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言物语直播间|用不正当手段达成目的,会给自己带来哪些殃灾?

2022年09月14日16:54:33 娱乐 1539

【读者提问】

马老师,前几天有位明星爆出原本不符合报考条件,但动用关系改了学籍档案,后被调查;更早之前还有明星被调查出毕业论文为抄袭。由此可以看出有些明星素质堪忧,甚至我们观众看到的都是被公司包装出来的。请问马老师,您如何看待这些欺骗观众的行为?

秋言物语直播间|用不正当手段达成目的,会给自己带来哪些殃灾? - 天天要闻


当今社会中,有些人的贪欲越来越大,想要得到的东西越来越多,因此,极尽各种各样的手段达成目的。在我看来,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

我们生活的人世间,是一个阴阳平衡的空间,有善恶共存、也有好坏共生。因此,无论在哪一个时代或社会,不良行为都是存在的,属于正常的社会现象。又有人诡辩道,既然不良行为属于正常现象,那为什么不能用不正当手段达成目的呢?


秋言物语直播间|用不正当手段达成目的,会给自己带来哪些殃灾? - 天天要闻

很多时候,在自己用不当手段行事的时候,冥冥中就为人生设置了一道道障碍。看看现实中的例子,某明星违规修改学籍档案,如今不仅失去了演艺事业,可能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还有某明星树立“学霸”人设,结果被发现抄袭他人论文,人气、口碑也一落千丈。从中可以看到,若通过不正当手段达成目的,或许会得到一时辉煌,但最终也需要承受相应果报。

生活在这样一个乱象频出的时代,必然会有不同的选择、方向和结果。说到底,人生就是自己与自己的竞争。但是,很多人认知出现错误,认为人生就是要与别人比、与别人争,只有赢了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竞争不是一件坏事,但要持有慈悲之心、选择智慧的方式进行。否则,只想着为己利己,终会害己伤人。


秋言物语直播间|用不正当手段达成目的,会给自己带来哪些殃灾? - 天天要闻

实际上,人们常常以“术”为主,对于“道”却茫然无知。因此,很多人无法分辨起心动念、言行举止的对错,反而以自己取得的小小成绩沾沾自喜。殊不知,由于对慈悲、善良缺乏认知,不知不觉地做了不义不利之事,最终不仅损了自己的福报,还要承担相应的恶果。所以,人如果缺乏“道德”教育,就容易误入歧途、不知悔改。


就拿“贪欲”来说,没有道德底线的人,贪欲往往越来越大,不仅给别人带来困扰,也使自己陷入困境。如同一个部门,所有人相互关爱、彼此温暖,相互竞争、共同进步,才能形成良好工作氛围,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但是,自私自利的人宁拖后腿,也不愿与他人合作共赢,这就为自己、集体设置了障碍。


秋言物语直播间|用不正当手段达成目的,会给自己带来哪些殃灾? - 天天要闻

我常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如果一味地自私自利,自己必然会遭受某种灾祸。在我看来,一个好的团队,需要所有人的努力和付出。若是自己的德才不如他人,那就以他人为榜样,学习他的优点、长处,弥补自己的短板、不足,同时做好当下的点点滴滴,自然而然,自己的能力、德行就能得以提升。

在管理公司的过程中,我非常注重细节方面的事情,别人觉得不入眼的事情,我也会清楚指出、严厉批评。在我看来,细节见人品,小事见人心。无论是领导还是员工,对于公司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要指出他们的错误或者不足,让他们觉知自己、修养德行、培植福报,将来承载更多的智慧和财富。

秋言物语直播间|用不正当手段达成目的,会给自己带来哪些殃灾? - 天天要闻


曾看过一句话,“德要在位,行要在轨”。其实,就是鞭策人们树立正确价值观,选择正确处事方法。但是,如今通过媒体的肆意宣传,很多不良行为深入青少年的心里,给他们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提升文化自信,学习经典中正确的为人处事方法,当我们懂得了如何做人、做事,也就知道如何避免犯错、弥补错误。

“我”是一切的根源。做什么样的人,走什么样的路,选择什么样的方法,一切都由自己决定。因此,从现在开始,学习智慧、提升品性,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努力弥补过去的错误和不足,从而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好。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 天天要闻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过期药品与保健品:家中的小药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一些过期的药品和保健品不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误服将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大扫除时,务必检查并清理这些过期物品,确保家庭用药安全。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 天天要闻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上海观众以包容态度看待新编剧目,《织造府》演出现场的热烈感觉扑面而来。”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李晓旭携新剧《织造府》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她分饰曹雪芹、贾宝玉两角,带领一群年轻演员展示不一样的《红楼梦》故事。《织造府》作为毕派小生,李晓旭对上海充满感情,“我是毕春芳...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电 题: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作者 傅天骋 黄梅戏遇上相声曲艺,历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声馆里,每天都上演着传统曲艺与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剧场创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韵相声”以来,“95后”至“00后”观众占比突破80%,百余座位周周爆满...