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你好,李焕英》为例,从电影的画面和文字中分析叙事技巧

2023年09月27日23:46:12 娱乐 1176

以《你好,李焕英》为例,从电影的画面和文字中分析叙事技巧 - 天天要闻

文/纵观人间事

编辑/纵观人间事

前言

《你好,李焕英》自首映以来,便以惊人的速度在今年的春节档大卖,截止到四月十五日,已经达到了五十四亿的总票房,比《神奇女侠》还要多,贾玲更是获得了世界上最大的票房冠军。

以《你好,李焕英》为例,从电影的画面和文字中分析叙事技巧 - 天天要闻

为什么《你好,李焕英》会有这么高的收益?影片能够获得巨大的成功,除了先期的市场推广,以及影片本身的新奇之外,还有很大的原因。

然而,笔者觉得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在叙述过程中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叙述技巧,从而使得情节变得更加感人。

为此,本文从叙述学的视角,并与电影相关的相关理论相结合,对影片的叙述技巧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希望能对编剧们有所启示。

以《你好,李焕英》为例,从电影的画面和文字中分析叙事技巧 - 天天要闻

叙事素材的下沉与主题的回归

主题决定了素材的选取,同时素材也凝练着主题。一部没有题材得文学作品,就是一部没有生命得文学作品。

本文从《你好,李焕英》的主题确定和素材选取两个角度来看,本文提出了两个主要的特色。

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同理,就文艺作品而言,同样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贴近群众服务群众

以《你好,李焕英》为例,从电影的画面和文字中分析叙事技巧 - 天天要闻

唯物论认为,“艺术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要创作出一部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必须要将文学作品与实际之间的关系问题,尤其要将文学作品以人民为中心。

毋庸置疑,影视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创作形式,所以,评判影视好坏的只有大众。

《你好,李焕英》是一部基于贾玲个人生活经验而创作的小说,它描述了贾晓玲和年轻的李焕英之间的一段感情。

以《你好,李焕英》为例,从电影的画面和文字中分析叙事技巧 - 天天要闻

在一般人看来,这只是一段平凡的人生。虽然影片中的角色相隔很远,但是由于剧情的平民化,使得影片和观众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

普通的视频,让人有一种近在咫尺的感觉。这些影视作品的发行也是在写人们,表达着人们共有的情感--亲情。

《你好,李焕英》是一部基于“母爱亲情”的小说,它围绕着“母爱”与“亲情”展开的小说。

以《你好,李焕英》为例,从电影的画面和文字中分析叙事技巧 - 天天要闻

“原型指的是一种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象征、人物、母题、思想或叙述模式,也就是情节。

它拥有约定俗成的语义联想,它是一个能够单独进行交流的单元,它的根基不仅来自于社会心理的因素,还来自于历史文化的因素。”

《你好,李焕英》以“亲情”作为叙述的主题,通过对人性的认知,构建出一种“同心圆”,将人性的认同与最基本的情感结合起来,对观众群体的潜意识进行了很大的刺激。

以《你好,李焕英》为例,从电影的画面和文字中分析叙事技巧 - 天天要闻

它既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族群的共有的精神回忆,也是一个国家或族群产生的精神与文化背景。

