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得影后了!赶快来参加颁奖礼吧!" 2000年,导演的声音在电话那头激动地传来,而已经"荣升"为"准影后"的刘琳却正在自家床上呼呼大睡。
她迷糊地回答了一声"是吗"后,就又倒头大睡。
要知道,在娱乐圈,国际电影节的奖项可是含金量十足的加持。如果换做其他演员,怕是早就开始准备红毯造型,摆pose营业了。
刘琳的行为让圈内人都看不懂,他不仅没有去颁奖礼,甚至连个宣传通告都懒得蹭。
实际上,这份淡定背后隐藏的是一段不为人知的伤痛。但是,人生总是如此出乎意料,在你最失意的时候反而会给予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过年回家》这部戏不仅帮助刘琳获得荣耀,也促使她的演艺生涯发生了显著的转变。
此后,刘琳仿佛有了新的演技突破。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她饰演的王若弗成为了该剧中一大亮色。王若弗这个角色咋呼呼、强悍而又善良,刘琳成功地将她的憨气演绎得独树一帜,让观众不禁又爱又恨。
网友们都说她是"最佳段子手",怼天怼地怼空气的"嘴强王者"本尊了。
在《父母爱情》中,江德华这个角色最为让观众印象深刻。刘琳在接到这个角色时,曾致电梅婷抱怨:“我怎么能演这样的角色呢?我是拍文艺片出身的呀!”。
然而最后,这个总是脱口而出"屎尿屁"的粗俗村妇,被她以超乎常人的表演技巧演绎得惟妙惟肖,不仅收获了无数粉丝,还一跃成为网络红人。
刘琳这些角色的背后,是她勇敢突破自我的决心和力量。她并不被角色所束缚,每一次的表演都能给观众带来惊艳的感觉。
她从一个不被看好的小女孩,逐渐成长为一个能够驾驭各种角色的实力派演员,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演技,才是演员最应该拥有的底气。
如今的刘琳,她已经看淡了影后的头衔,她认为一个真正的演员应该追求的是能够演好每一个角色,让观众记住角色而非演员本人。
也许她对影后称号的淡然就是源于此。
毕竟,她更在意的是对表演艺术的那份执着,而非虚名。这种执着让她在之后每一个角色中都能交出令人惊艳的答卷。
从配角跃升为主角,又从主角退居配角,刘琳用自己的演艺生涯告诉我们:在这个圈子里,实力才是最有力的通行证。
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实力派"应有样子吗?不靠绯闻炒作,不靠花边新闻,而是能够脚踏实地演好每一场戏,本本分分做好每一个人生细节。
这也许是刘琳最令人敬佩的地方。
谁能想到,那个从不在乎影后头衔的刘琳,年轻时曾经是个"恋爱脑"?这背后隐藏着一段伤痕累累的情伤往事。
在遇到那个男人之前,刘琳对另一半的标准很简单:有才华就行,其他的都无关紧要。因此,当她遇见才华横溢的知名导演张黎时,便毫不犹豫地陷入了这段感情。
以事业为重的刘琳,竟然愿意放下演员身份,转变为一位居家小女人。这种事情在从前是无法想象的。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真实生活并不如童话那么美满。张黎从离婚的经历中得到了教训,直言不会再结婚,声称自己对婚姻已经厌倦了。
他坚称"只恋爱不结婚"的生活态度。
尽管身边的人都在劝说,刘琳依然选择了相信这个男人,默默接受了这段没有名分的关系。
"外表看上去可能有点疯狂,但是我的内心其实特别的传统,我渴望一个安定而温暖的家。"刘琳在后来的节目中这样说道,"女孩子们可能会说不在乎这个,觉得特别土,但是实际上,她们的内心都渴望成为一个美丽的新娘子。
当她再次提出结婚后,结果是令人失望的。
那个分手的夜晚,刘琳哭泣了很长时间。但这次情感的起伏让她意识到自己并不孤独:"我还有很多亲人,我并不是孤身一人。
然而,当她在报纸上得知前任再婚的消息时,内心如遭重击,痛得让她觉得无法呼吸。原来,并不是她不想结婚,只是不想和他结婚。
然而命运却经常与人开玩笑。就在刘琳以为这辈子可能会一直单身时,父母突然开始为她安排相亲。一次就见了十几个甚至二十个相亲对象,有要求她放弃演艺事业当家庭主妇的,也有装作文艺青年写情诗却在心里计算着电话费报销的,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香樟树》的拍摄期间,有个小转机。好闺蜜梅婷听闻她的遭遇后,不仅给予了鼓励,还热心地牵线搭桥,介绍了一位摄影师给她。
这次刘琳终于得到了命运的青睐。
与先前的热烈纠缠相比,刘琳的现有的丈夫则是个积极的人。他并非什么大富大贵的人,但却怀有一颗真诚的心,用心去经营他们的婚姻。
当刘琳在外忙碌工作的时候,他会主动肩负起照顾家庭的责任。
当她因为工作压力太大导致皮肤出现问题时,丈夫对她照顾得无微不至,从来不在意她的外貌是否漂亮。
"他不会在意我外在的美丑",这句话是婚姻中最宝贵的真谛,它让刘琳毫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到表演事业中。
如今的刘琳,已经49岁,但依然被丈夫宠爱着,像是公主一样。这位曾经的"恋爱脑",终于等到了最美好的爱情。也许,这就是老天给她最好的安排:错过一个不懂珍惜的人,才能遇见一个真正疼爱她的人。
