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南和庄老师曾经说过,只要大方向走对,基本上人生就不会有太大的差错。
电视剧《小巷人家》里面的庄家,林家,吴家就是因为方向选的不一样,20年后的光景也不一样。
内娱每年产出的年代剧其实并不多,但真正能够打动观众的年代剧很少。
但是《小巷人家》这部剧是获得了真正流量和口碑的双丰收,在于剧情服化道,演技等等的全面爆发。
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黄玲宋莹,他们那一辈,其实,图南和栋哲的起点已经比很多乡下的孩子起点要高了。甚至说,如果黄玲没有嫁给庄老师的话,图南的起点还要再高一些。
但是时代变革,他们那一辈其实大差不差的起点都一样。但是父母的选择让几个孩子成为了不一样的人生起点。
在那个中专包分配的年代下,庄老师为图南和筱婷选择的是放弃中专分配,选择继续升高中,考大学。
当然了,这些的前提是图南和筱婷的成绩足够好,从小图南就是巷子里的学习标兵,并且图南和筱婷都非常认真,夫妻俩非常齐心协力,省吃俭用供他们上高中和大学。
最后,夫妻俩也终于是把两个孩子的人生轨迹变得更好走。图南进了设计院,筱婷成了公务员,文化高,工资也高,还体面,可以说是那时候的上海顶尖文化人了,庄老师还有退休工资,黄玲有房,活得又体面又风光。
林家是有为栋哲托底的勇气,栋哲一开始成绩并不好,跟着图南和筱婷在庄老师家补课,林工,宋莹两个人对于栋哲基本没抱太大希望,只希望他能健康成长不必过于担心学业。
林工受到庄老师的熏陶启发,栋哲自己也比较聪明,也跟着筱婷考上了高中。尤其是在后期,林工被举报,被迫南下,但是宋莹并没有带着栋哲留在苏州,而是跟着林工一起南下,这一点是很多父母都做不到的,因为毕竟属于孩子的关键时刻,很少有父母会铤而走险。
最后,栋哲进了著名的外企,爸爸在厂里做设计师,妈妈开早餐铺,是三家当中最有钱的人家,还娶了是公务员的筱婷,在苏州,上海,广州都有房。
吴家其实过的不差,珊珊,上了中专师范,工作稳定又体面,还嫁了一个厂长的儿子,老公也是体制内职员,可以说是现在妥妥的县城婆罗门,日子只会越过越好的。
小敏在理发店工作,学习美容美发挣的工资比珊珊都多,小敏头脑灵活,有主见,不会过的差的。
小军,中专邮电,我记得在那个时候,这个专业很吃香,只要珊珊稍微给他使点劲儿,工作不愁的。 吴建国,张阿妹又有棉纺厂的房,养老也不会成问题的。
短短20年,明明起点都一样,各家下一代的孩子各有发展,今年发展最差的吴家,都已经比当时的很多人家过的好多了,时代跃迁,真的是很多人的机会。
其实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棉纺厂普遍下岗潮,很多人没有工作,但是庄家林家有图南和栋哲,孩子有出息有能力,根本就不用怕,可是其他家的父母却只能沦落为手工艺人,期望着打工补贴家用,那一刻真的觉得很心酸,孩子顶不上这个家的重担,最后的结果一定是相当难熬的,所以一定要好好的把培养孩子作为一个家庭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