的女孩子,而丈夫王秋雨最期待的是她能够成长,因为这个男人在为养家养孩子努力,所以,面对他认为不成熟的老婆,的确他不愿妥协,一丝一毫都不让步。那种夫妻之间对于临界点的精准把控,让人窒息。
比如郭柯宇,其实最初的时候,她像所有女性那样,也是期待进入婚姻之后能够有一个温暖的港湾,能够拥有幸福温馨的生活。
无论是明星还是普通人,只要是女人,她们对于婚姻的渴求都类似:要安定,温暖,有强大的丈夫和可爱的孩子。
但是,她没有得到,这其中的因素非常复杂,很难用对错来判断。
但确定的是,十年婚姻,没有出演任何影视作品,彻底消失在观众视野。随着时间流逝,她越来越贬值。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病痛之后,才去思考,她手里能够攥住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至于佟晨洁,作为优质的二婚女人,却面临着“生育黄金期即将过去但不敢要孩子”的现实,而问题的核心是:丈夫希望要孩子,她就以“孩子的父亲”的标准来要求丈夫改变,于是拉锯战反反复复。
这三对夫妻之间的关系充满争执和破碎,但是,就是因为展现了痛苦,所以,变成了一档具有治愈和滋养效果的离婚综艺。
因为,即使是明星,各方面的条件优于普通人,但婚姻内的撕扯和痛苦,是可以让观众感同身受的,甚至,恰恰是因为各方面条件更好一些,反而在感情的层次与复杂度上,更为细腻和深刻,当然,你也可以说,他们有条件折腾。
当然,第一季的最后,这三个女性都有了各自的归宿:朱雅琼在纠缠多年之后,终于不再留恋;郭柯宇在最后的浪漫拥抱之后,选择朝前看;佟晨洁更是人间清醒,只要是丈夫不戒酒,她就不会冒险生孩子,一直用理性来维持家庭秩序。
这三个女性,都忠于了自己。
《再见爱人》第二季的女性们
到了第二季,很多观众认为,和第一季相比,这三个女性有些弱:
苏诗丁那么优秀的女人为什么依旧生活在从前,为什么犹豫不决,为什么不能开始新生活?张婉婷更是被全民议论,她情绪失控,暴躁无常,能不能有点骨气?而Lisa则显得软弱隐忍,难道是旧的婚姻制度中的女人吗?
在当下动不动就“劝人开始新生活”的女性观众看来,这三位女性似乎都在离婚边缘,她们磨磨唧唧地消磨时光,浪费生命,拖泥带水,不够利索。
用一些女性观众的话说:不够女性主义,带着一种“复古”味道。
的确,现在一些女明星离婚,很快就会得到粉丝潮水般的祝福,她们被称为新女性,被奉上神坛。似乎受了委屈不离婚的女性,就是不够坚定,不够独立自信。
中国人口调查机构的一项数据显示:九零后的年轻人离婚率达到了56.7%,闪婚和闪离成了一个很显著的问题,但是,离婚真的能解决问题吗?难道,你在第一个伴侣身上遇到的问题,自己没有反思,在碰到第二个伴侣之后,问题就会消失?
而离婚综艺的主题多了一层社会观察的视角,将原本严肃的社会现实和带着娱乐倾向的综艺混合在一起,产生了新的化学反应。
最重要的是,当离婚夫妻开始展现各自的问题后,在节目中,因为情景的设置,有了可探讨的空间,观众听到专家给出的分析和建议,也会开始反思自己的婚姻是否有类似的问题。
再见,爱人
再,见爱人
我很喜欢这档节目开头几分钟的文字:
触动人心的文字
终其一生,我们都在建立我们和他人的关系,这让我们得以从亲密的坐标中,窥见最完整的自己。
我们渴盼,不安被补偿,孤独被蒸发,为了得到这样的体验,我们不惜在山霾中攀登,于海雾中穿行,带着荆棘与暗礁赋予的不甘,寻访幸福的终极奥义。
当爱情翻越凌霄,带来疾风骤雨般的盛大欢乐,又悄然陨灭于,现实的脆弱。爱人们不再歌颂永恒,但我们依然忍不住,向迷雾尽头的光电提问:
为什么,爱,不是一切问题的终极答案?
为什么,我们没能和对的人,走进婚姻?
那么,什么是对的人?
每个人,都是充满问题的个体。
我们总是擅长,对亲密的人露出狰狞,那些狰狞的背后,是浑浊的哀愁,和小心翼翼伸出的手。
困顿之中,没有人,应该成为一座孤岛。重新踏上旅途,再次袒露灵魂,命运自会奖励,勇敢的人。
相逢会有时,迷雾之后,再见爱人。
矛盾和痛苦,眼泪和纷争,攻击与指责,矛盾在各种铺陈中升级,不断去展现在现实生活中没办法展现、或者是无法冷静看清楚的东西。其实就是不断在解剖婚姻中的问题。
但因为情境的设置与引导,真情实意也会在纷争中流露,往昔的温情碎片在闪光,也有情绪爆发之后尘埃落定的平静,有站在某个交叉路口的张望与回顾。
爱与恨,有时候是交织在一起的,爱对方,也恨对方,恐惧失去她(他),也在逃避面对她(他)。
当然,在复盘和思考之后,也能清晰地看到一些事情的“起承转合”,看到它的发生、演化和发展,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对于自我的重新审视,也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对方,最终决定着是放手,还是珍惜地重新牵手。
而观众们看的,恰恰就是这个部分。我想,这才是看似残酷的“嗑离婚CP”的温情内核,也是这档节目给予我们的情绪价值以及现实关怀。
绿尘,链接影视与生活
图片均来自网络,感谢那些记录世界的人
精神生活 | 分享朋友圈 | 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