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甄嬛放《知否》里,能活多少集?

2022年10月31日14:00:11 娱乐 1990

如果你身边有一位甄学家,你大概率会发现,ta萎了。


敬妃宫里多少块砖,激不起ta眉飞色舞的告知欲;眉姐姐领口上的粉底液,也无法点亮那颗显微镜之眼。


72集的《甄嬛传》被盘出包浆,衍生的热梗已然烂大街。


弹幕的再创作,不过是旧瓶装新酒;某站的深度解读,也就是个甄门弄斧。


全民过度解读,直接导致这批网友,看见“郑晓龙”三个字,生理性无趣了。


于是,他们把魔爪伸向了另外一部同样长篇巨制、同样宫斗/宅斗剧情、同样大女主爽文的古装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01.

身边不能即世界,咱用数据来说话。


根据云和公布的“2022老剧正片有效播放”显示:


第一季度《知否》的有效播放量6.21亿,第三季度4.3亿,蝉联第一,断层c位。


相比之下,《甄嬛传》则从第二降到了第三。


把甄嬛放《知否》里,能活多少集? - 天天要闻


誓要当顶级甄学家的网友,纷纷在2022年叛变。


“每次重看《知否》就会有新的感慨,它已经超过《甄嬛传》成为我2022的年度最佳。”


“三大电子榨菜:甄嬛传、知否、琅琊榜/父母爱情/武林外传(第三待定)。”


“知否67集审问康姨母精彩程度堪比甄嬛传滴血验亲。”


把甄嬛放《知否》里,能活多少集? - 天天要闻


衡量爆剧的标杆,离不开热门话题的适配度。


那边向太郭碧婷的婆媳剧还在上演,立马有人说“知否里的吴大娘子看明兰不就是向太看郭吗”。


那边王宝钏喜提恋爱脑祖师奶·野菜公主称号,这边明兰就迅速上位成了反恋爱脑大女主,狠狠抓住女权核心营销自我。


把甄嬛放《知否》里,能活多少集? - 天天要闻


靠盘甄嬛发家的某电视剧博主,流量密码已经变成《知否》的金句接龙。


以前骂人引用“贱人就是矫情”,现在可能变成了“你爹娘怎么养了你这么个王八羔子。”


以前是“赤色鸳鸯肚兜挂在狂徒腰上”,现在变成了“真是好大一张床”。


饶是你没看过剧,也能精准get到骂人的精髓。


把甄嬛放《知否》里,能活多少集? - 天天要闻


没有显微镜追剧的剧,就不是一部好剧,显然刻在网友的dna里。


从吴大娘子衣服有线头到祖母碗里爬了个苍蝇,从丫鬟端了个鸳鸯锅到除夕夜不能有月亮,这福气给张开宙,不要也得要。


把甄嬛放《知否》里,能活多少集? - 天天要闻


弹幕里甄嬛粉和知否粉各种精彩联动:


林小娘穿粉色衣服,立马刷屏“粉娇你几”;玉娆的氛围感刘海,也被串台到“勾栏做派”。


四种文学和《知否》的适配度同样很高:


世上有四种理,道理,情理,事理,还有我那外室柔弱不能自理。

世上有四种人,男人,女人,小人,还有林噙霜那贱人。

世上有四种闹,喧闹,吵闹,医闹,还有我的天爷呀这是什么鬼热闹。


把甄嬛放《知否》里,能活多少集? - 天天要闻


郑晓龙终于长舒一口老气,张开宙则“嘿嘿轮到我了”。


02.

在很多甄嬛粉眼中,《知否》有着高度相似的架构,具备完美电子咸菜的一切要义。


长篇巨制,节奏舒缓,七十集的容量,直接将咸菜保质期延长到一个月。


但凡打开第一集,短期内就不用担心手里的黄焖鸡,找不到适配的剧而变凉。


把甄嬛放《知否》里,能活多少集? - 天天要闻


古装题材的架空感,是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遥远的时空,永远不会重现的剧情,精心布置的服道化,刻意营造的历史感,都在隐形地和观众保持距离感。


你不需要担心其中突然出现的职场焦虑、社会议题,让人一秒中从吃饭的闲适中抽离,回到操蛋的世界。


换句话说,生活已经够苦了,影视剧不要再给我传达焦虑了。


把甄嬛放《知否》里,能活多少集? - 天天要闻


宅斗和宫斗里的“斗”,则是榨菜里的亮点食材。


看女主升级打怪,隔三差五就有一个爽点,刺激着荷尔蒙和味蕾。


与此同时,不把观众当傻子的高级“斗”,形成一种你来我往的对手戏,草蛇灰线的阴谋布局,让精彩程度直接上升一个档次。


主角的光环,不是靠金手指大开,杀出一条无脑爽路;


反派的恶毒,也不是无理由的坏,专门做主角成功路上的npc。


《甄嬛传》里的boss皇后,最后不过是个被姐姐抢走爱情、被命运夺走亲情的封建女性。


《知否》里的小秦氏,同样是做了家族的棋子、谋划一生落得个万事皆空的悲惨个体。


那边能从安陵容的原生家庭引申出一系列人格分析,这边林噙霜的婚恋观在时代背景下也能获得共情


把甄嬛放《知否》里,能活多少集? - 天天要闻


它是一种当今影视圈稀缺的成人化表达——


以恶为主的角色,人性中也有弧光;大是大非面前,选择灰色手法呈现。


群像剧完全碾压了单线发展,巨大的解读空间保证着长尾效应


作为合格的电子榨菜,不能只添加一种食材。


配菜佐料够多,才值得反复咂摸。


03.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作为国民电子咸菜,其他剧的豆瓣评分几乎全是8.5➕,《知否》只有7.8分。


很多观众觉得,《知否》一口一个嫡庶有别,妻妾分明,封建价值观似乎贯穿始终。


这种论断,类似于《甄嬛传》被批判为“一群女人围着一个男人雌竞”,“完全不大女主”。


我当然能够理解,观众想要看到更多反封建且女性独立的优秀作品


但是,如果跳脱出故事发展背景,将现代女性价值观严苛地套在父权制度下的封建社会,是不是有点矫正过枉呢?