这是一段不被看好的逆袭之路:一只丑小鸭如何逆袭变成了金天鹅。
在颜值至上的娱乐圈中,刘琳的成功可以说是独树一帜。
提到刘琳的处女作,那可真是大制作!14岁的她就在《法中情》中饰演角色,与王祖贤、万梓良、郑裕玲等大咖搭档。
这段经历并未让她产生恐惧,反而让她下定决心学习表演。她的天赋加上不懈的努力,使得她的专业水平飞速提升。
19岁那年,刘琳再次收获惊喜。在剧院老师的推荐下,她有幸与老艺术家吕中、朱旭合作了电影《高楼边》。这在演艺圈内并不容易,因为得到前辈们的认可并不易。
更神奇的是,大二那年,《夜半歌声》剧组专门跑到北电选角。按理来说,同班有徐静蕾、刘孜这样的清纯女神,刘琳是应该轮不上的。
她却能获得"蓝蝶"这个角色,并且还跟张国荣、吴倩莲同台演出。
要形容刘琳的最大特点,那就是她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短板。刘琳长相一般、身材一般,气质还略带一些“土味”,如果参加选美比赛,肯定是陪跑的角色。
刘琳并未选择走寻常路。虽然不如他人颜值出众,但她用比别人更刻苦的努力来磨练演技。她在课堂上的表现十分优秀,很快便成为了老师眼中的种子选手。
在毕业的时候,老师对她说:"你的生命不离不弃的陪伴,就是艺术。"
然而现实就是这样爱开玩笑,短暂的辉煌过后,迎接她的是一段无人问津的日子,看着同学们一个个向上爬,只有她停在原地。
她的简历一直没有得到回复,甚至有次跑剧组面试时,导演看了她的外貌后直接说她长得老。
面对“爹妈给的,我能咋办?”的质疑,刘琳只能默默等待机会。幸运的是,班主任俞飞鸿向她伸出援手,邀请她参加学弟学妹们的毕业大戏《悲悼》。
刘琳在那次演出后,被台下一位导演看中了。之后,她收到了《回家过年》的剧本。刘琳抓住这个机会,凭借超强的表演实力,成功地拿下了新加坡国际电影节的影后。
娱乐圈的魅力在于: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转角会遇到怎样的惊喜。刘琳的故事启示我们:与其抱怨命运不公,不如提升自己的实力。
因为只有具备真正的实力,你才能够在机遇来临时抓住它。
你或许在屏幕上看过刘琳,咋咋呼呼的王若弗,粗鲁豪爽的江德华,但你肯定没想到生活中的她竟是那样的朴素。这个在剧中能千变万化的演技派,私下里却朴素得让人意外。
王若弗,这个角色,让刘琳一举跃为"最佳段子手"。那种敢说敢怼的精神,连天地空气都敢挑战,活脱脱一个"嘴强王者"。
在《父母爱情》中,江德华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一位出身乡下的女性,张口闭口都是粗鄙的语言,甚至常常提及"屎尿屁"这些私密话题。
如此真实的描绘让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剧中人物的形象和生活。
与演出中的刘琳截然不同,生活中的她实在是出人意料的“居家派”。她不买奢侈品,甚至能背着几十块钱的塑料环保袋上街,而且她耳朵上的耳环已经用了三十年都不舍得换掉。
这对比,着实是相当大啊。
这种反差的背后,离不开她老公的付出。在这个一切都看脸的社会时代,能遇到一个可以不在意外貌的男人真是太难了。回忆拍《五号特工组》的那段日子,刘琳因为工作压力过大,脸上长痘的情况持续了很长时间。
别人早就会着急上火,但她老公非但不嫌弃,反而更加细心地照顾她。
"他从来不会在意我外在的美丑。"这句话从刘琳嘴里说出来的时候,满是幸福。有了这样的支持,她可以全心全意地投入表演,不用担心家里的事。
每次她去外地跑剧组,老公都会主动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
正是因为刘琳有这样的后盾,所以在表演上才能这么放得开。她性格大大咧咧,不拘小节,而丈夫是一个细心的人,两人在生活中能够相互补充,共同进步。
这种默契使她在事业上走得越来越远。
戏中表演千变万化,戏外生活素面朝天,这种鲜明对比正揭示了演员最真实的一面。有人认为,优秀的演员就应具备这样的特质:在舞台上绽放光芒,在台下却平淡如水。
她在《隐秘的角落》中饰演的单亲妈妈,那深入骨髓的伤心欲绝的哭戏,令人们不禁觉得,那并非在演戏,而是直接将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带到了荧幕中。
刘琳在生活与表演之中得到了完美的融合,这是让人真的佩服的地方。
如今的她,并不需要过度包装刻意经营。因为她明白,最能打动人心的永远都是最真实的样子。在急需真实、真诚的娱乐圈,能保持本色的演员越来越少,但刘琳做到了,而且一直在坚持。
演员这个职业真的很神奇,因为它让刘琳在荧幕前后活出了两种精彩的人生:一方面,她可以通过演技把各种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正如一个实力派演员的身份;而另一方面,她在日常生活中却可以保持低调、朴素,回归生活的本质,展现出另一种生活家的风采。
今天这个让人又敬又爱的刘琳,就是这两种角色完美融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