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彗星》首演,树立国内音乐剧创制“上海标准”

2024年01月14日23:50:48 娱乐 7723

今天下午和晚上,音乐剧《娜塔莎、皮埃尔和1812年的大彗星》(以下简称《大彗星》)正式在交通银行·前滩31演艺中心首演。这部被美国媒体评论为“百老汇自《汉密尔顿》之后最具创新性的新音乐剧”,以中外联合创作演出团队打造了独特的上海版本,“闯入”亚洲音乐剧观众的视野。

《大彗星》首演,树立国内音乐剧创制“上海标准” - 天天要闻

取材于托尔斯泰巨著《战争与和平》的部分章节的《大彗星》,最初是2012年在纽约一家新锐艺术剧院登场,当时它是一部小微剧场的沉浸式音乐剧,到2016年,在音乐、表演和舞美等环节都提升后的“进化版”登上百老汇舞台,至于今天在上海揭幕的《大彗星》,则意在让国内音乐剧从业者、观众感受一部“创新性、突破性的新音乐剧”。

上海版《大彗星》之“新”,意味着国内音乐剧创制对接百老汇产业工序,就此对本土行业的“游戏规则”重新定义。音乐剧《大彗星》出品人、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说:“这次《大彗星》努力尝试树立国内音乐剧创制的上海标准:触达百老汇核心版权,选拔中方创制人才,面向世界组建班底,加强中外交流互鉴,促进国内音乐剧的新一次转型和探索。” 

《大彗星》首演,树立国内音乐剧创制“上海标准” - 天天要闻

1月7日夜晚,前滩31演艺中心的交响乐曲声未歇,音乐剧《大彗星》舞美置景和装台技术人员已在等候进场。基于中外工作人员数个月达成的工作默契,复杂的装台工程在不到一周内完成。在描金红丝绒帷幔的环绕中,大红色调的星环状舞台如火树银花般耀眼,观众进入剧场的瞬间就仿佛穿越200年的时空,进入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描绘的莫斯科高门巨族的社交现场。

饰演皮埃尔的库珀·戈丁在排练中提到:“《大彗星》的百老汇版本里我最喜欢它的互动性,‘第四堵墙’完全不存在,演员和观众作为彼此的一部分共同完成演出。我喜欢这样亲密的演出体验。”戈丁曾在百老汇巡演版《剧院魅影》中出演“魅影”,也参与了《悲惨世界》《妈妈咪呀!》一系列百老汇经典音乐剧。他的嗓音条件独特,将皮埃尔的迷茫、深沉和颓废展现得淋漓尽致。他说:“上海是我梦寐以求的舞台”。

《大彗星》首演,树立国内音乐剧创制“上海标准” - 天天要闻

对比百老汇版在相对紧凑的剧场空间里营造观演双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密感,在韩国舞美设计师吴弼泳设计的“上海舞台”上,观众更直观的印象是角色们在宛如命运轨迹的星环舞台上不停歇地奔跑。对于不在池座中的观众而言,虽然和表演区维持着距离,但把《大彗星》当作一部镜框式舞台上的音乐剧,它仍然因其杂糅丰富的音乐风格而独具吸引力。编剧兼词曲作者戴夫.马洛伊大胆地让哥萨克民歌和电子音乐相遇,用爵士主题刻画1812年的莫斯科花花公子,以古典的慢板打开皮埃尔的内心世界……风格多样的曲风非但没有和小说的底色产生冲突,相反,这个时代的词曲创作者以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方式,完成了一次和托尔斯泰的对话。

《大彗星》首演,树立国内音乐剧创制“上海标准” - 天天要闻

全剧从头到尾“一唱到底”,唯一的非唱段台词来自《战争与和平》的经典段落,即皮埃尔向娜塔莎的告白:“我如果不是像现在这样,我如果是世界上最漂亮、最聪明、最出色的男人,而且是自由的,我立刻就会跪下向您求婚的。”两人的命运从此交汇,1812年的彗星划破莫斯科的寒夜,小说中的娜塔莎和皮埃尔还将承受战乱和生死离散,而音乐剧《大彗星》在皮埃尔感受着生命充沛的诗意和能量时落下帷幕。

首演之后,音乐剧《大彗星》开启为期一个半月多达50场的驻演。

  作者:柳青

文:柳青图:剧组供图编辑:姜方责任编辑:邢晓芳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 天天要闻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过期药品与保健品:家中的小药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一些过期的药品和保健品不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误服将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大扫除时,务必检查并清理这些过期物品,确保家庭用药安全。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 天天要闻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上海观众以包容态度看待新编剧目,《织造府》演出现场的热烈感觉扑面而来。”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李晓旭携新剧《织造府》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她分饰曹雪芹、贾宝玉两角,带领一群年轻演员展示不一样的《红楼梦》故事。《织造府》作为毕派小生,李晓旭对上海充满感情,“我是毕春芳...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电 题: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作者 傅天骋 黄梅戏遇上相声曲艺,历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声馆里,每天都上演着传统曲艺与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剧场创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韵相声”以来,“95后”至“00后”观众占比突破80%,百余座位周周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