要知道,妻和妾,是客观存在的时代产物;嫡与庶,是古代行为方式的底层逻辑。


红楼梦》里,凤姐可以指着鼻子大骂身为长辈的赵姨妈,探春会哭着说欺负她不是嫡出的,饭席上姑娘们坐在主桌,夫人们则需要在旁边布菜。


就是因为封建时代的女性,不仅遵守着阶级的章法,更要被女性身份所捆绑。


把甄嬛放《知否》里,能活多少集? - 天天要闻


我们所批判的嫡庶妻妾,是历史上隐身的女性真实生活,无论高低贵贱,命运都无法掌握在自己手里。


《知否》未必做到有力道的反封建,却在尽可能尝试“让底层女性被看见”——


私会外男的墨兰,要面临被打死、姐妹名声败坏投江的风险,而对梁六郎而言,不过是一段风流趣事;


选择低嫁的如兰,哪怕在身份地位上高夫家一等,仍然得接受婆婆的规矩,只能靠生儿子翻身;


用嫁妆平夫家祸事的商贾之女,进不了祖宗祠堂;不受宠爱的妾室之女,只有死亡和沦为娼妓两种选择;


男人犯事,妻女落为官奴;未曾生子,便是女性原罪......


但凡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吃人的封建社会,便看到《知否》里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哀景。


把甄嬛放《知否》里,能活多少集? - 天天要闻


所以女主没办法在那种语境下高举“不婚不育”的大旗,只能四两拨千斤说出“你不懂女儿家的难处。”


隐晦,温和,浅显,却又重重击中现实。


“作为被时代规训的附属品,从来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幸福者。”


衡量影视作品的尺度,本可以更多元。


一棒子打死所有的封建剧情,倾情挥洒鸡汤与口号,不过是另一种模版化叙事。


反封建的前提,从来都是看见封建的存在。


从《金枝欲孽》奋力逃出皇笼,到《甄嬛传》权利倾轧下遍地输家,再到《知否》统贯始终的大小压迫,单拎出来任何一个女性角色,无一不带着时代封建制度造成的悲剧色彩。


这也是为何,我们愿意反复看宫斗宅斗。


看见女性的欲望被压抑,女性的选择被扼杀,女性的前路被阻挡。


继而更加珍惜当下拥有的自由,追求更平等的性别权利。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吉祥三宝》背后的创业传奇:音乐如何成就一个家庭的梦想? - 天天要闻

《吉祥三宝》背后的创业传奇:音乐如何成就一个家庭的梦想?

你还记得 2006 年春晚那首《吉祥三宝》吗?那温暖悠扬的旋律,仿佛带着草原的风,瞬间吹进了千家万户的心。可你知道吗?这首歌背后,藏着一个关于家庭、音乐和创业的动人故事。乌日娜和布仁巴雅尔,这对草原上的音乐伉俪,用他们的热爱和坚持,把音乐变
曾是“央视名嘴”,因揭露姜昆丑闻被封杀,如今70岁处境如何? - 天天要闻

曾是“央视名嘴”,因揭露姜昆丑闻被封杀,如今70岁处境如何?

当红时,她和倪萍并称为“央视的台柱子”,主持的《曲苑杂坛》更是伴随着几代人的记忆,然而在鼎盛时期,节目却突然停播,而她也随之消失在了大众的视野。对于她离开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因为和相声大师姜昆的纠葛,揭露姜昆的丑闻被封杀了,也有人认为,
台媒:逃避兵役被追出“案外案”,王大陆由律师陪同现身首次出庭 - 天天要闻

台媒:逃避兵役被追出“案外案”,王大陆由律师陪同现身首次出庭

【环球网报道】据“东森新闻云”、联合新闻网等台媒7月3日报道,台湾知名艺人王大陆先前被爆出砸钱找“闪兵集团”伪造医疗证明逃避兵役,案件曝光后,检警进一步调查发现“案外案”,王大陆涉嫌非法查个人资料。新北地方法院3日首次针对王大陆涉个人资料案开庭,王大陆由律师陪同现身。 王大陆7月3日在律师的陪同出庭应讯。...
璩静医美诊所堵门老东家!霸道女总裁改行“扎脸”? - 天天要闻

璩静医美诊所堵门老东家!霸道女总裁改行“扎脸”?

百度前副总裁璩静居然跨界开起了医美诊所?近日,有网友发现,位于深圳坂田华为总部附近新开了一家医疗美容机构,其背后实控人正是璩静本人。图源:微博说起璩静,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因为她的履历堪称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经典模板。从外交学院毕业后就任职新华记者,随后在 2015 年加入华为,一路飙升至副总裁,负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