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话剧《红岩魂》中徐鹏飞角色塑造

2023年08月11日20:37:05 娱乐 1313

在阅读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这样可以与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小编也会持续更新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文丨风林野史

编辑丨风林野史

反派角色的本质功能之一是为正面形象做衬托,在话剧《红岩魂》中同样如此。反派徐鹏飞用其"强大的内心世界"与"坚定不移的信仰"的共产党人展开了"灵魂上的较量"。

而支撑他与共产党人开展种种斗争的动力,自然是他对于国民党的忠诚之心,实际上,对于徐鹏飞这样的反派角色进行艺术创作和舞台演绎,必须要注意的是不能将这个人物进行脸谱化或刻板化地塑造,否则必然会有损于角色塑造的立体化和真实化,消磨了观众的审美乐趣。

对于徐鹏飞这一角色的塑造,要从人物内心出发,熟悉人物的经历,进而建构起丰满、立体的戏剧人物形象。

在话剧《红岩魂》中徐鹏飞角色塑造 - 天天要闻

如徐鹏飞曾经以戏弄的方式来嘲笑和讽刺许云峰为着党的利益和自身的社会声望而不惜断送无数优秀中层和其下属的前途来维持自己所谓的坚强,用别人的鲜血换来自己的一时冲动和任性。

这实际上应和了被古代的道家对于享有"民族形式的宗教"名誉的儒家的一次严厉的嘲笑:"无私焉,乃私也"。

又比如徐鹏飞曾经多次强迫刘存仁劝说刘思扬的行为,虽然在这部戏剧中徐鹏飞在“灵魂的较量”中多次失败,但是观众会在观看这部剧的过程中明显地会感受到一种不同于中国现代政治信念的内容。随着对于徐鹏飞这一角色的研究逐步深入,该角色的内心形象呼之欲出。

在话剧《红岩魂》中徐鹏飞角色塑造 - 天天要闻

首先,根据前文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徐鹏飞这一角色有着坚定地信仰,但信仰所指向的方向与他内在的良知之间存在冲突,虽然这种冲突不会影响到徐鹏飞做出决定,但却会对其内心造成煎熬。

所以对于徐鹏飞这个角色而言,其内心世界应该是复杂且矛盾的,这种矛盾的外在表现就在于徐鹏飞在表现中经常出现的幻觉以及焦虑的外化,例如“(望着窗外,忽然抓起电话)我是徐鹏飞,给我拉响警报!(听到什么)别紧张,没有特别情况,我只是要让警报声响遍全监区!……(望着两人)现在这种时候,这种声音对我来说,比什么音乐都动听!(神情松弛下来)”在这段台词中,徐鹏飞切实展现了自己内心的焦虑情绪,而这段台词也作为其内在情绪的外化证明,为演员和观众理解这个人物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在话剧《红岩魂》中徐鹏飞角色塑造 - 天天要闻

构建戏剧人物的内心形象,演员最重要的是要在掌握材料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和思维方法形式,心理学上的"想象"主要指的是在认知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各种新颖搭配产生或者创造一种新意识形象的一种思维活动。

在话剧作品中,对于人物的各种艺术创作均离不开对于来自创作者丰富多彩的想象,所谓话剧演员的思维和想像能力就是泛指话剧戏剧演员通过在他们的思维和头脑里将已经储备下来的各种经验,对剧中人物和情节进行了大量的加工或者再度创作,从而产生了一个新的人物形象的思维想像和逻辑思维。

我们的话剧作家和演员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更加重视培养自己的艺术创造力与想像能力,这是因为表演艺术是一种属于具有艺术创造力与想像力的艺术性创作,是对文学作品中一个人物形象的一种艺术性再创造。

在话剧《红岩魂》中徐鹏飞角色塑造 - 天天要闻

这种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并非是没有束缚的胡思乱想,而是艺术家在内外部所有的情境制约下,所展开的符合人物特征和事理逻辑的艺术思维活动,其是根据人物自身年龄、地位、个性、情感、经历、背景等一系列因素而进行的一种符合人物特征的艺术思维活动。

只有这样,戏剧中的演员们才有机会能够通过展开对一个角色的想象,在其实际行动中去体验人物的意识和心情,在舞台表演中去建立人物的"心象"。

"任何一部戏剧中的演员们所创造的任何一个角色,都必须始终以这种思维和行动作为其所能够创造出富有生命的角色的思维基础。

在话剧《红岩魂》中徐鹏飞角色塑造 - 天天要闻

所谓的"角色心象",就是戏剧剧本创作者或者戏剧作品的表演者在对自己创作的剧本及人物形象的正确理解与认知的基础上,经过对人物日常生活中素材的甄别与筛选,通过想象的方式进行加工,而在心中展示出来的一幅人物形象的蓝图。

