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2025年04月13日20:50:19 娱乐 1180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电 题: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作者 傅天骋

  黄梅戏遇上相声曲艺,历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声馆里,每天都上演着传统曲艺与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剧场创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韵相声”以来,“95后”至“00后”观众占比突破80%,百余座位周周爆满。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 天天要闻
2025年1月1日,相声剧《赤壁》跨年演出谢幕时主演和观众合影留念。(资料图,受访者供图)

  舞台上,黄梅戏《天仙配》选段“树上的鸟儿成双对”未落,包袱已抖出合肥杏花公园相亲角梗,引得满场观众举起手机同步录制。这种被观众称为“古风相声”的表演,实则是剧场独创的“沉浸式相声剧”。

  “之前只在线上听过传统相声,来了才知道相声还能这么玩,我录制了视频发在朋友圈,好几个朋友都说要来打卡。”“z世代”张倩是这家相声馆的“老粉”,每周从不缺席。“我还‘安利’给了丈夫和孩子,我们经常一家三口来听相声,孩子现在都能说两句贯口了。”张倩说。

  薛培森说:“我们把《三国演义》里的一些故事解构重塑,打扮成里面人物的模样,用相声轻松诙谐的方式诉说历史。”

  “今天我们演《赤壁》,把这些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与相声结合,年轻人自然觉得亲切。”“95后”相声演员王冲头戴纶巾,手拿白羽扇说。

  “合肥话‘过劲’什么意思?这是夸你厉害!”“蚌埠住了?我们真有个包袱叫‘淮河岸边的破防瞬间’!”相声演员们将合肥、蚌埠、阜阳、芜湖等地特色编入段子。“观众在听相声的同时还能学安徽各地方言,每当丢出这些包袱时,来自当地的观众都会热情互动。”王冲说。

  “我在上海读书,每次放假回来必打卡。”“00后”观众张晓雯展示着相册里各个季节的“相声打卡照”。“上次我带江苏室友来这听相声,她听完居然会说几句安庆方言。”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统计,2024年,中国剧场类演出(含演出新空间和小剧场等)29.64万场,票房收入119.29亿元人民币,观众人数5424.11万人次。小型戏剧、戏曲、相声等更多艺术类型的演出入驻城市新空间,以创新的表演形式和观演场景,丰富的沉浸式、互动式体验,赢得年轻消费者青睐。(完)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眼尖网友发现歼-15T机库“神秘嘉宾”:我们都爱看! - 天天要闻

眼尖网友发现歼-15T机库“神秘嘉宾”:我们都爱看!

近日,总台记者来到辽宁沈阳,独家探访歼-15T的机库,眼尖网友发现机库“神秘嘉宾”网友纷纷表示:“真的太帅了”“我们都爱看” 相关阅读福建舰服役日期将近 歼-15如何升级迭代?近距离揭秘近距离观看“拦阻钩” 去歼-15T机库一探究竟...
92岁游本昌学拍短视频,每天熬到凌晨 - 天天要闻

92岁游本昌学拍短视频,每天熬到凌晨

“我11岁登台学的是‘戏比天大’,现在拍短视频学的是‘心比少年’。”短视频时代,92岁的游本昌也在追赶时代潮流,用短视频建立起和年轻人的情感链接,也鼓励大家勇于追求、敢于创新。游本昌孙女游盈绮“吐槽” 爷爷游本昌:刷视频比年轻人还狠,每天熬夜到十一二点,还要给他科普熬夜的危害!游本昌关于面对世界的态度,...
木兰花谢,鸳鸯蝶飞:雪妮唐佳半世纪传奇爱情的最后一幕 - 天天要闻

木兰花谢,鸳鸯蝶飞:雪妮唐佳半世纪传奇爱情的最后一幕

这几年,TVB隔三岔五就会传出老艺人的讣告。他们可能是港剧儿童熟悉的“妈妈”“外公”“旧街坊”“老同事”……我们一边感慨时代结束,一边怀缅那些追剧的时光,渐渐地习惯了跟这些熟悉的面孔告别。只是雪妮去世的消息,还是让大家更揪心一些。7月3日,雪妮因为胰脏癌离世,享年78岁,而两个星期前,她的丈夫唐佳坠楼身亡...
上午剪彩还精神,下午竟成永别! - 天天要闻

上午剪彩还精神,下午竟成永别!

谁也没想到,这一天,相声界的老前辈杨少华老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这位94岁的“老戏骨”,上午还在天津一家饭店里坐着轮椅,笑呵呵地剪彩,下午就传来了他去世的消息。这叫人怎么不唏嘘?俗话说,“人生无常,旦夕祸福”,这话真是应验了。
《哪吒2》英配版再“战”海外,杨紫琼加盟献声 - 天天要闻

《哪吒2》英配版再“战”海外,杨紫琼加盟献声

7月9日,据华人文化消息,英语配音版《哪吒2》将于8月22日在美国等英语国家上映,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得主杨紫琼已确认加盟,为影片角色配音。《哪吒2》自今年1月29日起在中国大陆上映,历经四次密钥延期,于6月30日下映,共上映15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