换言之,“母爱亲情”的原型,正是人们共同拥有的情感基础。由于受到感情的影响,人性中的理性知识往往会临时战胜感性知识。

《你好,李焕英》是一部以“母爱”为主题的电影,它表达了人类最基本的情感-家庭情感。

以《你好,李焕英》为例,从电影的画面和文字中分析叙事技巧 - 天天要闻

尤其是通过“时间倒流”,让电影穿越时空,以“现在”的身份和体验,再一次体验并体味“母爱”,更能唤起大部分人的情绪回忆和共鸣。

悬念叙事的生成:时间、空间和逻辑

自从短视频的出现和繁荣发展以来,很多以剪辑电影作为创作内容的短视频用户,已经开始了快速的扩张,并快速占领了观看影片的市场。

这种短视频的特点是时间短,内容丰富,可以将一部电影中最重要的、最吸引人的内容集中在一起,所以,短视频吸引了更多的观众

以《你好,李焕英》为例,从电影的画面和文字中分析叙事技巧 - 天天要闻

由于影片的时间长度比短片要长得多,因此,影片想要获得更多的观看时间,就需要抓住受众的心理。

从时间、空间和逻辑三个方面来看,《你好,李焕英》在叙述手法上强调了对悬疑的创造。对此,笔者称之为“悬念叙事”。

《你好,李焕英》的故事发生在二○○一年,一个立志要做妈妈自豪的初中生贾晓玲,因为妈妈突然遭遇重大事故,伤心欲绝

以《你好,李焕英》为例,从电影的画面和文字中分析叙事技巧 - 天天要闻

贾晓玲的心情很低落,她居然又一次穿越到了1981。从2001至1981年的短片,是从时空角度来看。这种时间转换是通过语言文本来实现的,它主要体现在时间的跨越与空间的跨越两个方面。

贾晓玲于1981年后,意外地撞上了李焕英,后来贾晓玲被一位保安拦住询问,向门卫了解目前是1981年。而在空间变化方面,可以通过周边的环境和人的衣食住行来体现。

还有一个重要的效果因素是画面颜色发生了彩色—灰色—彩色的转变在电影中,当贾晓玲的视线转移到其他地方的时候,灰色的屏幕就会慢慢地变为彩色的屏幕,而这种灰色的屏幕也是一种叙述手法,可以用来实现时空的转换。

以《你好,李焕英》为例,从电影的画面和文字中分析叙事技巧 - 天天要闻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影视资源不断涌现,影视资源日趋丰富,影视资源的同质化也日趋明显,给影视资源的开发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人们的目光永远都会被新事物所吸引,在电影呈现逻辑上也是如此,一部影片的故事呈现逻辑越是别出心裁,越有特色,就越能获得观众的注意力和喜爱。

然而,如果用普通逻辑来表现影片中的情节,那麽影片就会令人感到单调乏味,无法激起观众观看的兴趣。

以《你好,李焕英》为例,从电影的画面和文字中分析叙事技巧 - 天天要闻

如果这些片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在这个影视作品层出不穷的时代,这些片子很快就会被影视作品的浪潮吞没。

《你好,李焕英》打破了影片中的因果关系,使得影片中的因果关系在多个片断中反转,由因到果变换成由果到因

影片《你好,李焕英》在叙述过程中突破常规逻辑,设置了一种前因后果的悬疑,这一点很能引起人们对这部影片的关注。

以《你好,李焕英》为例,从电影的画面和文字中分析叙事技巧 - 天天要闻

在一部关于排球赛的电影里,李焕英和王琴的排球赛进行到白热化,然后李焕英的一名排球赛球员由于脱发而害羞地离开球场,贾晓玲赶紧去追赶和劝说。

此时,有几名排球队的球员,已经准备弃权了,而当贾晓玲回到球场的时候,他们还在做着热身运动。这个时候,人们就会怀疑,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了。

讲述人忽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情节,而在电影结尾李焕英和一位排球队球员的谈话中,则让观众看到了这一情节。

以《你好,李焕英》为例,从电影的画面和文字中分析叙事技巧 - 天天要闻

从观众心理来看,《你好,李焕英》在剧情叙事时对因果进行倒置,实际上是为了抓住了观众的好奇心理,从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情感叙事的呈现:慢镜头、语言与非语言符号

《你好,李焕英》以20年后从现实中穿出的一位年轻女孩,通过对她的“妈妈”经历的一次又一次的“穿越性”的叙述方式,为影片的叙述提供了更为宽广的想像力与创造性的空间。

