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月7号,孩子们开学的日子,终于有时间静下来看看书了,正好昨天到了格非老师的《江南三部曲》。
说到读书那都是上学时候的事了,喜欢泡在图书馆,喜欢参加诗文社团 ,即便知道自己能力不足,也乐在其中。
后来毕业上班,恋爱,结婚看杂志相对多一些,很少再看诗歌,散文和长篇小说,直到遇到了董宇辉,和在东方甄选的嘉宾访谈,才重新捡起长篇或者中篇小说。
自己喜欢宇辉多变的直播,喜欢宇辉丰盈的灵魂,喜欢宇辉悲悯的情怀,当然是一种理智的喜欢,也感恩俞敏洪老师提供的平台,让我们遇到宇辉,如同宇辉所说他的成长离不开新东方每年要求他们读的书,是新东方的文化滋养了他。
刚刚刷到了图书号飞飞老师发脾气的视频,觉得确实有人在带节奏,挑拨公司与宇辉的关系,沉默并不代表事实,很想聊一聊有这些行为的人,真的不一定是宇辉的粉丝,可能是有组织拿工资的,毕竟东方甄选走得太快,爬得太高了,严格意义上来说东方甄选的突出重围确实是董宇辉的功劳,太多人希望宇辉和公司闹翻。
简然一个普通人都知道合则两利,分则俱损,即便不败,短时间内也会伤元气,宇辉和俞敏洪老师如此优秀更是深知,此时更是考验管理者格局的时候,也是公司拿出态度保护宇辉的时候,不能让压力都由主播们承受,无关痛痒的拍马视频可以不拍,这确实不符合新东方原有的文化。
真金白银付出的人提点意见应该是可以的,公司可以不采用,不能剥夺他人说话多权利,真正喜欢宇辉的只是希望宇辉的付出被认可,而不是抹杀,这并不过分。
董宇辉是知道感恩的,每次有嘉宾夸宇辉的能力强,宇辉都会说是新东方的文化好,是俞老师决策英明,是俞老师肯给年轻人机会。
面对每次外景取得的骄人成绩,董宇辉没有自满,也没有一人受功,更多地归功于平台和团队里小伙伴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对于广大粉丝给予的眷顾,也表示不能辜负这份信任,唯有坚守初心,勇往直前,才能对得起大家希望的好。
希望俞敏洪和董宇辉都好,才能更好。
原班人马都是功臣
被用之才,坚持三年
齐心合力,共创辉煌
简然是不支持宇辉离开东方甄选的那部分人,一是宇辉懂感恩,在还需要他时,他是不会走的,二是家长心态,把他当孩子更希望他走得稳,记得王志纲老师说宇辉是被用之才,关键时刻可冲锋陷阵,杀敌当百,如果作为一个经营者或者管理者真的是需要杀伐果断,现在的历练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