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摄影集堪称在上海舞台艺术“跨越时空的回音壁”

2025年02月27日19:31:23 娱乐 3459

这部摄影集堪称在上海舞台艺术“跨越时空的回音壁” - 天天要闻

这部摄影集堪称在上海舞台艺术“跨越时空的回音壁” - 天天要闻

近日,《凝心聚影——祖忠人舞台艺术摄影集》读书分享活动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行。该书由上海剧本创作中心于2024年重点推出,共收录了祖忠人从1978年至2024年间拍摄的332张珍贵照片,时间跨度近半个世纪。这些照片涵盖了歌剧、舞剧、话剧、戏曲、曲艺、儿童剧、魔术、杂技、木偶等各大艺术门类,记录了“上海之春”“上海国际艺术节”等重大活动,以及众多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形象。从中可以看到上海舞台艺术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足迹,窥见许多艺术家的成长历程,也能充分感受到摄影器材、摄影技术发展给舞台艺术的带来的变化。

这部摄影集堪称在上海舞台艺术“跨越时空的回音壁” - 天天要闻祖忠人/摄

《凝心聚影——祖忠人舞台艺术摄影集》一书责任编辑赵蔚华介绍,祖忠人先后用了整整一年时间去梳理、挑选照片。2024年10月,他把所有挑选精挑细选的照片发给出版社,并且非常细致认真地做了照片缩略图和索引,为后期的编辑工作提供了方便。摄影集分为三个篇章:回眸·新起点、同行·新世纪和放歌·新时代,分别对应改革开放初期、新世纪以及近年来的舞台艺术发展。

这部摄影集堪称在上海舞台艺术“跨越时空的回音壁” - 天天要闻祖忠人/摄

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王杰赞扬了祖忠人对摄影的热爱和追求,并希望青年摄影人能够从他的作品中学习。尤其是祖忠人记录了很多上海文化名人,如巴金、秦怡等,他拍摄的照片成为上海名家展示的档案库,有分量、有价值。

这部摄影集堪称在上海舞台艺术“跨越时空的回音壁” - 天天要闻祖忠人/摄

原市文广局艺术总监刘文国赞扬了祖忠人对上海文化发展的贡献,并回忆了与祖忠人合作的经历,强调了摄影对于记录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性。刘文国回忆祖忠人当年开着辆两用车,背着照相机,拿着三脚架,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一个剧场一个剧场走下来。观众还没到,他已经到剧场了,把三脚架全部架好,然后进行拍摄。以前都是胶片,工作量更大,回去以后他要冲洗、印出来。打开画册,就好像打开了上海文化发展难忘的历史追忆。

这部摄影集堪称在上海舞台艺术“跨越时空的回音壁” - 天天要闻祖忠人/摄

白玉兰戏剧表演奖评委会副主席吴孝明赞扬了祖忠人对摄影的热爱和专注,以及他对艺术的不懈追求。“他总是风里来雨里去,剧场散场了,他要赶回去弄照片,有时候弄到半夜12点。是上海文化的见证者,又是同行者。”

这部摄影集堪称在上海舞台艺术“跨越时空的回音壁” - 天天要闻祖忠人/摄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副主席毛时安赞扬了祖忠人对上海文化艺术的贡献,并强调了摄影作为记录时代变迁的重要工具:从早期的三脚架、传统底片胶卷摄影到今天的数码摄影,“他一直在追随着这个时代,就像一个忠诚的哨兵,守望着艺术的发展。”“他的目光非常敏锐,每天都守在阵地的最前沿,总是最先到、最晚离开剧场。这样的生活要坚持四五十年是多么不容易。”

这部摄影集堪称在上海舞台艺术“跨越时空的回音壁” - 天天要闻祖忠人/摄

当代越剧表演艺术家赵志刚说:“只要有剧场,只要有舞台,就有祖忠人。”祖忠人的一份执着、一份坚守、一颗恒心,是有工匠精神的一位摄影艺术家,让大家看到了什么都是有可能的。”“剧场摄影的难点就是灯光的千变万化,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场戏里祖忠人让自己一直转,在转的过程中捕捉瞬间,拍出很好的动态感觉。”

这部摄影集堪称在上海舞台艺术“跨越时空的回音壁” - 天天要闻祖忠人/摄

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原驻会副主席忻雅华认为,祖忠人摄影作品记录了整个上海文化发展的繁荣与发展,见证了上海文化的发展历程;见证了老艺术家、优秀演员、优秀剧团的艺术风采。祖忠人的作品不仅仅是个体的精彩艺术作品,还是上海文化发展的宝贵财富。

这部摄影集堪称在上海舞台艺术“跨越时空的回音壁” - 天天要闻祖忠人/摄

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原副主席许志刚回忆1973年祖忠人拍了一张两个工人学习的照片出了名,自己就是那时候认识他。祖忠人从这张照片开始,还有《巴金之路》《千手观音》《城市之光》等摄影作品,此外还发起了照相机收藏研究会。许志刚说:“五十多年了,他初心不变,一直在前进。”

原上海市文化局戏剧处处长李守成赞扬了祖忠人对舞台艺术的记录,他表示自己重温了《凝心聚影——祖忠人舞台艺术摄影集》中的舞台上的情景,很感慨:“一打开画面,我就觉得很多经历过的画面和画面之外的情景扑面而来。翻阅他的书,我就等于在回忆一段自己的往昔。新起点、新时期和新时代,在这个宏大背景下面,我又看到了上海舞台艺术一条百花盛开的长廊。”

评论家沈伟明认为祖忠人的这部摄影集是“一组跨越时空的回音壁”。该作品分了三个篇章,从话剧《于无声处》开卷,到2024年9月,作为第23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演出,被誉为“新国风“的原创舞剧《李清照》收篇,将上海近半个世纪的舞台艺术作品和活动的精彩难忘的瞬间定格,留存于当下。

青年京昆表演艺术家沈昳丽感慨祖忠人的照相机里,记录了她家的三代人,这部摄影集不仅是记录戏剧舞台的见证者,也是一部上海戏剧舞台大家庭的家族史。

会上,祖忠人也讲述了自己从黄陂北路226号到延安西路238号的工作转折经历,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舞台摄影的感受:“艺术的追求永远是无止境的,舞台艺术是编导演舞美、服装的综合艺术,而舞台摄影是一门跨界、融合的综合艺术。”据悉,活动由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上海艺术研究中心、上海图书馆阅读推广中心和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共同主办。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 天天要闻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过期药品与保健品:家中的小药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一些过期的药品和保健品不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误服将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大扫除时,务必检查并清理这些过期物品,确保家庭用药安全。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 天天要闻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上海观众以包容态度看待新编剧目,《织造府》演出现场的热烈感觉扑面而来。”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李晓旭携新剧《织造府》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她分饰曹雪芹、贾宝玉两角,带领一群年轻演员展示不一样的《红楼梦》故事。《织造府》作为毕派小生,李晓旭对上海充满感情,“我是毕春芳...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电 题: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作者 傅天骋 黄梅戏遇上相声曲艺,历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声馆里,每天都上演着传统曲艺与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剧场创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韵相声”以来,“95后”至“00后”观众占比突破80%,百余座位周周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