从叙述的角度来看,这种“穿越”让情绪叙述变得更加艺术,它通过慢镜头、语言和非语言的结合,将母亲和亲人这两种主要的情绪表现在了电影中。

以《你好,李焕英》为例,从电影的画面和文字中分析叙事技巧 - 天天要闻

慢动作是一种影片的表达方式。通常来说,投影机与照相机的转换频率是一致的,也就是每秒拍摄24张照片,在播放的时候也是每秒24张照片,此时屏幕上显示的是普通的速度。

如果摄影师在拍摄时加快拍摄频率,每秒拍48幅,放映时仍然是每秒24幅的话,银幕上就会出现慢动作,这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慢镜头

慢镜头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重视对情节细节的展现,其画面不仅展现了角色的可见动作,还让角色在那一刻的真实心理可被感动。

以《你好,李焕英》为例,从电影的画面和文字中分析叙事技巧 - 天天要闻

所以,很多时候,最能感动人,最能影响人的就是细节。在电影《你好,李焕英》中,贾晓玲想起了自己在穿越之前和姑姑的一次谈话:妈妈李焕英,如果赢了一场排球赛,她就会得到一份“惊喜”。

贾晓玲想要知道那时姑姑所说的“惊喜”是什么,便千方百计地说服李焕英,让她的排球队成员加入到排球赛中,几经周折,她们总算到达了场地。

开场后,李焕英的女排被击败,贾晓玲想让妈妈赢得这场球赛,竭尽所能地用自己的身躯来接住球,此时慢动作呈现。这个缓慢的视频,将贾晓玲战胜对手的坚定意志和她对李焕英的深情展现给了所有人。

以《你好,李焕英》为例,从电影的画面和文字中分析叙事技巧 - 天天要闻

电影《你好,李焕英》以缓慢的速度播放,尽管只有短短的一小段,但其所蕴含的情感与寓意却十分深刻。

人既是理智的,又是感性的,在受到共同情绪的影响时,这种共同情绪就是人们在潜意识中表达出来的情绪。

人类的情感认识可以短暂地支配人类的思维。而在影片中,“慢动作”的叙述方式更能引起人们对影片中角色的情绪认同与情绪共鸣。

以《你好,李焕英》为例,从电影的画面和文字中分析叙事技巧 - 天天要闻

电影《你好,李焕英》中,当贾晓玲第一次看到年轻的李焕英的时候,李焕英给贾晓玲缝裤脚的时候,她的眼神,她的行为,都是一种情绪的表达,而且往往会通过一种感情的表达,从而对人产生一种感情上的触动,这是感情的延续。

此外,在影片的叙述中,一些非言语性的声响,例如,背景音乐等,也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因素。

音乐反映出了人类的普遍情绪,它可以让观众与影片中的角色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好,让观众的情绪体验得到更多的提高。

以《你好,李焕英》为例,从电影的画面和文字中分析叙事技巧 - 天天要闻

从而引起人们的情绪共鸣,在情绪渲染、营造氛围方面,将其具有很强的艺术表达能力充分地展现出来。

在小说中,角色之间的对白不仅是推进剧情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而且是突出角色感情和个性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

在《你好,李焕英的》中,角色间的对白也是一种表达感情的方式。音像制品和图书的不同之处在于,音像制品同时具有图像和文本的双重作用。

以《你好,李焕英》为例,从电影的画面和文字中分析叙事技巧 - 天天要闻

正是由于《你好,李焕英》中的画面、文字和同步声音的结合,使得在每一句台词都能让听众感受到情绪的溢出。在这部电影中,有些角色的对白不仅仅是为了增加感情。

叙事人用图片和文本为观众和电影中的角色搭建起一条情感的桥梁,然后又用文本中的有声语言,再次引领着观众从情感上确定了影片中的角色。

结语

在现代中国,文学并不缺少,而缺少的却是杰出的文学。因特网上的大量资讯,使文学艺术的创作呈现出高度的同质化现象。

以《你好,李焕英》为例,从电影的画面和文字中分析叙事技巧 - 天天要闻

影视作品是文学艺术的一个分支,同样无法避免其在内容上的同质化问题。同时,观众对于影视作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所以,克服影视作品同质化的最基本办法还是要保持影视作品的原创性,而重视影视作品的叙述方式则是影视作品在创作上的创新。

