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作为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一直以来都被用以慈爱、温柔、伟大等词汇来形容。
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母亲因为急于求成的,难免会忽略了孩子自己的真实感受。
而这样的情况,在娱乐圈内也是存在的——内地女歌手李嘉格便是其中一个“受害者”。
那么,李嘉格的母亲到底做了什么,才能让李嘉格被冠以一个“惨”字?
黄圣依母女间的真情对话
相信对于黄圣依这个名字,大多数人都不会感到陌生。
1983年出生的她,自20岁开始就活跃在中国影坛内。
凭借在《功夫》、《天仙配》等优秀影视剧中的倾情出演,她跻身成为了上一任“流量女王”的其中一位。
也因此黄圣依被人们同刘亦菲、王珞丹、杨幂等人共同评为了内地的“四小花旦”。
但,黄圣依成功的背后,却一点都不轻松。
黄圣依的父母是典型的“中国式家长”。
自黄圣依出生以来,父母就对她抱有了极高的期望,而伴随着的就是对她过分般高的需求。
根据黄圣依自己的说法,她的童年总是被“满分”和“成功”所填满,嬉戏打闹对她来说完全就是奢求。
但即便是如此,母亲对她说过最多的话,仍然是“丢人”、“不够好”。
即便是黄圣依已经凭借自己的力量的,在内娱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后,母亲也从未改变这样的说法。
这让黄圣依自幼就十分缺乏自信,同时也让母女关系产生了隔阂。
但任何矛盾只要说开了,一切都会好起来。
《是妈妈是女儿》第二季开播,黄圣依母女俩受到邀请,参加了这档节目。
在第二期节目中,节目组提出了一个名为“欢迎回到小时候”的主题活动。
让黄圣依回到11岁,向妈妈邓传理诉说一件小时候自己感到委屈的事情。
黄圣依和妈妈被分隔在两个房间,通过一部电话交谈。
拿起电话后,黄圣依便开始回忆起自己的中学时期。
她质问妈妈,为什么在那时只关心自己的成绩,而对自己情绪与心理健康一点都不在意。
邓传理默默听完女儿的话后,沉默了一会儿,开口说到:
“一直以来以打压式的方式教育你,让你受委屈了。”
听到母亲的道歉,黄圣依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一边流着泪一边向母亲述说着这些自己心中的不甘。
她如此努力也无法换来一句妈妈的一句“你已经很棒了。”
邓传理在此后没有再进行任何一句反驳,而是默默的听完了女儿的哭诉。
在这通电话结束后,母女两的心结彻底揭开,随着黄圣依的一声“妈妈”,两人紧紧的抱在了一起。
母女俩破镜重圆的画面,感动了无数人,也让这个镜头成为了这档节目的经典画面。
李嘉格的悲惨遭遇
但,与黄圣依一起参加这档节目的另一位嘉宾,李嘉格却迎来了与截然不同的结局。
李嘉格在这个主题中按照节目组的计划,是回到12岁。
但李嘉格在与妈妈聊起来后,就不只是停留在这个年龄。
和黄圣依一样,自李嘉格幼时,李嘉格的母亲就对孩子抱有极高的要求,希望她能在未来成为“人中龙凤”。
但不同于邓传理,李嘉格的母亲薄永霞对她,只有急于求成,没有帮助也没有教导,只在乎事情的结果。
并且随着李嘉格年龄的增长,薄永霞的这种要求近乎“变态”。
在李嘉格初出演艺圈后,母亲就要求女儿,要有事业、要能自己“赚大钱”、要能在上海买得起房。
这对于一个刚来到社会的女孩来说,无疑是相当困难的。
但一旦李嘉格显示出颓势,就会迎来母亲的一顿“臭骂”。
这让李嘉格倍感无奈,她苦于自己没有这样的能力,也害怕被母亲责备。
就这样,在李嘉格的肩上,一直承担着让人无法想象的重担。
为了找到自己的避风港,李嘉格早早的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女儿,有了继续坚持下去的支持。
婚后,李嘉格不再遮遮掩掩,想说啥就说啥,这也让她与母亲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
在这场面对面的谈话中,李嘉格向母亲提出了一个最为“致命”的问题。
“你觉得你有做错过吗?”
但,薄永霞却直接说:“可能没有吧。”
这一句话,如同晴天霹雳,让李嘉格哑口无言,再也无法与母亲交谈下去。
提前中断了这场活动,自己独自外出吃饭去了。
但,显然美食也没有能够完全缓解李嘉格的情绪。
在吃过饭后,李嘉格回到了她们的住处,找到了结束录制的黄圣依,想通过聊天来缓解自己心中的郁闷。
在镜头下,黄圣依作为一个合格的倾听者,默默的听完了李嘉格的哭诉。
但,她与母亲之间的矛盾,与李嘉格面临的情况完全不同。
她们母女两都比较强势,无法耐心的坐下来交谈,这样的情况下母女两的矛盾根本没办法得到真正的解决。
黄圣依在分析完后,提出让李嘉格与爸爸谈谈的想法。
但这一提议却立即遭到了李嘉格的反对,因为相比于母亲,父亲的情绪更为糟糕。
听到这里,黄圣依不由自主的感叹了一句:
“你好可怜。”
而李嘉格也在之后,苦笑了起来。
过于“沉重”的母爱
其实就目的而言,没有人会怀疑薄永霞为孩子好的初衷。
但这个过程对于李嘉格来说,无疑是过于“沉重”了。
天下的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过的更好、飞的更高,过上衣食无忧的成功生活。
但在教育孩子的同时,注意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毕竟父母带给孩子的影响,往往会伴随他们一生。
家并不是我们评判对错的地方,但互相之间的爱一定要有所权衡,这样彼此之间才会有更多理解和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