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IP?高雄无人机表演全是“大陆造” 陈其迈承认“没资讯安全问题”

2020年12月31日18:45:05 娱乐 1252

台湾IP?高雄无人机表演全是“大陆造” 陈其迈承认“没资讯安全问题” - 天天要闻

  据台媒报道 12月24日晚7时,高雄市“2021跨光百年”活动在爱河之畔举行首演。市长陈其迈认为活动中的无人机表演最为亮眼,要求当晚10时加演一场。然而,这一“亮眼”政绩这些天却传出活动中使用的500架无人机全部是大陆制造,而且飞行图案、编程也都由大陆公司执行。

 12月29日,陈其迈在被问及此事时避重就轻地表示,没有资讯安全问题,活动更重要的是创意。

 这番回答让许多台湾网民大嘲:赤裸裸的双标,民进党当局过去对大陆产品是如何避之而不及的,现在一句“没有资讯安全问题”就糊弄过去了?

 100多年前,高雄还不叫现在的名字,而是叫“打狗”。为庆祝高雄更名改制100年,高雄市政府决定在岁末年终以圣诞、元旦双节为契机隆重举办“2021跨光百年”活动,首场演出便定于24日晚7时举行。

 当晚,经历了15分钟的灯光秀、交响乐团及合唱团演出后,迎来作为压台演出节目的无人机表演,搭配着应景的圣诞节歌曲,500架无人机升空并摆出圣诞树、雪花、“高雄100”等图案。

 这场无人机表演“让现场观众惊呼连连”。

  莅临现场观看演出的陈其迈受访表示,在高雄的母亲河——爱河之畔,整座城市的美丽得以在全台民众的面前一次展出,让人“非常感动”,感觉作为高雄人、住在高雄“很幸福”。

  陈其迈还当场宣布,当晚10时,无人机表演将加演一场,“希望错过的民众能够把握住平安夜的加码演出,到爱河之畔欣赏可能是全台最大、最高的圣诞树。”

  在旁陪同的高雄副市长史哲更透露,整场演出都是“台湾IP(版权)”。

  然而,高雄市政府还没能高兴几天,12月28日,就有台湾无人机业者向媒体爆料,此前参与演出的500架无人机清一色的都是大陆制造,而且圣诞树、雪花等图案的飞行编程也都在对岸、由大陆公司执行,未公开招标,台湾团队从头到尾都没有参与。

 这一爆料等于是直接打脸高雄市政府,在台湾的社交网络上也引发热议。

 28日晚间,高雄市新闻局回应,无人机表演中的图案设计及飞行编程完全由台湾团队制作,强调无人机表演“最重要的是创意发想,忠实呈现构想,创意团队再找合作厂商执行(的话),不管使用硬体来自哪里、应用程序来自哪里,只要表现高雄思想即可”。

  一方面声称飞行编程完全由台湾团队制作,另一方面似乎又透露了可能也有“合作厂商”参与,这前后矛盾的说辞让无人机业者更进一步提出质疑:高雄市政府应该主动提供台湾团队制作的编程内容或参与人员名单、资料,否则难以取信外界。

 曾在台南执行过400架无人机表演的南台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助理教授、台湾希望创新创始人李志清就表示,原创图案确有可能自己设计,但飞行编程领域专业,会画动画不代表会帮无人机画动画,需配合掌握无人机的性能、间隔及安全距离抓取等。

  为此,陈其迈29日早上出席活动时亲自说明:“同样的团队其实在台中也演过两场,在澎湖也有过一场……演出包括舞台、灯光、音响……本来这些很多都是国际上的,器材也非常多,最重要的其实还是它的创意、它的发想,整个活动是不是能够呈现高雄在地的特色。”

  陈其迈强调,没有任何资讯安全问题,而且使用大陆制无人机的费用也是拉了其他县市共同承担。

  最后,陈其迈特别举例,“有些事情其实都是很正常的,像你用的手机iPhone也是大陆做的呀。”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3月,还在担任“立委”的陈其迈因为自己收到了一个大陆制造的纪念奖杯,就急冲冲地在脸书上发文,声称自己“超不爽的”。他质疑,怎么连一个纪念奖杯都是大陆制造,“难怪台湾经济会起不来,失业率居高不下”。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 天天要闻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过期药品与保健品:家中的小药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一些过期的药品和保健品不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误服将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大扫除时,务必检查并清理这些过期物品,确保家庭用药安全。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 天天要闻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上海观众以包容态度看待新编剧目,《织造府》演出现场的热烈感觉扑面而来。”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李晓旭携新剧《织造府》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她分饰曹雪芹、贾宝玉两角,带领一群年轻演员展示不一样的《红楼梦》故事。《织造府》作为毕派小生,李晓旭对上海充满感情,“我是毕春芳...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电 题: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作者 傅天骋 黄梅戏遇上相声曲艺,历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声馆里,每天都上演着传统曲艺与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剧场创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韵相声”以来,“95后”至“00后”观众占比突破80%,百余座位周周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