在新时期,虽然使用好了特效技术,但更关键的是,影片的主题内容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相匹配,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还要注意影片的叙述的方式和技巧。

以《你好,李焕英》为例,从电影的画面和文字中分析叙事技巧 - 天天要闻

《你好,李焕英》正是在这两点上下了很大的工夫,从而赢得了观众们的广泛认可与喜欢。

参考文献:

[1]叶舒宪探索非理性的世界

[2]蓝爱国《好莱坞制造娱乐艺术的力量》

[3]王守平《动画视听语言与分镜头脚本设计》

[4]杨洪涛《论电影音乐的表现力》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人民城市·影视之约丨第29届上海电视节闭幕:以电视之名,人民城市星光熠熠 - 天天要闻

人民城市·影视之约丨第29届上海电视节闭幕:以电视之名,人民城市星光熠熠

这周一,全球知名的英剧《9号秘事》,作为“白玉兰飘香”惠民放映内容之一登陆上海大剧院,两位编剧及主演史蒂夫·佩姆伯顿和里斯·谢尔史密斯特地从英国飞来上海。这是本届电视节最热闹的场次之一,活动开票仅1分钟便告罄。主创的心情同样激动:“舞台剧《9号秘事》的全球首发就在上海。”6月28日晚,随着“白玉兰奖”在临...
8年开400家店,盒马瞄准“万店”目标:6万元加盟,是门好生意? - 天天要闻

8年开400家店,盒马瞄准“万店”目标:6万元加盟,是门好生意?

上半年,盒马深陷抛售传闻,如今,盒马用“门店突破400家”击碎谣言。跻身中国连锁商超“400+”俱乐部,是盒马值得骄傲的成绩。相比于新店开业,盒马首次开放加盟的消息,更能引发市场关注。8年坚持直营的盒马,为何拥抱加盟商?盒马业态覆盖全上海6月27日,盒马宣布,随着5家新店在本周内开出,6月新开门店数量达到12家,...
何炅突然官宣,全网炸了:25年了,公开吧! - 天天要闻

何炅突然官宣,全网炸了:25年了,公开吧!

何炅惊天动地的官宣:友情的珍贵与深情近日,何炅的一则官宣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迅速引爆了整个娱乐圈的关注。社交媒体上热议纷纷,粉丝们对这一消息充满了好奇和期待。这一次,何炅究竟想要透露什么样的秘密?随着消息的发布,一段关于友情的感人故事逐渐
港剧《十月初五的月光》七大扯淡结局 - 天天要闻

港剧《十月初五的月光》七大扯淡结局

1.司徒礼信放弃祝君好之后居然还留在香港,并与一个毫无感情基础的青年女性开启了新的恋情。横看竖看,这个路人甲女子也比不上对他情有独钟的千金小姐万沛琪。2.祝君好从加拿大留学归来后居然还跟哑巴文初在一起了。
玉兰绽放 | 纪录片《对话东盟》预计10月播出,呼应“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倡议” - 天天要闻

玉兰绽放 | 纪录片《对话东盟》预计10月播出,呼应“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倡议”

6月27日,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与上海交通大学纪录片中心联合发布了正在合作的纪录片《对话东盟》。该片为外交部和国家广电总局重点项目,预计10月播出。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受外交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委托,承制大型纪录片《对话东盟》,该项目已被列入中...
今天的电影是《电话谋杀案》 - 天天要闻

今天的电影是《电话谋杀案》

前几天看了东方快车谋杀案,这次又是侦探剧,我还挺喜欢这种类型的电影的。不一样的电影。女主出轨了,而且是很明显的出轨。男主早就发现了,但是他没有说,他想利用女主得到大额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