戏剧剧本写作者在创作戏剧作品中的人物或者演员在开始塑造角色时,脑子里应当先出现角色的"心象",然后借助自身对于情节和人物的理解,通过舞台艺术的诸多技巧来充分体现这个"心象",最后他们才能成功地完成角色的具体表达和艺术创造。

这里我们还需要特别强调和详细说明的一点就是,戏剧表演者在认真仔细地阅读和研究了剧本后,经过反复思索,会自然产生的"心象",虽然有些“心象”是清晰可见的,但也可能是模糊不堪、支离破碎的。

在话剧《红岩魂》中徐鹏飞角色塑造 - 天天要闻

而随着话剧和其他艺术表演者对于表演排练的基本认识不断提升,及其对表演排练工作原理的认识更加深入,"心象"在不断地完善和改良的艺术排练工作开展的整个过程中越来越具体,而在话剧表演中,"心象"和话剧及其创作者、表达者的需求也就应当更加紧密地贴近,作为话剧表演者最终应当做到"心象"与"形象"完美结合。

戏剧的表演者首先需要对于剧中人物、情节以及其自身所扮演的角色都应该有着全面和清楚的基本了解。"心象"越明朗越细腻,则游戏中的人物和角色整体形象就更加鲜明。

我国现代话剧艺术理论家焦菊隐在第一次公开地强调"心象"对于当代我国一些具有现代性和传统话剧艺术的演员在整个表现自己创作话剧艺术过程当当中的重要性和意义时时就已经明确指出:"如果没有好的心象就是不会缺乏形象;首先我们应该认为只有有了良好的印象才能够努力不断地创造自己的形象。

在话剧《红岩魂》中徐鹏飞角色塑造 - 天天要闻

"而这个"心象"与当代话剧和艺术表演者的自身所要求体现出来的人物形象也就越来越紧密贴最后我们才能做到"心象"和"形象"完美融合。

因此,戏剧艺术演员在表演过程中仍然需要不断地努力加强和培养自己的自我想象的实际行动能力,并在富有实际行动性的自我想象中不断促使角色的"心象"逐渐清晰和具体,"心象"的正确塑造无疑会更加有助于引导和促进戏剧舞台演员对一个人物形象的正确塑造。

在话剧《红岩魂》,作者对徐鹏飞精神和行为的描写实际上并没有彻底地完全打破"刻板形象",倘若我们能够仔细地比较徐鹏飞和任文浦(本剧牛小朵),不难看出其中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在话剧《红岩魂》中徐鹏飞角色塑造 - 天天要闻

当然我们也可以这么讲,同为反面角色,徐鹏飞实际上拥有着比甫志高更为完整的"心象",但是徐鹏飞显然还是没办法真正做到彻彻底底的邪恶,而这一点能够真切地引起对于我们观众的产生对于剧中角色更多的认识和宽容之类的感情。

对于徐鹏飞这一角色而言,其“心象”的构建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便是他对于中国国民党的忠诚。

而这种忠诚贯穿于徐鹏飞的行为逻辑中,并且成为推进其所有内部行动和外部行动的全部动力,因此,作为徐鹏飞的扮演者,就务必围绕着徐鹏飞对于国民党的忠诚之心而建立起该人物的“心象”,以求更为贴近人物的心理,最终使舞台上的角色真正地打动台下观众。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 天天要闻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过期药品与保健品:家中的小药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一些过期的药品和保健品不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误服将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大扫除时,务必检查并清理这些过期物品,确保家庭用药安全。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 天天要闻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上海观众以包容态度看待新编剧目,《织造府》演出现场的热烈感觉扑面而来。”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李晓旭携新剧《织造府》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她分饰曹雪芹、贾宝玉两角,带领一群年轻演员展示不一样的《红楼梦》故事。《织造府》作为毕派小生,李晓旭对上海充满感情,“我是毕春芳...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电 题: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作者 傅天骋 黄梅戏遇上相声曲艺,历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声馆里,每天都上演着传统曲艺与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剧场创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韵相声”以来,“95后”至“00后”观众占比突破80%,百余座位周周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